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纪传体

增加 46,427 位元組, 5 年前
创建页面,内容为“'''纪传体''',东亚史书的一种形式,以为人物立传记(皇帝的传记称「」,皇族、外戚、一般人物称「…”
'''纪传体''',[[东亚]][[史书]]的一种形式,以为人物立传记([[皇帝]]的传记称「[[本纪|纪]]」,皇族、外戚、一般人物称「[[列传|传]]」,列国诸侯称「[[世家]]」或「[[载记]]」,记载制度、风俗、经济等称「[[志]]」、「[[意]]」或「[[考]]」,以表格排列历史大事称“[[表 (文体)|表]]”)的方式记叙史实。[[司马迁]]的《[[史记]]》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史书(以前的史书多以[[编年体]]记述),中国的官方正史「[[二十四史]]」及其他史书,都依照《史记》纪传体体例编纂而成,“史官不能易其法,学者不能舍其书”<ref>[[郑樵]]《通志考》</ref>。而朝鲜的《[[三国史记]]》《[[高丽史]]》以及日本的《[[大日本史]]》是以纪传体写成的。

== 体例 ==
=== 纪 ===
'''本纪'''简称'''纪''',按年月记一国大事,详述帝王兴废,为全书的总纲,是以编年体的方法记事,为帝王的传记。始于[[司马迁]]的《[[史记]]》。在《史记》中,历代的帝王传记称为「本纪」,不过也有例外,如[[吕稚]]不是[[皇帝]],但其传记也称本纪。另外[[项羽]]也是无皇帝之实,却列本纪者,主要是因为[[司马迁]]认为,其在当时有如同[[皇帝]]般的领导力,为实质的[[国家元首]]。之后的史书从陈寿《三国志》开始,开国皇帝的先祖及后来即位为皇帝,但其父为藩王的人物也被列入本纪,少数如《魏书》、《金史》、《秦史》,叙述帝王称帝前的先祖时,取古《尚书》世纪名,称「'''世纪'''」。

=== 传 ===
'''列传'''为该朝大臣与其他知名人物生平之传记。

《史记》在[[列传]]之外还有[[类传]],即同一类的人物放在一起作传,如〈[[刺客列传]]〉、〈[[循吏列传]]〉、〈[[儒林列传]]〉、〈[[酷吏列传]]〉、〈[[游侠列传]]〉、〈[[佞幸列传]]〉、〈[[滑稽列传]]〉、〈[[日者列传]]〉、〈[[龟策列传]]〉、〈[[货殖列传]]〉,范晔《[[后汉书]]》体例新增了七篇类传,即〈[[党锢传]]〉、〈[[宦者传]]〉、〈[[文苑传]]〉、〈[[独行传]]〉、〈[[方术传]]〉、〈[[逸民传]]〉、〈[[列女传]]〉。其中〈文苑传〉是独立自〈[[儒林传]]〉之外,代表[[文学]]与[[经学]]的区别,后来的正史如《明史》皆沿用之。

其馀如〈[[风教传]]〉为[[谢承]]《后汉书》所独创,〈[[清介]]〉、〈[[纯固]]〉、〈[[勇侠]]〉、〈[[知足]]〉、〈[[游说]]〉等类传为[[鱼豢]]《[[魏略]]》所新增。

[[欧阳修]]撰《[[新五代史]]》亦广立类传,且最具特色,例如〈家人传〉、〈臣传〉、〈死节传〉、〈死事传〉、〈一行传〉、〈唐六臣传〉、〈义儿传〉、〈伶官传〉、〈杂传〉等等。

=== 世家 ===
'''世家'''始见于《史记》,内容记载了自西周至西汉初各主要诸侯国的兴衰历史。其叙事方法,大体与本纪相同,即以编年之体记载列国诸侯之事。因为「王侯开国,子孙世袭」而名。后人总结为「公侯传国则为世家」(《[[后汉书]]·班彪传》),「司马迁之记诸国也,其编次之体与《本纪》不殊。盖欲抑彼诸侯,异乎天子,故假以他称,名为《世家》」([[刘知几]]《[[史通]]》),「世家以纪侯国」([[赵翼]]《[[廿二史札记]]》)。

《汉书》之后多数史著取消《世家》改为《列传》,遭到了一些学者的批评:「《传》者,传一人之生平也;王侯开国,子孙世袭,故称《世家》。今改作《传》,而其子孙嗣爵者,又不能不附其后,究非体矣。」([[赵翼]]《廿二史札记》)所以《世家》一体,后代史书也屡屡採用,有[[欧阳修]]《[[新五代史]]》撰有《世家》10卷,《宋史》有《世家》6卷。有的虽改名目,其体例依然,如《[[东观汉记]]》、《[[晋书]]》、《[[西魏书]]》、《[[十国春秋]]》、《[[西夏书]]》之“'''载记'''”、《[[辽史]]》之“'''外记'''”,《[[西夏书]]》叙其[[西夏]]开国皇帝[[李元昊]]的先祖之“'''世记'''”。清代[[王鸣盛]]曾言:「考《世家》之名,《晋书》改称《载记》,要皆不过小小立异,大指总在司马氏牢笼中」(《十七史商榷》)。可见《世家》一体的重要影响。

=== 志 ===
{{see also|志}}
'''志'''又作'''书'''(见《史记》)、'''意'''(见《东观汉记》)、'''考'''(见《新五代史》)、'''典'''(见华峤《[[汉后书]]》)和'''录'''(见郝经《[[续后汉书]]》),其记载重点是记录社会、经济、交通、天文与学术的事物演变。

类别方面,有礼、仪、乐、律、曆、刑法(又称刑罚)、天文(又称天象)、符瑞(又称祥瑞)、五行(又称灾异)、封禅(又称郊祀、祭祀)、河渠(又称沟血)、食货、艺文(又称经籍)、地理(又称地形、州郡、郡国、疆域)、职官(又称百官)、舆服(又称车服)、释老、兵、选举、朝会、交通、邦交等20馀类。

=== 表 ===
{{see also|表 (史书)}}
'''表''',一作'''谱'''(见华峤《[[汉后书]]》),与本、传、志不同,以纪年为主,把重要的历史大事或历史人物,按年代或时期用表格的方式表示出来,目的在指示史实的体年,以简驭繁,一目了然,以使人易于理解,可补其他体例的不足。

== 优点 ==
优点是「〈纪〉以包举大端,〈传〉以委曲细事,〈表〉以序其年爵,〈志〉以总括遗漏。逮于天文、地理、国典、朝章,显隐必该,洪纤靡失。」<ref>《史通·二体》</ref>。

== 缺点 ==
纪传体也有缺点,像是记事重複互见,例如《[[史记]]》写「[[鸿门宴]]」事,此一事件在《项羽本纪》描写最为详尽,但《高祖本记》、《留侯世家》、《樊哙滕灌列传》中又一再出现。[[刘知几]]说:「同为一事,分在数篇,断续相离,前后屡出。」、「编次同类,不求年月,后生而擢居首帙,先辈而抑归末章。」<ref>《史通·二体》</ref>。

== 纪传体史书列表 ==
=== 中国 ===
==== 断代史 ====
===== 先秦史 =====
{| class="wikitable" | style="align: left; margin: 0px" |
<!--{| border="1"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2"-->
! style="white-space:nowrap;"| 书名 || 朝代 || 作者 || 原卷数 || 今传本卷数 || 补充
|-
| 《[[殷商史记]]》
| 民国
| [[严一萍]]
|
|
| 记殷商事。
|-
| 《[[春秋纪传]]》
| 清代
| [[李凤雏]]
| 53卷
| 同左
| 记春秋事。</small><br>有本纪1卷,列国世家13卷,列国大夫列传37卷,条例1卷,系图1卷
|}

