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

增加 243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又称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精神卫生中心,俗称宛平南路600号,是中国上海市唯一一座[[精神病学]]专科三级甲等医院,由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管理,是[[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的附属医院之一,主导上海全市精神卫生领域的医疗、教研、预防康复、心理咨询和[[学术]]交流等工作。精神卫生中心的前身是陆伯鸿于1935年在上海县(今闵行区)主办的普慈疗养院。[[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疗养院被上海市军管会接管,1958年改为上海市精神病防治院,主院区迁至[[徐汇区]]宛平南路600号,原址成为分院区。1985年,[[医院]]再次改名为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医院于1990年代获评三级甲等医院,之后成立自愿戒毒中心和心理咨询中心。2006年,医院挂牌成为[[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同时作为[[复旦大学医学院]]和[[同济大学]]医学院的[[教学]][[医院]]。
精神卫生中心分为徐汇和闵行两个院区,以及下属的[[心理咨询]]和治疗中心,设有超过2,100张病床,是[[中国大陆]]规模最大的精神卫生机构。医院长期位居中国最佳医院排行榜综合榜前100位和精神医学专科全国前3位。医院治疗范围包括各类精神障碍,还提供心理咨询和治疗服务 <ref>[https://www.docin.com/p-1696888562.html 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特色科室及著名医生简介],豆丁网 </ref> 。精神卫生中心开通运行了心理援助公益热线(021-12320-5)为公众提供心理干预和咨询服务,还在多场灾难或事故后为受害者提供心理干预,同时与禁毒部门合作开展禁毒工作,与其他医院、企业和司法部门合作提供社会[[服务]]。医院还与全球多所高校、科研机构、医疗机构合作,参与精神医学的教学和研究。
==历史沿革==
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的历史最早可追溯至1935年成立的普慈疗养院 <ref>[https://yyk.99.com.cn/xuhui/68728/jianjie.html 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的详细介绍],99健康网 </ref> 。1935年6月,在[[企业家]]、[[慈善家]]陆伯鸿的发起下,上海租界、[[天主教]]公教进行会和慈善家集资10余万银圆,在上海县(今闵行区)北桥建立了普慈疗养院收治精神疾病患者,[[上海市]]政府也提供了资助。疗养院由陆伯鸿担任首任院长,教会神职人员负责管理。当时的[[教堂]]至今仍保留在精神卫生中心闵行院区内,疗养院旧址于2014年入选[[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疗养院设有300至400张病床,是当时远东地区最大、设备最完善的精神科专科医院,但囿于当时的[[医学]]水平,多数病人仅被收容在此,并无有效的治疗。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医院内设立了伤兵医院和难民所。医院的[[德国]]籍神父与日军交涉周旋,最终确保了医院的正常运行。战后医院又获得了[[联合国]]善后救济总署和中国天主教福利会的资助。国共内战中,[[国民党]]军队撤离上海之前炸毁了医院的水塔和教堂钟楼。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上海市军管会于1952年11月12日接管普慈疗养院,更名为上海市立精神病院,交由上海市卫生局(今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管理,中国著名精神病学家[[粟宗华]]主持医院工作,后任院长。此后数年间,在粟宗华的主张和上海医学界的支持下,私立虹桥疗养院、中国疯人医院、复生医院、清心医院和上海精神病疗养院等上海全部的私立精神病院都先后并入市立精神病院。
112,468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