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湖北地质博物馆

增加 98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File:湖北地质博物馆.jpeg|320px|缩略图|右|<big>湖北地质博物馆</big>[http://www.beijingmuseum.gov.cn/picture/0/s1708291550491469562.jpg 原图链接][http://www.beijingmuseum.gov.cn/art/2017/8/29/art_11061_364559.html 来自 北京数字博物馆 的图片]]]
''' 湖北地质博物馆 ''' 是一个综合性地质科学博物馆,位于湖北省 [[ 武汉市 ]] 武胜路。它是湖北省内的主要自然类博物馆之一,于1956年建成。其前身为湖北省地矿局矿石、岩石、化石标本陈列室。馆内有藏品10000余件,一级藏品100多件,占地7200平方米。有古生物厅, [[ 矿物 ]] [[ 岩石 ]] 、矿床4个展厅,普通地质、地层两个展览室。发表有《湖北古生物名册》、《长江三峡东部地区震旦纪至二叠纪地层古生物剖面》和神农架地层剖面资料等地质成果。其所藏 [[灯影恰尼虫化石| “灯影恰尼虫”化石 ]] 为全球仅有的恰尼虫实体化石,其他有名的藏品还有郧县出产的 [[ 恐龙化石 ]] 、恐龙蛋化石、天外来客光化铁陨石、铁化木、铲齿象化石、剑齿虎头骨化石等。
==基本信息==
湖北地质博物馆是我省最主要的自然类博物馆之一。本馆始建于1956年,经过1987年、2004年的两次改 造,馆舍面积已达2000余平方米。设有普通地质厅、古生物厅、资源环境一、二厅等四个展厅,馆藏标本近万件,其中珍稀 [[ 标本 ]] 数百件。本馆藏有我国唯一、世界罕见的距今约6亿年的“灯影恰尼虫”化石;重达328.5千克的国内最大的“铁化木”;位居全国前列重达数百公斤的“光化铁陨石”;湖北郧县发掘的长达14米的巨型恐龙骨化石。本馆还设有部分声光电互动设施,是广大 [[ 青少年 ]] 寓教于乐,流连忘返的好处所。
设有4厅2室:普通地质、地层、古生物厅,矿物、 [[ 岩石 ]] 、矿床厅,湖北省矿产资源开发厅,珠宝厅,信息室,声像室。展出标本3100块,模型120个,图表112件。 [[ 绿松石 ]] [[ 蓝石棉 ]] 、水晶晶簇、 [[ 孔雀石 ]] 、恐龙蛋化石、新种新洲安徽龟标本等是该馆重要展品。还陈列有本省矿产,如铁、铜、金、银、汞、锑、岩盐、石膏、膨润土、铌、稀土金属等。
==历史沿革==
湖北地质博物馆 于 1995 于1995 年分别被 湖北省人民政府和 武汉市委授予“省、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998年被省科协授予“湖北省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1999年被国家科技部、 [[ 中宣部 ]] [[ 教育部 ]] 、中国科协联合授予“ [[ 全国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 ]] ”等称号。
占地面积762平方米。原 [[ 建筑面积 为2 507 ]]为2507 平方米,分设在一幢三层楼房中的一、三两层。陈列面积为1 650平方米。1986年开始扩建。将原三层楼房改建为八层,扩建后建筑面积 为6 900 为6900 平方米 。1 954 。1954 年4月筹建,1956年开馆,当时隶属中南地质局。1956年冬。改由湖北省地质局领导 , 1982 ,1982 年正式命名。1966年前,馆内设普通地质室、矿物室、岩石室、矿产室、本省矿床室、三峡地层室、湖北地层室、地层古生物室、外省矿床室等11个陈列室。1972年缩并为7个陈列室,即普通地质室、矿物室、 岩石室、矿产室、本省矿床室、古生物和省外矿床室。1982年增设综合陈列室,举办《湖北省地质科技成果展览》。上述陈列和展览共展出标本3 065块,模型108个,图表112件。 [[ 长江三峡 ]] 东部地区 [[ 震旦纪 ]] 至二迭纪地层 [[ 古生物 ]] 剖面;神农架地层剖面资料及荆襄磷矿、大冶铁矿、铜绿山铜矿和本省优势矿产的各种矿床标本,都在陈列中展出。馆内收藏矿物、岩石、地层、古生物和各类矿产标本近万件。其中一级品 有1 OO 有1OO 余件。湖北特产的绿松石、全国少有的蓝石棉、透明无瑕的 [[ 水晶晶簇 ]] 、碧绿生辉的孔雀石、保存完好的恐龙蛋化石等,均为珍品。该馆积极开展地学科普教育活动,如举办 [[ 青少年 ]] 地学夏令营,定期开展地质一日游,地学科普讲座等。重要的地质科研成果有《湖北古生物图册》。
59,354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