===== 秦史 =====
{| class="wikitable" | style="align: left; margin: 0px" |
<!--{| border="1"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2"-->
! style="white-space:nowrap;"| 书名 || 朝代 || 作者 || 原卷数 || 今传本卷数 || 补充
|-
| 《[[秦史 (王蘧常)|秦史]]》
| 近代
| [[王蘧常]]
| 53卷
| 同左
| 有本纪6卷、表4卷、考8卷、列传35卷,还有1篇自序。</small><br>3表5考阙,2考未完,1考残缺,1自序佚。
|-
| 《[[秦集史]]》
| 近代
| 马非百
| 82篇(分子篇147篇)
| 同左
| 分国君20篇、人物25篇(实89篇)、志22篇(实23篇)、表15篇
|}

===== 汉史 =====
{| class="wikitable" | style="align: left; margin: 0px" |
<!--{| border="1"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2"-->
! style="white-space:nowrap;"| 书名 || 朝代 || 作者 || 原卷数 || 今传本卷数 || 补充
|-
| 《[[太史公书后传]]》
| 东汉
| [[班彪]]
| 65卷
|
| 续补《史记》。已佚。
|-
| 《[[汉书]]》
| 东汉
| [[班固]]
| 100卷
| 120卷
| 原为10纪、8表、12考、70列传。</small><br>今分为13纪、10表、18志、79列传。
|-
| 《[[东观汉记]]》
| 东汉
| [[刘珍]]
| 143卷
| 22卷
| 己佚,吴树平辑本较佳。
|-
| 《[[后汉书 (谢承)|后汉书]]》
| 孙吴
| [[谢承]]
| 130卷
| 8卷
| 己佚,周天游辑本较佳。
|-
| 《[[后汉记]]》
| 孙吴
| [[薛莹 (三国)|薛莹]]
| 100卷
| 1卷
| 己佚,周天游辑本较佳。
|-
| 《[[续汉书]]》
| 西晋
| [[司马彪]]
| 83卷
| 5卷
| 己佚,原有帝纪9卷、志8卷、列传65卷、叙篇1卷。8志分为30卷,独立刊行。</small><br>周天游辑本较佳。
|-
| 《[[汉后书]]》
| 西晋
| [[华峤]]
| 97卷
| 3卷
| 己佚,原有帝纪12卷、皇后纪2卷、列传70卷、谱3卷。</small><br>周天游辑本较佳。
|-
| 《[[后汉书 (谢沉)|后汉书]]》
| 东晋
| [[谢沉]]
| 122卷
| 1卷
| 己佚,周天游辑本较佳。
|-
| 《[[后汉南记]]》
| 东晋
| [[张莹]]
| 55卷,或58卷
| 1卷
| 己佚,周天游辑本较佳。
|-
| 《[[后汉书 (袁山松)|后汉书]]》
| 东晋
| [[袁山松]]
| 100卷
| 4卷
| 己佚,周天游辑本较佳。
|-
| 《[[后汉书 (刘义庆)|后汉书]]》
| 南朝宋
| [[刘义庆]]
| 55卷
|
| 己佚。
|-
| 《[[后汉书]]》
| 南朝宋
| [[范晔]]
| 90卷
| 100卷
| 原为帝纪10卷,列传80卷。</small><br>今分为帝纪12卷,列传88卷。
|-
| 《[[后汉书 (萧子显)|后汉书]]》
| 南朝梁
| [[萧子显]]
| 100卷
|
| 己佚。
|-
| 《[[后汉书 (王廷璨)|后汉书]]》
| 清代
| [[王廷璨]]
| 14卷
| 同左
|
|}

===== 三国史 =====
{| class="wikitable" | style="align: left; margin: 0px" |
<!--{| border="1"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2"-->
! style="white-space:nowrap;"| 书名 || 朝代 || 作者 || 原卷数 || 今传本卷数 || 补充
|-
| 《[[魏略]]》
| 曹魏
| [[鱼豢]]
| 50卷
| 25卷
| 己佚,张鹏一辑本较佳。
|-
| 《[[魏书 (王沉)|魏书]]》
| 曹魏
| [[王沉]]
| 48卷
|
| 己佚。
|-
| 《[[魏书 (夏侯湛)|魏书]]》
| 曹魏
| [[夏侯湛]]
|
|
| 己佚。
|-
| 《[[吴书 (韦昭)|吴书]]》
| 孙吴
| [[韦昭]]
| 55卷
|
| 己佚。
|-
| 《[[三国志]]》
| 西晋
| [[陈寿]]
| 66卷
| 65卷
| 有魏志30卷、蜀志15卷、吴志20卷。</small><br>叙篇1卷己佚。
|-
| 《[[续后汉书 (萧常)|续后汉书]]》
| 宋代
| [[萧常]]
| 44卷
| 同左
| 记三国事,以蜀汉为正统。有帝纪2卷、年表2卷、列传19卷、吴载纪12卷、魏载纪9卷。
|-
| 《[[修改三国志]]》
| 宋代
| [[李杞]]
| 69卷
|
| 以蜀汉二主为纪,列魏、吴其后。</small><br>己佚。
|-
| 《[[蜀汉书 (翁再)|蜀汉书]]》
| 宋代
| [[翁再]]
| 卷数不详
|
| 以蜀汉为正统。</small><br>己佚。
|-
| 《[[蜀汉书 (郑雄飞)|蜀汉书]]》
| 宋代
| [[郑雄飞]]
| 卷数不详
|
| 以蜀汉为正统。</small><br>己佚。
|-
| 《[[续后汉书 (郝经)|续后汉书]]》
| 元代
| [[郝经]]
| 90卷,分卷130
| 同左
| 记三国事,以蜀汉为正统。有年表1卷、帝纪2卷、列传104卷、录23卷。
|-
| 《[[续后汉书 (张枢)|续后汉书]]》
| 元代
| [[张枢]]
| 73卷,一作63卷
| 已佚
| 或名《刊定三国志》。记三国事,以蜀汉为正统,吴、魏为载记。
|-
| 《[[季汉书 (谢陛)|季汉书]]》
| 明代
| [[谢陛]]
| 56卷
|
| 记三国事,尊蜀汉昭烈为正统,自献帝迄少帝为本纪3卷,附以蜀汉诸臣为内传,吴、魏之君为世家,而以其诸臣为外传,汉末袁绍诸人为载记。
|-
| 《[[续后汉书 (吕尚俭)|续后汉书]]》
| 明代
| [[吕尚俭]]
| 60卷
|
| 记三国事,以蜀汉为正统。
|-
| 《[[季汉书 (章陶)|季汉书]]》
| 清代
| [[章陶]]
| 90卷
| 同左
| 记三国事,以蜀汉为正统。
|-
| 《[[季汉书 (汤成烈)|季汉书]]》
| 清代
| [[汤成烈]]
| 64卷
| 同左
| 记三国事,以蜀汉为正统。今存稿本的志传部分。
|}

