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

大小無變化, 4 年前
农讲所历史
国民党于1924年改组后,共产党员[[林伯渠]]在广州担任了国民党第一任中央农民部部长,[[彭湃]]任农民部秘书(相当于秘书长职位)。1924年5月,设立中央农民运动委员会。为适应当时农民运动发展的需要,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采纳彭湃的建议,决定在广州开办农民运动讲习所,当时全称为“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农民运动讲习所”。 1924年7月3日,第一届农讲所在广州越秀南路“惠州会馆”正式开学,由彭湃担任主任。至1926年9月,广州农讲所共办了六届,彭湃、[[罗绮园]]、[[阮啸仙]]、[[谭植棠]]分别担任一至五届主任。毛泽东担任第六届农讲所主任。农讲所地址一至二届在“惠州会馆”;三至五届在东皋大道1号,即现中山三路永兴街6号;第六届在惠爱东路“番禺学宫”,即现农讲所旧址纪念馆。前5期共有毕业生454人,主要目的是:“第一,调查广东大势;第二,派特派员到农村工作。”其中第1至4届学生全部来自广东,第5届学生“分两个班,一个是外省班,另一个是本省(即广东)班”。
1926年3月,[[国民党]]中央农民部聘请[[毛泽东]]担任第6届农民运动讲习所所长。6届农讲所吸取了前5届农讲所的经验,扩大了招生规模和地区,成为全国性的农民运动讲习所。1926年5月3日正式开学,收有来自全国20个省区的327名学生。这届农讲所授课时间最长,训练4个多月;开设课程最多,共开设25门课程,内容都是围绕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展开的,其中关于农民运动的课程占8门。毛泽东亲自讲授“中国农民问题”、“农村教育”、“地理”3门课。“中国农民问题”是所有课程中授课时间最长的,共23课时。 毛泽东在担任农讲所所长期间,还组织编印了一套《农民问题丛刊》,供全国各地从事农民运动的人员参考。丛刊内容共分3类:一类是关于农民运动的重要文献,如《孙中山先生对农民的训话》、《中国国民党之农民政策》;一类是农讲所教员的专题研究报告,如《俄国农民与革命》、《海丰农民运动报告》;还有一部分是学生的调查材料。原来准备出版52种,后来受条件限制只出版了26种。1926年9月1日,丛刊第1辑出版,毛泽东为此专门写了一篇序言,题为《国民革命与农民运动》。该文发表后,引起各方面的重视,1926年9月21日,国民党中央农民部主办的《农民运动》第8期全文转载。 第6届农讲所学员毕业于1926年9月11日。为配合快速发展的[[北伐战争]],学员全部以国民党中央农民部特派员身份分赴各地,直接投身农民运动。毕业于第6届农讲所的学员王首道来自湖南,回忆:“9月末,我从广州学习回来,即被国民党省党部和[[中国共产党]]湖南区委以省党部特派员的身份,派到祁阳县负责农运工作。”曹广化(1955年少将)作为黄埔军校第四期的入伍生因为身体原因而退学,就顶替寿县因故未来参加学习的赵屏东的名额进入广州农讲所第6期学习,也于1926年9月从农讲所第6期结业,回到家乡合肥在北乡双河集崔家祠堂成立了中共合肥北乡支部,直属时在上海的党中央领导,并秘密筹建了“安徽省农民运动委员会”<ref>[http://theory.people.com.cn/n/2013/0718/c366646-22238487.html 《中国共产党干部教育世纪历程》连载之四农民运动讲习所:农民革命的大本营 ],人民网,2013-7-18 </ref>。
==视频==
248,594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