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8,550
次編輯
變更
王湾遗址
,無編輯摘要
==概貌==
位于洛阳市西郊王湾村北涧河南岸的台地上, [[ 面积 ]] 约8000平方米。1958年夏,由 [[ 中国科学院 ]] 考古研究所洛阳工作队调查小组发现。此后, [[ 北京大学 ]] 历史系考古专业曾进一步复查。1959年秋、1960春,两次对王湾遗址进行发掘,揭露面积3625平方米。发现有新石器时代的房基9座,灰坑、窑穴179个, [[ 陶 窑1 窑]]1 座,墓葬119座。
王湾遗址最重要的发现为新石器时代文化层,厚达3米左右,划分为三个阶段,即王湾一期文化、王湾二期文化和王湾三期文化。经研究认为,王湾一期文化属仰韶文化,王湾三期文化属河南龙山文化,而王湾二期 [[ 文化 ]] 介于两者之间,具有中间过渡性质和特征。
==文化分期==
王湾一期文化发现居住房基7座,可分大、中、小三种,全为地上 [[ 建筑 ]] ,且均被后期墓葬或灰坑破坏。居住面的结构可分为两类,一为草伴泥的红烧土,表面坚硬龟裂;一为石灰质物质做成,坚硬而光滑。墙基结构多为挖槽建造,内填碎红烧土,墙基内外都有柱洞。共发现灰坑8个,形状有锅底形、直筒形和袋形三种,一般口径2—3.5米,深2—2.5米左右,坑内多发现生活用具及兽骨。此层出土的遗物生产工具中 [[ 农业 ]] 工具有: [[ 石斧 ]] 、 [[ 石刀 ]] 、 [[ 陶刀 ]] 、 [[ 石铲 ]] 、石磨棒;加工工具有: [[ 石凿 ]] 、 [[ 砍伐器 ]] 、盘状器;狩猎工具有: [[ 骨镞 ]] 、 [[ 石镞 ]] 、石、陶弹丸; [[ 纺织 ]] 工具有:石纺轮。生活用具中炊具有: [[ 夹沙罐 ]] 、 [[ 灶 ]] 、 [[ 釜 ]] 、 [[ 鼎 ]] 、 [[ 甑 ]] ;盛具有:卷沿盆、大口罐;食器有: [[ 钵 ]] 、 [[ 碗 ]] 、器盖、小口平底器;饮器有:小口尖底瓶、 [[ 小杯 ]] 。 [[ 陶器 ]] 以泥质 [[ 红陶 ]] 为主,其次为夹砂灰褐陶。纹饰有线纹、弦纹、附加堆纹及彩绘等。 [[ 彩绘 ]][[ 图案 ]] 以弧线三角与圆点联合组成的纹样为主。另外还发现其它生活用具有 [[ 骨针 ]] 、骨匕、骨锥,装饰品有绿松石、 [[ 陶坠 ]] 、 [[ 陶环 ]] 、陶球。还发现有兽骨,可以识别的有 [[ 猪 ]] 、 [[ 羊 ]] 、 [[ 鹿 ]] 等几种。鹿、羊骨较少,可能是当时的狩猎品。
王湾二期文化发现有残破的居住区和柱洞,共发现灰坑85个,有袋形、直筒形、锅底形和不规则形四种。出土遗物除沿用第一期工具外,还出现了穿孔石铲、 [[ 石镰 ]] 、蚌刀、蚌铲等。出土陶器以夹沙 [[ 灰陶 ]] 最多,泥质黑灰陶逐渐增加, [[ 红色 ]] 陶最少。泥质陶胎变深,新出现的蛋壳陶,胎厚仅0.1厘米。本期花纹由简变繁,除沿用第一期的纹饰外,又出现了新的纹饰,如X形、S形、 [[ 眼睛 ]] 纹、波纹、疏松网状纹及蓝纹、方格纹等彩陶纹饰。主要器形有鼎、 [[ 甑 ]] 、 [[ 罐 ]] 、双腹盆、单耳杯、小口平底罐、瓮、碗、 [[ 豆 ]] 、 [[ 盘 ]] 等。另外,还发现墓葬39座,包括长方形浅坑墓和6个瓮棺葬。
王湾三期文化遗存,发现灰坑78个,绝大部分为袋形坑。此层发现的生产工具以石器为主,但比之第二期不论在数量、器形和制作技术方面都有一个飞跃。最突出的工具是有肩石铲、穿孔石刀、三棱镞等。此层陶器尽管仍保留着第二期文化的某些因素,但已显出巨大的质变。陶器中以泥质和加砂灰黑陶为主,不见红陶。纹饰以拍印方格纹、竖蓝纹为主。陶器器型除一部分沿用第二期外,又出现新的器型,如带领瓮、夹沙小瓮、鬲、 [[ 鬶 ]] 、盉和 [[ 镂空器 ]] 座等。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