===== 晋史 =====
{| class="wikitable" | style="align: left; margin: 0px" |
<!--{| border="1"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2"-->
! style="white-space:nowrap;"| 书名 || 朝代 || 作者 || 原卷数 || 今传本卷数 || 补充
|-
| 《[[晋书 (王隐)|晋书]]》
| 东晋
| [[王隐]]
| 93卷
| 11卷
| 己佚,汤球辑本较佳。
|-
| 《[[晋书 (虞预)|晋书]]》
| 东晋
| [[虞预]]
| 44卷
| 1卷
| 己佚,汤球辑本较佳。
|-
| 《[[晋书 (朱凤)|晋书]]》
| 东晋
| [[朱凤]]
| 14卷
| 1卷
| 己佚,汤球辑本较佳。
|-
| 《[[晋中兴书 (何法盛)|晋中兴书]]》
| 南朝宋
| [[何法盛]]
| 78卷
| 7卷
| 己佚,汤球辑本较佳。
|-
| 《[[晋书 (谢灵运)|晋书]]》
| 南朝宋
| [[谢灵运]]
| 36卷
| 1卷
| 己佚,汤球辑本较佳。
|-
| 《[[晋书 (臧荣绪)|晋书]]》
| 南朝齐
| [[臧荣绪]]
| 110卷
| 18卷
| 己佚,汤球辑本较佳。
|-
| 《[[晋书 (萧子云)|晋书]]》
| 南朝梁
| [[萧子云]]
| 102卷
| 1卷
| 己佚,汤球辑本较佳。
|-
| 《[[晋史草]]》
| 南朝梁
| [[萧子显]]
| 30卷
| 1卷
| 己佚,汤球辑本较佳。
|-
| 《[[晋书 (沉约)|晋书]]》
| 南朝梁
| [[沉约]]
| 111卷
| 1卷
| 己佚,汤球辑本较佳。
|-
| 《[[晋书 (郑忠)|晋书]]》
| 南朝梁
| [[郑忠]]
| 7卷
|
| 己佚。
|-
| 《[[东晋新书]]》
| 南朝梁
| [[庾铣]]
| 7卷
|
| 己佚。
|-
| 《[[晋书 (许敬宗)|晋书]]》
| 唐代
| [[许敬宗]]
| 130卷
|
| 己佚。
|-
| 《[[晋书]]》
| 唐代
| [[房玄龄]]等
| 132卷
| 130卷
| 原有叙例、目录各1卷,帝纪10卷,志20卷,列传70卷,载记30卷。</small><br>叙例、目录今己失传。
|-
| 《[[晋略]]》
| 清代
| [[周济]]
| 66卷
| 同左
| 有6纪、5表、36列传、11国传、7彙传、1序目。
|-
| 《[[晋记]]》
| 清代
| [[郭伦]]
| 68卷
| 同左
| 有世系1卷、本纪3卷、内纪1卷、志8卷、列传41卷、十六国录14卷。
|}

===== 十六国史 =====
{| class="wikitable" | style="align: left; margin: 0px" |
<!--{| border="1"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2"-->
! style="white-space:nowrap;"| 书名 || 朝代 || 作者 || 原卷数 || 今传本卷数 || 补充
|-
| 《[[汉赵记]]》
| 前赵
| [[和苞]]
| 10卷
| 1卷
| 《新唐志》作14卷。</small><br>记前赵事。己佚。有汤球辑本。
|-
| 《[[赵书]]》
| 前燕
| [[田融]]
| 10卷
| 1卷
| 《隋志》曰:一曰《二石集》。《两唐志》作《赵石记》。</small><br>记后赵[[石勒]]事。己佚。有汤球辑本。
|-
| 《[[二石传]]》
| 东晋
| [[王度]]
| 2卷
| 1卷
| 记后赵事。己佚。有汤球辑本。
|-
| 《[[二石伪治时事]]》
| 东晋
| [[王度]]
| 2卷
|
| 《两唐志》作《二石伪事》。</small><br>记后赵事。己佚。
|-
| 《[[汉之书]]》
| 东晋
| [[常璩]]
| 10卷
| 1卷
| 记成汉事。己佚。有汤球辑本。
|-
| 《[[燕记]]》
| 前燕
| [[杜辅]]
|
|
| 记前燕事。己佚。
|-
| 《[[燕书 (范亨)|燕书]]》
| 后燕
| [[范亨]]
| 21卷
| 1卷
| 记前燕[[慕容儁]]事。己佚。有汤球辑本。
|-
| 《[[后燕书]]》
| 后燕
| [[董统]]
| 30卷
|
| 记后燕事。己佚。
|-
| 《[[燕书 (封懿)|燕书]]》
| 后燕
| [[封懿]]
|
|
| 记后燕事。己佚。
|-
| 《[[南燕录]]》
| 南燕
| [[张诠]]
| 5卷
| 1卷
| 《两唐志》作《南燕书》。</small><br>记南燕[[慕容德]]事。己佚。有汤球辑本。
|-
| 《[[南燕录]]》
| 南燕
| [[王景晖]]
| 6卷
| 1卷
| 新唐志作《南燕记》</small><br>记南燕[[慕容德]]事。己佚。有汤球辑本。
|-
| 《[[南燕书]]》
|
| [[游览先生]]
| 7卷
|
| 记南燕事。己佚。
|-
| 《[[燕志]]》
| 北朝魏
| [[高闾]]
| 10卷
| 1卷
| 记北燕[[冯跋]]事。己佚。有汤球辑本。
|-
| 《[[秦书]]》
|
| [[何仲煕]]
| 8卷
|
| 记前秦[[符健]]事。己佚。
|-
| 《[[秦记]]》
| 南朝宋
| [[裴景仁]]
| 11卷
| 1卷
| 记前秦事。己佚。有汤球辑本。
|-
| 《[[后秦纪]]》
| 北朝魏
| 姚和都
| 10卷
| 1卷
| 记后秦事。己佚。有汤球辑本。
|-
| 《[[凉记 (张谘)|凉记]]》
| 前燕
| [[张谘]]
| 8卷
| 1卷
| 记前凉[[张轨]]事。己佚。有汤球辑本。
|-
| 《[[凉书 (刘庆)|凉书]]》
| 前凉
| [[刘庆]]
| 12卷
|
| 记前凉事。己佚。
|-
| 《[[凉书 (刘昺)|凉书]]》
| 前凉
| [[刘昺]]
| 10卷
|
| 记前凉[[张轨]]事。己佚。
|-
| 《[[凉记 (段龟龙)|凉记]]》
| 后凉
| [[段龟龙]]
| 10卷
|
| 记后凉[[吕光]]事。己佚。
|-
| 《[[凉书 (高道让)|凉书]]》
| 北朝魏
| [[高道让]]
| 10卷
|
| 记北凉事。己佚。
|-
| 《[[凉书 (宗钦)|凉书]]》
| 北朝魏
| [[宗钦]]
| 10卷
|
| 记北凉[[沮渠蒙逊]]事。己佚。
|-
| 《[[夏国书]]》
| 夏国
| [[赵思群]]
|
|
| 记夏国事。己佚。
|-
| 《[[十六国春秋]]》
| 北朝魏
| [[崔鸿]]
| 100卷
| 同左
| 记十六国事。己佚。有屠乔孙,汤球辑本。
|-
| 《[[战国春秋]]》
| 北朝齐
| [[李概]]
| 20卷
|
| 记十六国事。己佚。
|}

