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329
次編輯
變更
吲哚乙酸
,创建页面,内容为“'''吲哚乙酸'''就是植物生长素生长素有多方面的生理效应,这与其浓度有关。低浓度时可以促进生长,高浓度时则会抑制…”
'''吲哚乙酸'''就是植物生长素生长素有多方面的[[生理效应]],这与其浓度有关。低浓度时可以促进生长,高浓度时则会抑制生长,甚至使[[植物]][[死亡]],这种[[抑制作用]]与其能否诱导[[乙烯]]的形成有关。[[生长素]]的生理效应表现在两个层次上。在[[细胞]]水平上,生长素可刺激形成层细胞分裂;刺激枝的细胞伸长、抑制根细胞生长;促进木质部、韧皮部细胞分化,促进插条发根、调节愈伤组织的形态建成。在[[器官]]和整株水平上,生长素从[[幼苗]]到[[果实]]成熟都起作用。生长素控制幼苗中胚轴伸长的可逆性红光抑制;当吲哚乙酸转移至枝条下侧即产生枝条的向地性;当吲哚乙酸转移至枝条的背光侧即产生枝条的向光性;吲哚乙酸造成顶端优势;延缓叶片[[衰老]];施于叶片的生长素抑制脱落,而施于离层近轴端的生长素促进脱落;生长素促进开[[花]],诱导单性果实的发育,延迟果实成熟。
[[File:吲哚乙酸1.jpg|缩略图|吲哚乙酸[https://dss2.bdstatic.com/70cFvnSh_Q1YnxGkpoWK1HF6hhy/it/u=1299686711,1579921179&fm=26&gp=0.jpg 原图链接][https://dss2.bdstatic.com/70cFvnSh_Q1YnxGkpoWK1HF6hhy/it/u=1299686711,1579921179&fm=26&gp=0.jpg 图片来源百度网]]
==简介==
吲哚乙酸是植物生长素,即是一种能调节植物生长和发育的植物激素。因为植物都含有一些生长素,菜可以随便吃,就证明它没毒。无味,对人体无害。脱羧基后会有臭味,因为其变成了3—甲基吲哚,就成了偶们经常说的 粪臭素。
==功能与用途==
(1)促进生长。
(2)主要原理:能有效促进和调控作物的[[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达到高产、[[抗逆]](抗旱、抗寒、减轻病虫害、耐瘠薄等)的目的。
(3)主要产品:0.11%吲哚乙酸水剂。
==关键使用技术==
[[File:吲哚乙酸2.jpg|缩略图|吲哚乙酸[https://dss0.bdstatic.com/70cFvHSh_Q1YnxGkpoWK1HF6hhy/it/u=1717190962,3825066906&fm=26&gp=0.jpg 原图链接][https://dss0.bdstatic.com/70cFvHSh_Q1YnxGkpoWK1HF6hhy/it/u=1717190962,3825066906&fm=26&gp=0.jpg 图片来源百度网]]]
#施药时期:于玉米播种前拌种。
#施药剂量:1000千克种子用0.11%吲哚乙酸水剂10~15毫升。
#施药方法:按推荐剂量称量出拌种所需0.11%吲哚乙酸水剂,再按10千克种子用150~200毫升水的比例,称出所需水,将所称的药剂与水混合均匀,再将种子倒入并充分搅拌,使每粒种子都均匀地粘上药剂,拌好的种子放在阴凉处晾干后即可播种。
==注意事项==
#拌种要均匀,忌用金属工具和容器。
#在开启包装盒稀释后应尽快使用,最长不超过半年。
#拌种时,应戴[[橡胶]][[手套]]、[[口罩]]等,不能[[吸烟]]、[[饮水]]、[[进食]]等。
#用过的容器应妥善处理,不可随意丢弃。清洗器具的废水不能排入[[河流]]、[[池塘]]等水源。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避免接触本品。
