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刘山永

增加 12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在中国古代医药史上,流传着[[李时珍]]父子为撰[[《本草纲目》]]耗费心血二十余年的一段佳话,而巧合的是,在当代,又有刘山永和他的父亲,历经二十余年艰辛,一段令人称道的美谈。<ref>[http://www.china-my.com.cn/Article1/ZYK/ZYK/ZYKZZYS/2012/04/10/16134724064.html 刘山永],明医推荐网</ref>
从1954年起随父学医,后又师从著名中医学家[[任应秋]]教授和国医大师[[程莘农]] [[ 教授 ]]
1964年起开始临床治疗。
上初中时,右腿又不幸患了结核性寒性脓疡,体质日渐虚弱,几乎病到了奄奄一息的地步。是父亲设法从成都买来了几盒中成药丸,把他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他服用了几天丸药后,出现了明显疗效,这切身体验的中医药的神奇疗效,让少年刘山永立定了一个志向:学习祖国博大精深的中医药学,将来也为病人解除痛苦。从此,他在父亲的指导下,开始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阅读中医著作。
1956年,父亲[[刘衡如]]奉调进京,后来,刘山永也来到 [[ 北京 ]] ,一面随父亲继续研究中医经典,一面拜著名中医学家学习临床诊治。渐渐地,他也尝试着为街坊邻里诊病开方,效果十分显著,以至他住的小院,每天引来许多患者前来就诊。
1974年后,他成了正式的“坐堂大夫”。于此期间,他那在国务院参事室和中央文史馆任职的父亲刘衡如,则应人民卫生出版社之邀,陆续校勘整理了中医典籍达四十多部。<ref>[http://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KJIC199811077.htm 中华医典史上的丰碑——刘衡如父子勘成今版《本草纲目》],知网空间</ref>
这部《本草纲目》新校注本共参考了经史子集文献三百八十七种,全部校注达一万六千余条,约一百余万字。这部新校注本,将李时珍引述文献中的一些讹误予以核校订正,还根据现代试验资料对某些药物得出的毒性结论,给予原著原文标注补充,对原著中某些药物功效和主治记载不确者,参照现代文献提出新的注释。这部著作一出版,即引起学术界的高度关注和赞誉,称这部书是自《本草纲目》初版问世四百年来,文字最准确、校注最严密、考证最详细的一部医著,是迄今为止《本草纲目》研究成果的一次大整理、大浓缩,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
1999年6月,这部《 [[ 本草纲目 ]] 》新校注本,荣获“全国科技图书暨科技进步二等奖”;同年十月,又荣获国家颁发的“国家图书奖提名奖”。
“终于完成了父亲的遗愿,心里感到无限宽慰。”刘山永感慨万端地说。<ref>[http://www.people.com.cn/GB/paper39/3047/408610.html 子承父业注《本草》中华医典竖丰碑],新浪网,2001年03月28日</ref>
98,480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