===== 南朝史 =====
{| class="wikitable" | style="align: left; margin: 0px" |
<!--{| border="1"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2"-->
! style="white-space:nowrap;"| 书名 || 朝代 || 作者 || 原卷数 || 今传本卷数 || 补充
|-
| 《[[宋书 (徐爰)|宋书]]》
| 南朝宋
| [[徐爰]]
| 65卷
|
| 己佚。起于东晋义熙,终讫刘宋大明。
|-
| 《宋书》
| 南朝宋
|
| 61卷
|
| 刘宋大明年间编撰,隋代己佚。
|-
| 《[[宋书 (孙严)|宋书]]》
| 南朝齐
| [[孙严]]
| 65卷
|
| 己佚。
|-
| 《[[宋书]]》
| 南朝梁
| [[沉约]]
| 100卷
| 同左
| 有本纪10卷,志30卷,列传60卷
|-
| 《[[南齐书|齐书]]》
| 南朝梁
| [[萧子显]]
| 60卷
| 59卷
| 今称《[[南齐书]]》,有本纪8卷,志11卷,列传40卷,自序1卷。今本自序1卷己佚。
|-
| 《[[齐书 (刘陟)|齐书]]》
| 南朝梁
| [[刘陟]]
| 10卷
|
| 己佚。
|-
| 《[[齐书 (沉约)|齐书]]》
| 南朝梁
| [[沉约]]
| 20卷
|
| 己佚。
|-
| 《[[齐史]]》
| 南朝梁
| [[江淹]]
| 13卷
|
| 己佚。
|-
| 《[[梁书 (谢吴)|梁书]]》
| 南朝梁
| [[谢吴]]
| 100卷
|
| 己佚。
|-
| 《[[梁史 (许亨)|梁史]]》
| 南朝陈
| [[许亨]]
| 53卷
|
| 己佚。
|-
| 《[[梁书 (谢昊、姚察)|梁书]]》
| 南朝陈
| [[谢昊]]、[[姚察]]
| 100卷
|
| 己佚。隋代仅存49卷。
|-
| 《[[梁书]]》
| 唐代
| [[姚思廉]]
| 56卷
| 同左
| 以其父姚察旧稿及他人著作整理完成。有本纪6卷,列传50卷。
|-
| 《[[梁史 (萧欣)|梁史]]》
| 北朝周
| [[萧欣]]
| 100卷
|
| 己佚。
|-
| 《[[陈书 (顾野王)|陈书]]》
| 南明陈
| [[顾野王]]
| 3卷
|
| 己佚。
|-
| 《[[陈书 (傅縡)|陈书]]》
| 南明陈
| [[傅综]]
| 3卷
|
| 己佚。
|-
| 《[[陈书 (陆琼)|陈书]]》
| 南朝陈
| [[陆琼]]
| 42卷
|
| 己佚。
|-
| 《[[陈书]]》
| 唐代
| [[姚思廉]]
| 36卷
| 同左
| 有本纪6卷,列传30卷。
|-
| 《[[南史]]》
| 唐代
| [[李延寿]]
| 80卷
| 同左
| 有本纪10卷,列传70卷。
|}

===== 北朝史 =====
{| class="wikitable" | style="align: left; margin: 0px" |
<!--{| border="1"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2"-->
! style="white-space:nowrap;"| 书名 || 朝代 || 作者 || 原卷数 || 今传本卷数 || 补充
|-
| 《[[魏书]]》
| 北朝齐
| [[魏收]]
| 130卷
| 同左
| 有帝纪14卷、列传96卷、志21卷。</small><br>原阙29卷。后人根据《北史》、《高氏小史》、魏澹《魏书·太宗纪》、张大素《后魏书·天文志》等书订补而成。
|-
| 《[[魏书 (魏澹)|魏书]]》
| 隋代
| [[魏澹]]、[[魏克己]]
| 初92卷,后107卷
|
| 有帝纪12卷,列传78卷,史论及例1卷,《目录》1卷。唐代时,魏澹孙魏克己续十志15卷。<ref>《隋书·魏澹传》:「澹自道武下及恭帝,为十二纪,七十八传,别为史论及例一卷,并《目录》合九十二卷。」《旧唐书·经籍传》、《新唐书·艺文传》:「《后汉书》一百七卷魏澹撰。」《旧本魏书目录叙》:「高宗时,魏澹孙同州刺史克己续十志十五卷。」</ref>己佚。仅《太宗纪》保存于《魏书》。
|-
| 《[[后魏书 (张大素)|后魏书]]》
| 唐代
| [[张大素]]
| 100卷
|
| 己佚。仅《天文志》2卷保存于《魏书》。
|-
| 《[[元魏书]]》
| 唐代
| [[裴安时]]
| 30卷
|
| 己佚。
|-
| 《[[西魏书]]》
| 清代
| [[谢启昆]]
| 24卷
| 同左
| 有帝纪1卷、表3卷、考6卷、列传23卷、载记1卷。
|-
| 《[[北齐书 (李德林)|北齐书]]》
| 隋代
| [[李德林]]
| 24卷
|
| 己佚。
|-
| 《[[齐书 (王劭)|齐书]]》
| 隋代
| [[王劭]]
| 100卷
|
| 己佚。
|-
| 《[[北齐书 (张大素)|北齐书]]》
| 唐代
| [[张大素]]
| 20卷
|
| 己佚。
|-
| 《[[北齐书]]》
| 唐代
| [[李百药]]
| 50卷
| 同左
| 有本纪8卷,列传42卷。</small><br>原阙33卷。后人根据《北史》和《高氏小史》等书订补而成。
|-
| 《[[后周书]]》
| 唐代
| [[令狐德棻]]
| 50卷
| 同左
| 今称《[[周书]]》,有本纪8卷,列传42卷。</small><br>原阙5卷,残缺3卷。后人根据《北史》和《高氏小史》等书订补而成。
|-
| 《[[周史 (牛弘)|周史]]》
| 隋代
| [[牛弘]]
| 18卷
|
| 己佚。
|-
| 《[[隋书 (王劭)|隋书]]》
| 隋代
| [[王劭]]
| 60卷,一作80卷
|
| 己佚。
|-
| 《[[隋书]]》
| 唐代
| [[魏徵]]
| 85卷
| 同左
| 有帝纪5卷、列传50卷,志30卷。
|-
| 《[[隋书 (张大素)|隋书]]》
| 唐代
| [[张大素]]
| 32卷
|
| 己佚。
|-
| 《[[北史]]》
| 唐代
| [[李延寿]]
| 100卷
| 同左
| 有本纪12卷,列传88卷。
|}

===== 唐史 =====
{| class="wikitable" | style="align: left; margin: 0px" |
<!--{| border="1"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2"-->
! style="white-space:nowrap;"| 书名 || 朝代 || 作者 || 原卷数 || 今传本卷数 || 补充
|-
| 《[[唐书 (吴竞)|唐书]]》
| 唐代
| [[吴竞]]
| 100卷
|
| 己佚。起唐高祖,终唐睿宗。未成。
|-
| 《[[唐书 (柳芳)|唐书]]》
| 唐代
| [[韦述]]、[[柳芳]]等
| 130卷
|
| 己佚。据吴竞本而成。起唐高祖,终唐肃宗乾元年间。
|-
| 《[[唐书]]》
| 后晋
| [[刘煦]]等
| 200卷
| 同左
| 今称《[[旧唐书]]》,有本纪20卷,志30卷,列传150卷。
|-
| 《[[新唐书]]》
| 北宋
| [[欧阳修]]等
| 255卷
| 同左
| 有本纪10卷,志50卷,表15卷,列传150卷。
|-
| 《[[续唐书]]》
| 清代
| [[陈鱣]]
| 70卷
| 同左
| 以[[后唐]]、[[南唐]]为唐朝延续,有本纪7卷,表4卷,志10卷,世家13卷,列传36卷。
|-
| 《[[渤海国志长编]]》
| 民国
| [[金毓黻]]
| 20卷
| 同左
| 以记载唐代渤海国为主。有总略2卷,本纪2卷,表4卷,考4卷,传5卷,附录3卷。
|}