==生化意义==
'''[[性能]]'''
在光和空气中易分解,不耐贮存。对[[人]]、[[畜]]安全。溶于热水、[[乙醇]]、[[丙酮]]、[[乙醚]]和[[乙酸乙酯]],微溶于水、[[苯]]、[[氯]]仿;在碱性溶液中稳定,使用纯品结晶配制时先溶于少量95%酒精,再加水溶解至适宜量。 <ref>[https://baike.baidu.com/reference/5298091/4c0c8by-4hAa9L4akWICclVo_doX9Tq6aXtKFaWTm50BBZ9h4sVhTbbGdYAuSl2NzpFR-mfwBQegaRleL62dc2Vz | 香港中学科学科目常用英汉辞汇 ,引用日期2017-05-25] </ref>
==生理作用的两重性==
较低浓度促进生长,较高浓度抑制生长。植物不同的器官对生长素最适浓度的要求是不同的。根的最适浓度约为10E-10mol/L,芽的最适浓度约为10E-8mol/L,茎的最浓度约为10E-5mol/L。在生产上常常用生长素的类似物(如萘乙酸、2,4-D等)来调节植物的生长如生产豆芽菜时就是用适宜茎生长的浓度来处理豆芽,结果根和芽都受到抑制,而下胚轴发育成的茎很发达。
植物茎生长的顶端优势是由植物对生长素的运输特点和生长素生理作用的两重性两个因素决定的,植物茎的顶芽是产生生长素最活跃的部位,但顶[[芽]]处产生的生长素浓度通过主动运输而不断地运到茎中,所以顶芽本身的生长素浓度是不高的,而在[[幼茎]]中的浓度则较高,最适宜于茎的生长,对芽却有抑制作用。越靠近顶芽的位置生长素浓度越高,对侧芽的抑制作用就越强,这就是许多高大植物的树形成[[宝塔]]形的原因。但也不是所有的植物都具有强烈的顶端优势,
有些灌木类植物顶芽发育了一段时间后就开始退化,甚至[[萎缩]],失去原有的顶端优势,所以灌木的树形是不成宝塔形的。由于高浓度的生长素具有抑制植物生长的作用,所以生产上也可用高浓度的生长素的类似物作[[除草剂]],特别是对[[双子叶]][[杂草]]很有效。
生长素类似物:如NAA、2,4-D。因为生长素在植物体内存在量很少,且不易保存。为了调控植物生长,通过[[化学合成]],人们发现了生长素类似物,它们具有和生长素类似的效果而且可以进行量产,现已广泛运用到[[农业]]生产中。 [[地球]]引力对生长素分布的影响: 茎的背地生长和根的向地生长是由地球的引力引起的,原因是地球引力导致生长素分布的不均匀,在茎的近地侧分布多,背地侧分布少。由于茎的生长素最适浓度很高,茎的近地侧生长素多了一些对其有促进作用,所以近地侧生长快于背地侧,保持茎的向上生长;对根而言,由于根的生长素最适浓度很低,近地侧多了一些反而对根细胞的生长具有抑制作用,所以近地侧生长就比背地侧生长慢,保持根的向地性生长。若没有引力,根就不一定往下长了。 在失重状态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根的向地生长和茎的背地生长是要有地球引力诱导的,是由于在地球引力的诱导下导致生长素分布不均匀造成的。在太空失重状态下,由于失去了重力作用,所以茎的生长也就失去了背地性,根也失去了向地生长的特性。但茎生长的顶端优势仍然是存在的,生长素的极性运输不受重力影响。
==注意事项==
(1) 吲哚乙酸易在植物体内分解,降低应有的促根效能,可在[[IAA溶液]]中加入[[儿茶酚]]、[[邻苯二酚]]、[[咖啡酸]]、[[槲皮酮]]等多元酚类,可以抑制植株体内吲哚乙酸氧化酶的活性,减少对其降解。
(2)吲哚乙酸用于促进生根时,应掌握浓度高浸蘸时间短,浓度低浸泡时间长。浓度的配制应根据植物种类而定。
(3)在配制溶液时,可先称取一定量粉末后,加水定容至一定浓度,稀释后使用。
