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medical}}

[[File:宝宝图片A-A.jpg|260px|缩略图|右|宝宝图片
[https://www.kepuchina.cn/health/disease/202006/W020200605372097455135.jpg 原圖鏈結]]]

<p style="text-indent:2em;">6月5日就是芒种节气了,这意味着夏季进入了第二个月——初夏已过,迎来了仲夏的第一天。自古芒种勤耕。早在古代人们就发现芒种时节气温显著升高,雨量充沛,空气湿度大,天地间的阳气达到全年最旺盛的时期,非常适合种植谷类。

<p style="text-indent:2em;">中医儿科一向讲究,养育孩子要顺应天地之变化,顺时而养。芒种时期,宝宝也像作物种苗一样,新陈代谢旺盛,生长发育迅猛。此时,正是顾护宝宝阳气、增强抵抗力的关键时期。可以说,芒种前后,是一年中宝贵的、调养宝宝的最好时期。但现实是宝宝到了夏天,出汗多,阳气生发扩散,本身就稚嫩不足的阳气,更容易显得虚弱。该如何调和,才能给宝宝打下一个好的体质基础,降低秋冬频繁生病的风险呢?

==芒种要给宝宝祛祛梅雨季的“湿”==

<p style="text-indent:2em;">芒种前后进入梅雨季节,湿热越来越重,“湿邪重浊易伤脾胃”,而脾正是宝宝抵抗力的本源。给身体祛湿非常重要,怎么判断宝宝是否湿气重呢?<ref>https://www.kepuchina.cn/health/disease/202006/t20200605_1622106.shtml科普中国-乐享健康</ref>

<p style="text-indent:2em;">看起床气。脾主肌肉、四肢,湿邪盛的宝宝会四肢乏力,身体沉沉的很没有精神,如同被一个闷闷的“金钟罩”罩住,在刚起床时尤其明显。宝宝早上起床气比平时重得多,打不起精神,家长要特别留心,观察宝宝的其他表现,如大便和舌苔,看看有没有湿气过重的表现。

<p style="text-indent:2em;">看大便。湿邪的一大特点就是湿性黏滞,直接表现为排泄物和分泌物涩滞不畅。湿气重的宝宝容易便溏,大便是湿乎乎黏腻腻的,经常黏在便池上,不容易冲洗掉。这属于很典型的湿邪入侵。

<p style="text-indent:2em;">看舌苔。舌相对孩子脾胃的情况反应最为敏感。体内有湿气会影响脾胃运化,导致宝宝舌苔厚腻,甚至有厚厚的一层黄色;或舌体胖大,有齿痕印,舌体边缘有牙齿压迫的痕迹——这都说明宝宝体内的湿气已经很重了。

<p style="text-indent:2em;">'''祛湿有方:喝汤少放肉,活动+泡脚'''

===饮用祛湿汤===

<p style="text-indent:2em;">食疗祛湿是又安全又有效的方法。体内有湿的宝宝,还可以继续喝我们经典的健脾祛湿汤:

===健脾祛湿汤===

<p style="text-indent:2em;">'''材料:'''土茯苓15g,白术10g,五指毛桃15g,芡实10g。

<p style="text-indent:2em;">'''做法:'''材料下锅,加约2碗水,文火煲至1碗即可,分次服用。每周1~2次。

<p style="text-indent:2em;">'''功效:'''平补、健脾、祛湿。

<p style="text-indent:2em;">'''适用年龄:'''3岁以上消化好、无病痛的宝宝服用。可以加少量瘦肉煲汤,也可以直接煲水喝。

<p style="text-indent:2em;">仲夏来临,宝宝的脾胃功能可能越来越弱。芒种前后给宝宝煲汤祛湿,不宜放过多肉类或骨头,用素汤、糖水会更好。

==舒缓运动,适量排汗==

<p style="text-indent:2em;">芒种期间,要让宝宝、尤其是平时懒得动的宝宝积极动起来。这个“动”,我们说的是舒缓的运动。带宝宝散步、骑自行车是不错的选择。注意夏天运动容易过度流汗,反伤阳气。尤其在芒种时节,雨后天气闷热潮湿,宝宝稍微一动就满头大汗,造成阳随汗泻,身体虚。可以引导宝宝做点家务,参与不过度劳累的活动,不建议选择跑步、跳绳等会让人大汗淋漓的活动。

===泡泡脚===

<p style="text-indent:2em;">老人常说:“富人吃补药,穷人泡泡脚。”时不时给宝宝用40℃的温水泡脚5~10分钟,可以让宝宝的身体微微发热出汗(注意不是大汗淋漓),促进血液循环。此时毛孔微微张开,湿气便能随之排出体外,有驱寒的功效。温热的水可以刺激宝宝脚底的穴位,增强五脏六腑的机能。体质偏虚寒的宝宝多泡泡脚,还能暖身体、睡得香。注意1岁以下宝宝不宜泡脚。