===== 五代十国史 =====
{| class="wikitable" | style="align: left; margin: 0px" |
<!--{| border="1"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2"-->
! style="white-space:nowrap;"| 书名 || 朝代 || 作者 || 原卷数 || 今传本卷数 || 补充
|-
| 《[[朱梁列传]]》
| 后唐
| [[张昭远]]
| 15卷
|
| 记后梁人物。己佚。
|-
| 《[[后唐列传]]》
| 后唐
| [[张昭远]]
| 30卷
|
| 记后唐人物。己佚。
|-
| 《[[蜀书]]》
| 后蜀
| [[李昊]]
| 《宋志》记20卷、《通志》记40卷。
|
| 记前蜀事。己佚。
|-
| 《[[梁唐晋汉周书]]》
| 北宋
| [[薛居正]]
| 150卷
| 同左
| 今称《[[旧五代史]]》,有本纪61卷,列传77卷,志12卷。</small><br>己佚,有清辑本、陈尚君辑本二种。
|-
| 《[[新五代史]]》
| 北宋
| [[欧阳修]]
| 74卷
| 同左
| 有本纪12卷、列传45卷、考3卷、世家及年谱11卷、四夷附录3卷。
|-
| 《[[南唐书 (马令)|南唐书]]》
| 北宋
| [[马令]]
| 30卷
| 同左
| 记南唐事。有国主书5卷、列传22卷、灭国传2卷、谱1卷。
|-
| 《[[南唐书 (陆游)|南唐书]]》
| 北宋
| [[陆游]]
| 18卷
| 同左
| 记南唐事。有本纪3卷、列传15卷。
|-
| 《[[九国志]]》
| 北宋
| [[路振]]
| 49卷
| 12卷
| 记十国事。己佚,有周梦棠重编本。
|-
| 《[[十国春秋]]》
| 清代
| [[吴任臣]]
| 114卷
| 同左
| 有吴14卷,南唐20卷,前蜀13卷,后蜀10卷,南汉9卷,楚10卷,吴越13卷,闽10卷,荆南4卷,北汉5卷,纪元表、世系表、藩镇表、百官表各1卷,地理表2卷。
|-
| 《[[南汉书]]》
| 清代
| [[梁廷枏]]
| 18卷
| 同左
| 记南汉事。有本纪6卷、列传12卷。
|}

===== 宋史 =====
{| class="wikitable" | style="align: left; margin: 0px" |
<!--{| border="1"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2"-->
! style="white-space:nowrap;"| 书名 || 朝代 || 作者 || 原卷数 || 今传本卷数 || 补充
|-
| 《[[国史]]》
| 北宋
| [[王旦]]等
| 120卷
|
| 官修史书,记宋太祖、宋太宗事。有本纪6卷、志55卷、列传59卷,附目录1卷。己佚。
|-
| 《[[三朝国史]]》
| 北宋
| [[吕夷简]]等
| 155卷
|
| 官修史书,记宋太祖、宋太宗、宋真宗事。有本纪10卷、志60卷、列传80卷,目录等5卷。己佚。
|-
| 《[[两朝国史]]》
| 北宋
| [[王珪]]等
| 120卷
|
| 官修史书,记宋仁宗、宋英宗事。有本纪5卷、志45卷、列传70卷。己佚。
|-
| 《[[神宗正史]]》
| 北宋
| [[邓旬武]]等
| 120卷
|
| 官修史书,记宋神宗事。己佚。
|-
| 《[[哲宗正史]]》
| 北宋
| [[王孝迪]]等
| 210卷
|
| 记宋哲宗事。己佚。
|-
| 《[[四朝国史 (北宋)|四朝国史]]》
| 南宋
| [[李焘]]、[[洪迈]]等
| 350卷
|
| 官修史书,记宋神宗、宋哲宗、宋徽宗、宋钦宗事。有本纪15卷、志200卷、列传135卷。己佚。
|-
| 《[[四朝国史 (南宋)|四朝国史]]》
| 南宋
| [[李心传]]
| 不详
|
| 官修史书,记宋高宗、宋孝宗、宋光宗、宋宁宗事。己佚。
|-
| 《[[中兴四朝国史]]》
| 南宋
| [[史嵩之]]
| 不详
|
| 官修史书,记宋高宗、宋孝宗、宋光宗、宋宁宗事。宝右五年(1257年)书成。己佚。
|-
| 《[[中兴四朝志传]]》
| 南宋
| [[谢方叔]]
| 不详
|
| 官修史书。己佚。
|-
| 《[[东都事略]]》
| 南宋
| [[王称]]
| 130卷
|
| 己佚。有帝纪12卷,世家5卷,列传105卷,附录8卷。
|-
| 《[[宋史]]》
| 元代
| [[脱脱]]
| 496卷
| 同左
| 官修史书,有本纪47卷、志162卷、表32卷、列传255卷
|-
| 《[[宋史质]]》
| 明代
| [[王洙]]
| 100卷
| 同左
| 《宋史》的补充之作。
|-
| 《[[宋史新编]]》
| 明代
| [[柯维祺]]
| 200卷
| 同左
| 有本纪14卷、志40卷、表4卷、列传142卷
|-
| 《[[宋史记]]》
| 明代
| [[王惟俭]]
| 250卷
| 同左
| 有纪15卷、表5卷、传200卷、志30卷。
|-
| 《[[南宋书]]》
| 明代
| [[钱士昇]]
| 68卷
| 同左
| 有本纪7卷、列传60卷、附篇1卷。记南宋事。
|-
| 《[[宋史稿]]》
| 清代
| [[陈黄中]]
| 219卷
|
| 已佚
|-
| 《[[宋史翼]]》
| 清代
| [[陆心源]]
| 40卷
| 同左
| 以人物为主,补《宋史》列传之不备。
|-
| 《[[元右党人传]]》
| 清代
| [[陆心源]]
| 10卷
| 同左
| 以宋代元右朝人物为主。
|-
| 《[[南宋书]]》
| 清代
| [[蒋伯超]]
| 不分卷
|
| 仅记南宋人物73人。
|-
| 《[[宋史筌]]》
| 李氏朝鲜
| [[李算]]
| 150卷
| 同左
| 有纪8卷,志47卷,世家2卷,传91卷,《目录》、《义例》各1卷。
|}

===== 辽金西夏史 =====
{| class="wikitable" | style="align: left; margin: 0px" |
<!--{| border="1"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2"-->
! style="white-space:nowrap;"| 书名 || 朝代 || 作者 || 原卷数 || 今传本卷数 || 补充
|-
| 《[[契丹国志]]》
| 南宋
| [[叶隆礼]]
| 27卷
| 同左
| 有本纪12卷,列传7卷,晋辽宋往来文书、各国馈贡礼物数、地理、风俗、诸番杂记、岁时杂记各1卷,行程录及使北记2卷。
|-
| 《[[辽史 (萧永祺)|辽史]]》
| 金代
| [[萧永祺]]
| 75卷
|
| 己佚。有本纪30卷,志5卷,列传40卷。
|-
| 《[[辽史 (陈大任)|辽史]]》
| 金代
| [[陈大任]]
|
|
| 己佚。
|-
| 《[[辽史]]》
| 元代
| [[脱脱]]
| 116卷
| 同左
| 有本纪30卷,志32卷,表8卷,列传45卷,〈国语解〉1卷。
|-
| 《[[大金国志]]》
| 南宋
| [[宇文懋昭]]
| 40卷
| 同左
| 有本纪26卷,传3卷,杂录3卷,天文、地理、制度、风俗等7卷,行程录1卷。
|-
| 《[[金史]]》
| 元代
| [[脱脱]]
| 135卷
| 同左
| 有本纪19卷、志39卷、表4卷、列传73卷,附《金国语解》1卷
|-
| 《[[西夏书]]》
| 清代
| [[周春]]
| 15卷
| 10卷
| 未完稿,存列传卷1-4,载记卷1、3-5,地理考1卷,官氏考1卷。<br />今人[[胡玉冰]]校补,有传4卷、载记5卷、考2卷,附世纪1卷。
|}