刺激眼睛、呼吸系统和皮肤。<ref>[https://baike.baidu.com/reference/5298091/4c0c8by-4hAa9L4akWICclVo_doX9Tq6aXtKFaWTm50BBZ9h4sVhTbbGdYAuSl2NzpFR-mfwBQegaRleL62dc2Vz | .化学品数据库,引用日期2017-05-25] </ref>
==视频==
;{{#iDisplay:p0325a7xhz9 | 560 | 390 | qq }}
;{{#iDisplay:z0546i0j3r0 | 560 | 390 | qq }}
==参考文献==
{{Reflist}}
[[File:吲哚乙酸1.jpg|缩略图|吲哚乙酸[https://dss2.bdstatic.com/70cFvnSh_Q1YnxGkpoWK1HF6hhy/it/u=1299686711,1579921179&fm=26&gp=0.jpg 原图链接][https://dss2.bdstatic.com/70cFvnSh_Q1YnxGkpoWK1HF6hhy/it/u=1299686711,1579921179&fm=26&gp=0.jpg 图片来源百度网]]
==简介==
吲哚乙酸是植物生长素,即是一种能调节植物生长和发育的植物激素。因为植物都含有一些生长素,菜可以随便吃,就证明它没毒。无味,对人体无害。脱羧基后会有臭味,因为其变成了3—甲基吲哚,就成了偶们经常说的 粪臭素。
==功能与用途==
(1)促进生长。
(2)主要原理:能有效促进和调控作物的[[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达到高产、[[抗逆]](抗旱、抗寒、减轻病虫害、耐瘠薄等)的目的。
(3)主要产品:0.11%吲哚乙酸水剂。
==关键使用技术==
[[File:吲哚乙酸2.jpg|缩略图|吲哚乙酸[https://dss0.bdstatic.com/70cFvHSh_Q1YnxGkpoWK1HF6hhy/it/u=1717190962,3825066906&fm=26&gp=0.jpg 原图链接][https://dss0.bdstatic.com/70cFvHSh_Q1YnxGkpoWK1HF6hhy/it/u=1717190962,3825066906&fm=26&gp=0.jpg 图片来源百度网]]]
#施药时期:于玉米播种前拌种。
#施药剂量:1000千克种子用0.11%吲哚乙酸水剂10~15毫升。
#施药方法:按推荐剂量称量出拌种所需0.11%吲哚乙酸水剂,再按10千克种子用150~200毫升水的比例,称出所需水,将所称的药剂与水混合均匀,再将种子倒入并充分搅拌,使每粒种子都均匀地粘上药剂,拌好的种子放在阴凉处晾干后即可播种。
==注意事项==
#拌种要均匀,忌用金属工具和容器。
#在开启包装盒稀释后应尽快使用,最长不超过半年。
#拌种时,应戴[[橡胶]][[手套]]、[[口罩]]等,不能[[吸烟]]、[[饮水]]、[[进食]]等。
#用过的容器应妥善处理,不可随意丢弃。清洗器具的废水不能排入[[河流]]、[[池塘]]等水源。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避免接触本品。
==生化意义==
'''[[性能]]'''
在光和空气中易分解,不耐贮存。对[[人]]、[[畜]]安全。溶于热水、[[乙醇]]、[[丙酮]]、[[乙醚]]和[[乙酸乙酯]],微溶于水、[[苯]]、[[氯]]仿;在碱性溶液中稳定,使用纯品结晶配制时先溶于少量95%酒精,再加水溶解至适宜量。 <ref>[https://baike.baidu.com/reference/5298091/4c0c8by-4hAa9L4akWICclVo_doX9Tq6aXtKFaWTm50BBZ9h4sVhTbbGdYAuSl2NzpFR-mfwBQegaRleL62dc2Vz | 香港中学科学科目常用英汉辞汇 ,引用日期2017-05-25] </ref>