<p style="text-indent:2em;">'''许教授小贴士'''

===日常泡脚,水里可以加点什么?===

<p style="text-indent:2em;">如果宝宝吹了空调着凉了,当晚就可以赶紧用艾叶、紫苏泡脚排寒。身体健康没病痛的宝宝,日常泡脚只用温水就足够了,不必加东西。艾叶、紫苏都偏温性,如果经常用,家长比较难把控好尺度,过温易“上火”。家长要注意的是,如果用中药药汁泡脚,与吃药、打针一样,属于治疗疾病的方法。尤其儿童皮肤的吸收能力强,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对证浸浴。健康宝宝没必要泡中药。

===芒种要给宝宝温补阳气 食补重要睡补更重要===

<p style="text-indent:2em;">和给宝宝消食导滞一样,祛湿必然会损耗一定的阳气。而且孩子本身是“虚寒之体”,阳气很弱、不稳固。所以,芒种后给宝宝祛湿的同时,还要温阳。夏天给宝宝温阳、养阳、补阳,一定要注意是“清补、平补”。我们经常说“扶阳”,指的是稍微给点帮扶,让宝宝身体里的阳气流通起来,就能调动身体机能,萌发阳气。不是指大补大益,揠苗助长。

===有湿气时:适合睡补养阳===

<p style="text-indent:2em;">前面说的泡脚、外出散步时晒太阳,其实就是温阳驱寒的好方法。宝宝体内有湿气时,补阳会比较困难。食补不如睡补,此时可以用睡眠养阳。具体的做法,就是睡好子午觉。让宝宝在子时(23:00~01:00)和午时(11:00~13:00)进入深度睡眠,是很多家长容易忽视的养阳滋阴小秘技。宝宝这段时间的睡眠,应尽量这样安排:<ref> 资料来源:许尤佳育儿堂微信公众号 </ref>

<p style="text-indent:2em;">'''午觉11:00~13:00:午睡1~2小时,不宜过长,容易导致宝宝晚上入睡难。'''

<p style="text-indent:2em;">晚觉21:00~07:00:夏季白天长,平时晚9点上床睡觉的宝宝,可以稍微延后半小时,但也不可太晚,尽量在晚上10点前入睡。

===消化好时:适合食补补阳===

<p style="text-indent:2em;">夏天补阳气,不能像冬天那样大口吃羊肉。我们在之前也介绍过很多清补、平补、小补的方法。最简单的,是在炒菜时放少量味辛的葱姜蒜提味,带动体内的阳气活跃起来。荔枝等偏温性水果,少吃几颗不过量,也能起到小补阳气的作用。此外,积食也会损伤阳气。前两天我们介绍的小面汤,正好可以有效帮宝宝减负,让水谷精微运化轻盈顺达,阳气运转通畅。

===芒种时节健脾吃点什么好?===

<p style="text-indent:2em;">除了祛湿、温阳,仲夏期间容易暑湿伤脾,健脾也是很重要的。宝宝要养好脾,首要在于保证日常消化的良好,不给脾胃过多的负担,预防积食,及时消食导滞。这都是我们日常讲得最多的道理,却是最有效果的。家长一定要做好两点:

<p style="text-indent:2em;">'''① 控制饮食。'''家长随时观察,一旦宝宝过饱,就要及时控制食量,少量多餐;一有积食,可以选择素食+三星汤1~3天。<ref>  本文由广东省中医院儿科主任许尤佳进行科学性把关。 </ref>

<p style="text-indent:2em;">'''② 忌食寒凉。'''宝宝夏天不要喝凉茶、冷饮,少吃冰淇淋。夏季的瓜果蔬菜大多偏寒凉,家长要注意,偶尔给宝宝食用解暑,不要天天吃。平时的食材选择以平性为主。近期在日常饮食中,可适当增加补脾益气的食材,如红枣、薏米、扁豆、小米、山药、白术、太子参等。

===宝宝消化好、无病痛时,推荐一碗健脾汤:===

===白术陈皮汤===

<p style="text-indent:2em;">'''材料:'''白术15g,陈皮1g,山药10g,太子参5g,谷芽5g。

<p style="text-indent:2em;">'''做法:'''材料下锅,加约2碗水,大火烧开后转文火煲至1碗即可服用。1周1~2次。

===功效:健脾养胃。===

<p style="text-indent:2em;">'''适用年龄:'''3岁以上宝宝消化好、无病痛时服用。

<p style="text-indent:2em;">'''呵护脾胃消化,是一年四季的课题,家长需要系统学习和掌握相关方法。'''

  
==視頻==
<center>
{{#iDisplay:i05107i8cp9|600|400|qq}}
</center>
==参考文献==
{{reflist}}
[[Category:410 醫藥總論]]




 
1,033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