===== 元史 =====
{| class="wikitable" | style="align: left; margin: 0px" |
<!--{| border="1"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2"-->
! style="white-space:nowrap;"| 书名 || 朝代 || 作者 || 原卷数 || 今传本卷数 || 补充
|-
| 《[[元史]]》
| 明代
| [[宋濂]]等
| 210卷
| 同左
| 有本纪47卷、志58卷、表8卷、列传97卷。
|-
| 《[[续弘简录元史类编|元史类编]]》
| 清代
| [[邵远平]]
| 42卷
| 同左
|
|-
| 《[[元史新编]]》
| 清代
| [[魏源]]
| 95卷
| 同左
| 有本纪14卷,列传49卷,志22卷。
|-
| 《[[元书]]》
| 清代
| [[曾廉]]
| 102卷(分子卷为114卷)
| 同左
| 有本纪15卷(实17卷),志10卷(实17卷),列传76卷(实78卷),自序1卷(实2卷)。
|-
| 《[[蒙兀儿史记]]》
| 清代
| [[屠寄]]
| 150卷(分子卷为160卷)
| 同左
| 记蒙兀儿事。有本纪15卷(实18卷)、列传127卷(实129卷)、表7卷(实12卷)、志1卷。其中14卷有目无文。另外尚有已写成的40篇列传未刊入。<ref>[[余大钧]]:《论屠寄的〈蒙兀儿史记〉》,《元史论丛》第3辑</ref>
|-
| 《[[新元史]]》
| 民国
| [[柯劭忞]]
| 154卷
| 同左
| 有本纪26卷,表7卷,志70卷,列传154卷。
|}

===== 明史 =====
{| class="wikitable" | style="align: left; margin: 0px" |
<!--{| border="1"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2"-->
! style="white-space:nowrap;"| 书名 || 朝代 || 作者 || 原卷数 || 今传本卷数 || 补充
|-
| 《[[石匮书]]》
| 明代
| [[张岱]]
| 220卷
| 同左
| 起自洪武,迄于天启。本纪17卷,表6卷,志14卷,世家9卷,列传171卷,自序、目录各1卷。
|-
| 《[[罪惟录]]》
| 清代
| [[查继佐]]
| [[张宗祥]]等整理定为102卷
| 同左
| 有帝纪22卷,志32卷,列传36卷。
|-
| 《[[明书]]》
| 清代
| [[傅维鳞]]
| 171卷
| 同左
| 有本纪19卷、宫闱纪2卷、表16卷、志48卷、记5卷、世家3卷、列传76卷、叙传2卷。
|-
| 《[[明史稿]]》
| 清代
| [[万斯同]]著,[[熊赐履]]修订
| 416卷(北京图书馆藏)<br>313卷(美国国会图书馆藏)<br>276卷(上海复旦大学图书馆特藏)
| 同左
|
|-
| 《[[明史稿]]》
| 清代
| [[王鸿绪]]
| 310卷
| 同左
| 本纪19卷、志77卷、表9卷、列传205卷。
|-
| 《[[明史]]》
| 清代
| [[张廷玉]]
| 332卷
| 同左
| 有本纪24卷、志75卷、表13卷、列传220卷。
|-
| 《[[石匮书后集]]》
| 明代
| [[张岱]]
| 63卷
| 55卷
| 记崇祯一代以及南明史事。有本纪3卷、世家3卷、列传57卷(今本仅49卷)。
|-
| 《[[南疆逸史]]》
| 清代
| [[温睿临]]
| 56卷
| 同左
| 记南明弘光、隆武、永曆三朝遗事。分《纪略》4卷、《列传》52卷。
|-
| 《[[小腆纪传]]》
| 清代
| [[徐鼒]]
| 65卷,后[[徐承礼]]补遗5卷
| 同左
| 记南明史事。分纪7卷、传58卷、补遗5卷。
|-
| 《[[东林列传]]》
| 清代
| [[陈鼎]]
| 24卷
| 同左
| 以明代东林书院、东林学派相关人物为主。
|-
| 《[[南明史 (钱海岳)|南明史]]》
| 近代
| [[钱海岳]]
| 120卷
| 同左
| 有本纪5卷、志9卷、表10卷、列传96卷。
|-
| 《[[吴王张士诚载记]]》
| 民国
| [[韩国钧]]、[[支伟成]]
| 5卷
| 同左
| 仿《晋书》杂霸之主别立《载记》之体而著。
|}

===== 清史 =====
{| class="wikitable" | style="align: left; margin: 0px" |
<!--{| border="1"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2"-->
! style="white-space:nowrap;"| 书名 || 朝代 || 作者 || 原卷数 || 今传本卷数 || 补充
|-
| 《[[宗室王公功绩表传]]》
| 清代
| 编撰人不详
| 12卷
| 同左
| 清代乾隆46年编撰。
|-
| 《[[蒙古王公功绩表传]]》
| 清代
| 编撰人不详
| 12卷
| 同左
| 清代乾隆44年编撰。
|-
| 《[[满汉名臣传]]》
| 清代
| 编撰人不详
| 80卷
| 同左
| 清代乾隆朝编撰。
|-
| 《[[贰臣传]]》
| 清代
| 编撰人不详
| 8卷
| 同左
| 清代乾隆朝编撰。
|-
| 《[[逆臣传]]》
| 清代
| 编撰人不详
| 2卷
| 同左
| 清代乾隆朝编撰。
|-
| 《[[国朝先正事略]]》
| 清代
| [[李元度]]
| 60卷
| 同左
| 记清代建朝至咸丰朝朝野闻人传记。
|-
| 《[[国朝先正事略续编]]》
| 清代
| [[朱孔彰]]
| 40卷,后附续编6卷
| 同左
| 又名《咸丰以来功臣别传》、《中兴名臣事略》,绩清代咸丰朝以后朝野闻人传记。
|-
| 《[[清史列传]]》
| 清代
| 编撰人不详,近人[[王钟翰]]校阅
| 80卷
| 同左
| 记载清朝人物。有《列宗室王公》3卷,《大臣划一传档正编》22卷,《大臣传次编》10卷,《大臣传续编》9卷,《大臣划一传档后编》12卷,《新办大臣传》5卷,《已纂未进大臣传》3卷,《忠义传》1卷,《儒林传》4卷,《文苑传》4卷,《循吏传》4卷,《贰臣传》2卷,《逆臣传》1卷。
|-
| 《[[清史稿]]》
| 民国
| [[赵尔巽]]
| 536卷
| 同左
| 有本纪25卷、志142卷、表53卷、列传316卷。
|-
| 《[[清史 (中华民国)|清史]]》
| 民国
| [[张其昀]]等
| 550卷
| 同左
| 有本纪25卷、志136卷、表53卷、列传315卷,补编21卷。
|-
| 《[[清史 (中华民国)|新清史]]》
| 民国
| [[国史馆]]清史组
|
|
| 未完成。仅有本纪33卷,礼志12卷。
|-
| 《[[清史 (中华人民共和国)|清史]]》
| 近代
| [[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
| 预定92卷
|
| 预定分《通纪》8卷,《典志》39卷,《传记》22卷,《史表》13卷,《图录》10卷,约3220万字。
|}