==生理作用的两重性==
较低浓度促进生长,较高浓度抑制生长。植物不同的器官对生长素最适浓度的要求是不同的。根的最适浓度约为10E-10mol/L,芽的最适浓度约为10E-8mol/L,茎的最浓度约为10E-5mol/L。在生产上常常用生长素的类似物(如萘乙酸、2,4-D等)来调节植物的生长如生产豆芽菜时就是用适宜茎生长的浓度来处理豆芽,结果根和芽都受到抑制,而下胚轴发育成的茎很发达。
植物茎生长的顶端优势是由植物对生长素的运输特点和生长素生理作用的两重性两个因素决定的,植物茎的顶芽是产生生长素最活跃的部位,但顶[[芽]]处产生的生长素浓度通过主动运输而不断地运到茎中,所以顶芽本身的生长素浓度是不高的,而在[[幼茎]]中的浓度则较高,最适宜于茎的生长,对芽却有抑制作用。越靠近顶芽的位置生长素浓度越高,对侧芽的抑制作用就越强,这就是许多高大植物的树形成[[宝塔]]形的原因。但也不是所有的植物都具有强烈的顶端优势,
有些灌木类植物顶芽发育了一段时间后就开始退化,甚至[[萎缩]],失去原有的顶端优势,所以灌木的树形是不成宝塔形的。由于高浓度的生长素具有抑制植物生长的作用,所以生产上也可用高浓度的生长素的类似物作[[除草剂]],特别是对[[双子叶]][[杂草]]很有效。
生长素类似物:如NAA、2,4-D。因为生长素在植物体内存在量很少,且不易保存。为了调控植物生长,通过[[化学合成]],人们发现了生长素类似物,它们具有和生长素类似的效果而且可以进行量产,现已广泛运用到[[农业]]生产中。 [[地球]]引力对生长素分布的影响: 茎的背地生长和根的向地生长是由地球的引力引起的,原因是地球引力导致生长素分布的不均匀,在茎的近地侧分布多,背地侧分布少。由于茎的生长素最适浓度很高,茎的近地侧生长素多了一些对其有促进作用,所以近地侧生长快于背地侧,保持茎的向上生长;对根而言,由于根的生长素最适浓度很低,近地侧多了一些反而对根细胞的生长具有抑制作用,所以近地侧生长就比背地侧生长慢,保持根的向地性生长。若没有引力,根就不一定往下长了。 在失重状态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根的向地生长和茎的背地生长是要有地球引力诱导的,是由于在地球引力的诱导下导致生长素分布不均匀造成的。在太空失重状态下,由于失去了重力作用,所以茎的生长也就失去了背地性,根也失去了向地生长的特性。但茎生长的顶端优势仍然是存在的,生长素的极性运输不受重力影响。
==注意事项==
(1) 吲哚乙酸易在植物体内分解,降低应有的促根效能,可在[[IAA溶液]]中加入[[儿茶酚]]、[[邻苯二酚]]、[[咖啡酸]]、[[槲皮酮]]等多元酚类,可以抑制植株体内吲哚乙酸氧化酶的活性,减少对其降解。
(2)吲哚乙酸用于促进生根时,应掌握浓度高浸蘸时间短,浓度低浸泡时间长。浓度的配制应根据植物种类而定。
(3)在配制溶液时,可先称取一定量粉末后,加水定容至一定浓度,稀释后使用。
刺激眼睛、呼吸系统和皮肤。<ref>[https://baike.baidu.com/reference/5298091/4c0c8by-4hAa9L4akWICclVo_doX9Tq6aXtKFaWTm50BBZ9h4sVhTbbGdYAuSl2NzpFR-mfwBQegaRleL62dc2Vz | .化学品数据库,引用日期2017-05-25] </ref>
==视频==
;{{#iDisplay:p0325a7xhz9 | 560 | 390 | qq }}
;{{#iDisplay:z0546i0j3r0 | 560 | 390 | qq }}
==参考文献==
{{Refli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