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蔡国故城

增加 92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 蔡国故城 ''' 是中国 [[ 周朝 ]] 时期诸侯国蔡国的国都遗址,位于 [[ 河南省 ]] 上蔡县。1996年被列入 [[ 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蔡国故城总面积为68平方千米, [[ 城墙 ]] 由夯土筑成,蔡国在此建都约500年。
==蔡国由来==
蔡国始建于公元前十一世纪。公元前1046年, [[ 周武王 ]] 姬发灭商,建立 [[ 西周 ]] ,遂封其弟叔度于蔡,建立蔡国,蔡叔度遂在芦岗东侧建都,修筑都城,未竣而殁。周成王三年,其子姬胡继续修建而成。春秋时蔡灵侯十二年(前531年)楚灵王诱杀蔡灵侯,蔡第一次被灭,楚公子弃疾任蔡公。前530年,弃疾即位,即楚平王,蔡平侯庐复国,旋迁都于吕,称新蔡,后蔡昭侯又从新蔡迁于州来,称下蔡,因此蔡国的故都称上蔡。蔡国都上蔡五百余年。
==故城形制==
蔡国故城,整座城池呈长方形,南北略长,东西稍短,周长10490米,高4—11米,宽15—25米,城门最宽处有百米以上。面积8.86平方公里,东西略短,南北稍长。据清 [[ 康熙 ]] 年间撰修的《上蔡县志》记载:“蔡国故城:址高一二丈,周围二十余里,其形如山……”。故城有城门,南面三座、东西北各两座,共九座城门,有瓮城、门卫房,内有宫殿区、作坊区和居住区,外有 [[ 护城河 ]] 、蔡侯墓及 [[ 贵族 ]] 墓葬区等。西、南城墙现保存较为完好,城墙为黄粘土夯筑而成,小夯窝圆底,每层厚8—14厘米。城墙内部明显分为上下三个层次,就是修复加高所致。故城西垣高台之上有蔡侯望河楼,北垣有烽火台。
古蔡国的 [[ 手工业 ]] 作坊区分布于故城内外,其中制骨作坊区在宫殿区东北。在制骨作坊区曾出土过 [[ ]] [[ ]] [[ ]] [[ ]] [[ 骨器 ]] 。陶窑遗址在故城内南部,里面布满了红烧土和春秋时期的 [[ 陶片 ]] 。城内还发现 [[ 铸铜 ]] 作坊遗址两处,出土了炼炉和铜渣。 ==参考文献==
46,162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