==== 通代史 ====
{| class="wikitable" | style="align: left; margin: 0px" |
<!--{| border="1"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2"-->
! style="white-space:nowrap;"| 书名 || 朝代 || 作者 || 原卷数 || 今传本卷数 || 补充
|-
| 《[[尚史]]》
| 清代
| [[李锴]]
| 70卷
| 同左
| 上起轩辕,下迄秦代,有本纪6卷,世家12卷,列传38卷,年表4卷,志10卷,附世系图1卷、序传1卷。
|-
| 《[[通史 (梁武帝)]]》
| 南朝梁
| [[萧衍]]
| 602卷
| 己佚
|
|-
| 《[[太史公书]]》
| 西汉
| [[司马迁]]
| 130卷
| 同左
| 今称《[[史记]]》,上起黄帝,下迄汉武帝,有本纪12卷,表10卷,书8卷,世家30卷,列传70卷。
|-
| 《[[小史]]》
| 唐代
| [[高峻]]、[[高迥]]
| 109卷、目录1卷,宋代续补10卷
| 己佚
| 又称《[[高氏小史]]》,据《史记》至《隋书》诸正史和唐朝历朝实录节录而成。
|-
| 《[[弘简录]]》
| 明代
| [[邵经邦]]
| 254卷
| 同左
| 起唐五代,迄宋辽金。
|-
| 《[[佛祖统记]]》
| 南宋
| [[志磬]]
| 54卷
| 同左
| 为佛教通史。
|}

==== 传 (以专书为主) ====
{| class="wikitable" | style="align: left; margin: 0px" |
<!--{| border="1"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2"-->
! style="white-space:nowrap;"| 书名 || 朝代 || 作者 || 原卷数 || 今传本卷数 || 补充
|-
| 《[[列女传]]》
| 汉代
| [[刘向]]
| 原7卷,后人续补1卷
| 同左
| 记东汉初以前主要女性人事。
|-
| 《[[兖州先贤传]]》
| 汉代
| [[仲长统]]
| 1卷
|
| 己佚。
|-
| 《[[陈留耆旧传]]》
| 汉代
| [[圈称]]
| 2卷
|
| 曹魏散骑侍郎[[苏林]]续补1卷。己佚。
|-
| 《[[汝南先贤传]]》
| 三国
| 周婓
| 1卷
|
| 己佚。
|-
| 《[[东莱耆旧传]]》
| 三国
| [[王基]]
| 1卷
|
| 己佚。
|-
| 《[[吴先贤传]]》
| 三国
| [[陆凯]]
| 4卷
|
| 己佚。
|-
| 《[[豫章烈士传]]》
| 三国
| [[徐整]]
| 3卷
|
| 己佚。
|-
| 《[[高士传]]》
| 晋代
| [[皇甫谧]]
| 10卷
| 3卷
| 嵇康著3卷,皇甫谧续补7卷。记三国以前历代高节人事。
|-
| 《[[荆州先贤传]]》
| 晋代
| [[高范]]
| 3卷
|
| 己佚。
|-
| 《[[益部耆旧传]]》
| 晋代
| [[陈寿]]
| 14卷
|
| 己佚。
|-
| 《[[益州耆旧杂记]]》
|
|
| 2卷
|
| 一作《续益部耆旧传》。己佚。
|-
| 《[[交州先贤传]]》
| 晋代
| [[范援]]
| 3卷,一作4卷
|
| 己佚。
|-
| 《[[诸国清贤传]]》
|
|
| 1卷
|
| 己佚。
|-
| 《[[鲁国先贤传]]》
| 晋代
| [[白褒]]
| 2卷
|
| 己佚。
|-
| 《[[楚国先贤传]]》
| 晋代
| [[张方]]
| 12卷
|
| 己佚。
|-
| 《[[陈留先贤传]]》
| 晋代
| [[陈英宗]]
| 1卷
|
| 己佚。
|-
| 《[[济北先贤传]]》
|
|
| 1卷
|
| 己佚。
|-
| 《[[庐江七贤传]]》
|
|
| 2卷
|
| 己佚。
|-
| 《[[襄阳耆旧传]]》
| 晋代
| [[习凿齿]]
| 5卷
|
| 己佚。
|-
| 《[[会稽先贤传]]》
| 三国
| [[谢承]]
| 7卷
|
| 己佚。
|-
| 《[[会稽后贤传记]]》
| 三国
| [[锺离岫]]
| 2卷,一作3卷
|
| 己佚。
|-
| 《[[会稽典录]]》
| 晋代
| [[虞豫]]
| 24卷
|
| 己佚。
|-
| 《[[零陵先贤传]]》
|
|
| 1卷
|
| 己佚。
|-
| 《[[徐州先贤传 (刘义庆)]]》
| 南朝宋
| [[刘义庆]]
| 10卷
|
| 原1卷,刘义庆续补9卷。己佚。
|-
| 《[[武昌先贤志]]》
| 南朝宋
| [[郭缘生]]
| 2卷
|
| 原1卷,刘义庆续补9卷。己佚。
|-
| 《[[海岱志]]》
| 南朝齐
| [[崔蔚祖]]
| 10卷
|
| 己佚。
|-
| 《[[吴郡钱塘先贤传]]》
| 南朝梁
| [[吴均]]
| 5卷
|
| 己佚。
|-
| 《[[良吏传]]》
| 南朝梁
| [[锺岏]]
| 10卷
|
| 己佚。
|-
| 《[[丹阳尹传]]》
| 南朝梁
| [[晋元帝]]
| 10卷
|
| 己佚。
|-
| 《[[幽州古今人物志]]》
| 北朝魏
| [[阳休之]]
| 13卷
|
| 己佚。
|-
| 《[[唐才子传]]》
| 元代
| [[辛文房]]
| 10卷
| 同左
| 记唐朝、五代时期诗人传记。
|-
| 《[[贫士传]]》
| 明代
| [[黄姬水]]
| 2卷
| 同左
| 记明初以前以前历代贫士传记。
|-
| 《[[畴人传]]》
| 清代
| [[阮元]]
| 46卷
| 同左
| 记清代乾隆以前历代天文、曆法、数学名家传记。
|-
| 《[[神仙传]]》
| 晋代
| [[葛洪]]
| 20卷
| 10卷
| 记晋代以前仙人事迹传记。
|-
| 《[[续神仙传]]》
| 十国南唐
| [[沉汾]]
| 3卷
| 同左
| 记唐代至五代人物成仙事迹传记。
|}

==== 志 (以专书为主) ====
{| class="wikitable" | style="align: left; margin: 0px" |
<!--{| border="1"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2"-->
! style="white-space:nowrap;"| 书名 || 朝代 || 作者 || 原卷数 || 今传本卷数 || 补充
|-
| 《[[大金集礼]]》
| 金代
| [[张暐]]
| 40卷
| 同左
| 《金史》中的各志的蓝本。
|-
| 《[[三国食货志]]》
| 民国
| [[陶元珍]]
| 不分卷
| 同左
| 三国经济考証之书。
|-
| 《[[三国新志]]》
| 民国
| [[刘公任]]
| 7卷
| 同左
| 分世系、政治、经济、学术、职官、军备、地理7卷。
|-
| 《[[三国地理志]]》
| 近代
| [[梁允麟]]
| 不分卷
| 同左
| 三国地理考証之书。
|-
| 《[[北齐地理志]]》
| 近代
| [[施和金]]
| 5卷
| 同左
| 北齐地理沿革考証之书。
|-
| 《[[北周地理志]]》
| 近代
| [[王仲荦]]
| 10卷
| 同左
| 北周地理沿革考証之书。
|-
| 《[[北周六典]]》
| 近代
| [[王仲荦]]
| 10卷
| 同左
| 北周职官沿革考証之书。
|-
| 《[[新补金史艺文志]]》
| 民国
| [[杨家骆]]
| 12卷,附总目1卷
| 同左
| 金朝经史子集书籍及石刻考証之书。
|-
| 《[[新清史地理志图集]]》
| 民国
| [[王恢]]
| 不分卷
| 同左
| 清代地理沿革考証之书。
|-
| 《[[新清史礼志]]》
| 民国
| [[国史馆]]清史组
| 12卷
| 同左
| 清代礼仪制度之书。
|-
| 《[[二十五史艺文经籍志考补萃编]]》
| 近代
| [[刘心明]]、[[王承略]]
| 27卷
| 同左
| 收录各正史《艺文志》及清代以后学人所补的各史《艺文志》共83种。
|}

