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

增加 89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 ''' ,为中国科学院下属研究机构。成立于1956年,位于 [[ 北京市 ]] 海淀区,是以控制 [[ 科学 ]] 、模式识别、 [[ 分子 ]] 影像等研究为主的国家科研机构。
==建立背景==
1956年1月, [[ 中共中央 ]] 在北京召开知识分子问题会议。1月14日, [[ 周恩来 ]] 总理代表中共中央作了《关于知识分子问题的报告》。该报告对1949年以后的知识分子在政治上的进步作了明确的估计, 指出 “他们中间的绝大多数 …… 已经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报告用了四分之一篇幅讲科学工作,提出“现代科学技术正在一日千里地突飞猛进”,“使人类面临着一个新的科学技术和工业革命的前夕”。报告明确提出“赶超世界先进水平”和“向现代科学进军”的号召,同时提出“制定一九五六到一九六七年科学发展远景计划”的任务。
1月31日,在周总理的领导下,由当时中共中央主管科学工作的陈毅、 [[ 国务院 ]] 副总理兼国家计委主任李富春具体领导,召开了包括中央各部门、各有关高等学校和中国科学院的科学技术工作人员大会,动员制定十二年科学发展远景规划。来自全国23个单位的787名科技人员提出了发展远景规划的初步内容,体现出全国“重点发展,迎头赶上”的方针。在规划制定过程中,深切感到某些新技术是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关键。为了更快地发展这些新学科,使其在短时间内接近国际水平,把 [[ 计算技术 ]] 、自动化、 [[ 电子学 ]] [[ 半导体 ]] 这四个学科的研究和发展列为“四大紧急措施”,经周总理同意,确定由中国科学院负责采取紧急措施,尽快筹建相应的四个学科研究机构。
8月18日,当时任中国科学院党组书记张劲夫签发“(56)党组张发字第44号”文,上报 [[ 陈毅 ]] 同志并转中央的关于“中国科学院请批准筹建计算技术、电子学、自动化及远距离操纵等三个研究所和筹备委员会名单”。文中建议由下列人员组成自动化及远距离操纵研究所筹委会。
8月25日,陈毅同志在 [[ 中国科学院 ]] 上报的“(56)党组张发字第44号”文上正式批示:“同意办,报总理及中央。”
==重获新生==
1970年1月,中国科学院决定,在原自动化所从事民用自动控制的两个研究室(一个以研制控制计算机为主的研究室,一个以随动系统研究为主的研究室)和一部分控制和理论研究为主的科研人员,共141人的基础上重新组建自动化研究所,以民用自动控制和 [[ 信息 ]] 处理的理论和技术为主要研究方向。
1月31日,由于原中国科学院自动化所已于1968年2月29日正式划归 [[ 国防科委第五研究院 ]] 建制,中国科学院决定重建中国科学院自动化所。
2月17日, [[ 中科院 ]] 发文正式成立“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筹备组”,即日起正式启用印章。
1999年5月28日,中国科学院正式下达《关于自动化研究所知识创新工程试点方案的批文》,自动化所成为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首批进入试点的研究所之一。
2002年,9月10日, [[ 自动化 ]] 大厦竣工并投入使用。
2011年底,自动化所进入中国科学院“ [[ 创新2020 ]] 工程”。 ==参考文献 ==
112,670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