==== 表 (以专书为主) ====
{| class="wikitable" | style="align: left; margin: 0px" |
<!--{| border="1"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2"-->
! style="white-space:nowrap;"| 书名 || 朝代 || 作者 || 原卷数 || 今传本卷数 || 补充
|-
| 《[[两汉太守刺史表]]》
| 民国
| [[严耕望]]
| 3卷
| 同左
| 记载两汉地方州级、郡级行政长官人事嬗递的年表。
|-
| 《[[历代方鎭年表]]》
| 民国
| [[吴廷夑]]
| 56卷
| 同左
| 分〈季汉方镇年表〉1卷、〈三国方镇年表〉1卷、〈晋方镇年表〉1卷、〈东晋方镇年表〉2卷、〈宋齐梁陈方镇年表〉4卷、〈后魏方镇年表〉2卷、〈东西魏北齐周隋方镇年表〉5卷、〈唐方镇年表〉8卷、〈五季方镇年表〉2卷、〈北宋方镇年表〉4卷、〈北宋经抚年表〉2卷、〈南宋制抚年表〉1卷、〈辽方镇年表〉1卷、〈金方镇年表〉1卷、〈元行省丞相平章政事年表〉1卷、〈明督抚年表〉10卷、〈清疆帅年表〉10卷。
|-
| 《[[五代十国方鎭年表]]》
| 近代
| [[朱玉龙]]
| 不分卷
| 同左
| 记载五代十国时期地方方镇长官人事嬗递的年表。
|-
| 《[[唐方镇年表]]》
| 民国
| [[吴廷夑]]
| 8卷
| 同左
| 记载唐代地方方镇长官人事嬗递的年表。
|-
| 《[[北宋经抚年表]]》
| 民国
| [[吴廷夑]]
| 5卷
| 同左
| 记载北宋时期地方路级行政长官人事嬗递的年表。
|-
| 《[[南宋制抚年表]]》
| 民国
| [[吴廷夑]]
| 2卷
| 同左
| 记载南宋时期地方路级行政长官人事嬗递的年表。
|-
| 《[[补辽史交聘表]]》
| 近代
| [[张亮采]]
| 5卷
| 同左
| 记载辽朝与中国的五代十国、宋朝及周边邻国高丽、西夏等国互相遣使通好往来的年表。
|-
| 《[[金史拾补五种]]》
| 近代
| [[陈述]]
| 12卷
| 同左
| 有〈金史氏族表〉6卷、〈女真汉姓考〉2卷、〈金赐姓表〉2卷、〈金史同姓名表〉1卷、〈金史异名表〉1卷。
|-
| 《[[明督抚年表]]》
| 民国
| [[吴廷夑]]
| 6卷
| 同左
| 记载明朝地方省级行政长官人事嬗递的年表。
|-
| 《[[明代职官年表]]》
| 近代
| [[张德信]]
| 不分卷
| 同左
| 记载明朝中央、地方官员人事嬗递的年表。
|-
| 《[[清代职官年表]]》
| 近代
| [[钱实甫]]
| 不分卷
| 同左
| 记载清朝中央、地方官员人事嬗递的年表。
|-
| 《[[国民政府职官年表]]》
| 民国
| [[张朋园]]、[[沉怀玉]]
| 不分卷
| 同左
| 记载民国南京国民政府时期中央、地方官员人事嬗递的年表。
|-
| 《[[民国职官年表]]》
| 近代
| [[万仁元]]、[[王玉文]]、[[孔庆泰]]
| 不分卷
| 同左
| 记载民国中央、地方官员人事嬗递的年表。
|-
| 《[[民国职官年表外编]]》
| 近代
| [[佟佳江]]
| 不分卷
| 同左
| 记载民国东北地区地方官员人事嬗递的年表。
|-
| 《[[历代史表]]》
| 清代
| [[万斯同]]
| 53卷
| 同左
|
|}

==== 地方志 ====
{| class="wikitable" | style="align: left; margin: 0px" |
<!--{| border="1"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2"-->
! style="white-space:nowrap;"| 书名 || 朝代 || 作者 || 原卷数 || 今传本卷数 || 补充
|-
| 《[[华阳国志]]》
| 东晋
| [[常璩]]
| 12卷
| 同左
| 记巴蜀事。起于古蜀杜宇,终于成汉。
|-
| 《[[陈留志]]》
| 东晋
| [[江敞]]
| 15卷
|
| 己佚。
|-
| 《[[闽书]]》
| 明代
| [[何乔远]]
| 150卷
| 同左
| 记福建事。
|-
| 《[[台湾通史]]》
| [[台湾日治时期|日治时代]]
| [[连横]]
| 36卷
| 同左
| 记台湾事。起隋大业元年(605年),终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small><br>有纪4卷,志24卷,列传8卷。
|}

=== 朝鲜 ===
{| class="wikitable" | style="align: left; margin: 0px" |
<!--{| border="1"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2"-->
! style="white-space:nowrap;"| 书名 || 朝代 || 作者 || 原卷数 || 今传本卷数 || 补充
|-
| 《[[三国史记]]》
| 王氏高丽
| [[金富轼]]
| 50卷
| 同左
| 记新罗、高句丽、百济三国事。
|-
| 《[[高丽史]]》
| 李氏朝鲜
| [[郑麟趾]]等
| 137卷
| 同左
| 有世家46卷,志39卷,表2卷,列传50卷,另有2卷目录。
|}

=== 日本 ===
{| class="wikitable" | style="align: left; margin: 0px" |
<!--{| border="1"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2"-->
! style="white-space:nowrap;"| 书名 || 时代 || 作者 || 原卷数 || 今传本卷数 || 补充
|-
| 《[[大日本史]]》
| 江户时代
| [[德川光圀]]
| 397卷
| 同左
| 本纪73卷,列传170卷,志126卷,表28卷,附目录5卷。
|-
| 《[[盈筐录]]》
| 江户时代
| [[小宫山昌秀]]
|
| 400卷
|
|-
| 《[[日本史记]]》
| 明治时代
| [[近藤瓶诚]]
|
|
|
|-
| 《[[续日本史]]》
| 明治时代
| [[一色重熙]]
|
|
|
|-
| 《[[大日本野史]]》
|
|
|
|
|
|-
| 《[[日本史记]]》
|
|
|
|
|
|-
| 《[[南山史]]》
|
| [[片山平三郎]]
|
| 30卷
|
|}

=== 越南 ===
{| class="wikitable" | style="align: left; margin: 0px" |
<!--{| border="1"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2"-->
! style="white-space:nowrap;"| 书名 || 时代 || 作者 || 原卷数 || 今传本卷数 || 补充
|-
| 《[[大越史记全书]]》
| [[后黎朝]]
| [[吴士连]]、[[范公著]]、[[黎僖]]
| 24卷
| 同左
|
|}

=== 琉球 ===
*《[[中山世谱]]》,[[尚弘才]]等撰,共13卷。
*《[[中山世鑑]]》,[[尚盛]]等撰,共5卷。

== 注释 ==
{{reflist}}

== 参考 ==
*金毓黻,《中国史学史》,文力印书馆
*杨家骆,《二十五史述要》,世界书局

== 参见 ==
* [[编年体]]
* [[纪事本末体]]

{{-}}
{{史书体例}}

[[Category:史书体裁]]
[[Category:纪传体| ]]
129,503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