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
次編輯
變更
孙眉
,创建页面,内容为“'''孙眉''' (孙中山胞兄) '''孙眉'''(1854—1915),字德彰,号寿屏,广东香山县(今中山市)翠亨村人,孙中山胞兄。孙中…”
'''孙眉''' (孙中山胞兄)
'''孙眉'''(1854—1915),字德彰,号寿屏,广东香山县(今中山市)翠亨村人,孙中山胞兄。孙中山倡导革命大业,得到孙眉物质、精神的支持和鼓励,对他的革命生涯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后又参加革命,奔走广州湾(今广东湛江旧称)香港两地,进行反清活动。
人物关系
中文名 '''孙眉''' 民 族 汉族 出生地 广东香山县(今中山市)翠亨村人 出生日期 1854 逝世日期 1915 职 业 商人、政治家 主要成就 支持和鼓励孙中山倡导革命大业 字 德彰 号 寿屏 终年岁数 61岁 胞 弟 孙中山。
'''孙眉'''生平经历编辑
早年经商,资助孙中山读书
幼年家境贫苦。1871年出国赴檀香山做工,后来在茂宜岛垦荒,经营农牧业
兼营商业,数年之后,成为当地首富,被称为“茂宜岛王”。1878年寄信回国请其母偕12岁小弟孙文(孙中山)到檀香山协助其商店业务。孙中山志在读书,不愿为商,孙眉欣然送其入学读书。1883年7月、1885年4月孙中山两次回国在香港、广州读书。孙眉虽对其弟不愿来檀协同营商不满,但重兄弟之情,仍不断汇款资助其生活和求学费用。
加入兴中会,资助革命
1894年10月,孙中山在檀香山准备创办兴中会,向孙眉说明创立意图,眉赞曰“志大言大”,首先赞成并捐款赞助。同年11月成立兴中会,'''孙眉'''是最早的会员之一。他积极宣传革命,游说组织亲朋戚友华侨二三十人参加兴中会,并捐资支持革命。1895年广州起义急需经费,孙眉则以平贱价钱出售牲畜,以捐充军饷。1904年孙中山在檀香山发行债券,孙眉将千多头牲畜变卖认购债券。孙中山奔走革命旅费之需,孙眉曾将珍藏的“龙涎香”赠给变买作旅费。
广州起义失败后,鼓励孙中山继续革命
1895年秋,广州第一次起义失败,孙中山亡命日本转往檀香山。孙
眉对孙中山说:“这不算一回事,还应该干下去!”1903年孙中山由日本到檀香山,杨太夫人劝他说:“革命的目的在救人,行医目的也在救人,何必东奔西跑。”孙眉闻知答曰:“行医只能救少数人,革命则能救多数人,吾弟奔走革命多年,应始终一贯,岂可轻易变更,前功尽弃!”孙中山倡导革命大业,得到孙眉物质、精神的支持和鼓励,对他的革命生涯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倾家支持革命,回到香港居住
1907年孙眉因倾家支持革命,将在檀香山数十年经营的事业全部结束,与母亲杨太夫人等举家回到香港九龙居住。
奔走湛江香港两地,进行反清活动
1908年孙中山领导的反清革命,因经费筹措不足,开展极其艰难,策划的西南边疆起义在即,孙中山心急如焚。当时,孙眉已由富豪变为赤贫,毫无怨言,反清斗志,坚定不移。为推动革命进程,他毅然接受孙中山委派,秘密潜入湛江(前身广州湾),投身反清斗争行列。1908年至1911年四年间,孙眉奔走湛江香港两地,进行反清活动。1909年冬筹备广州新军起义失败,从穗回到香港,在九龙联络会党。1910年9月被香港政府驱逐出境,赴槟城参加会议。1911年移居广州湾(今广东湛江旧称)任同盟会南方支部副部长,响应武昌起义,组织民军收复雷州半岛各地。孙眉在湛期间,建立广州湾同盟会机关,培养会员骨干,建立基层分会。通过党人筹集了大量经费,及时支援防城、钦廉、上思等地起义。辛亥革命爆发,他迅速组织南路各地起义,光复高雷地区,为民国建立,作出杰出贡献。
孙眉潜入湛江后,化名“黄镇东”,人称“黄大哥”,与老友杨德初一起以经商为掩护,进行反清活动。经友人介绍认识了倾向共和思想的赤坎商人杨益三,住在其大通街荣兴号商铺,后亲自发展杨为同盟会员,并成为广州湾同盟会机关领导人之一,负责筹款支持西南边疆起义。孙眉在三泰利号设通讯处,以赤坎为落脚点,重点活动在吴川、化州、高州一带。代表孙中山审批发展同盟会组织,签发委任状,高雷各县先后都成立了同盟分会,并配备了领导成员。孙眉曾四次深入吴川梅菉、泗岸等地,吸收同盟会员,传播革命火种,使吴川成为同盟会在南路一个重要据点,1911年4月27日(农历三月廿九日)在广州武装起义时牺牲的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中就有吴川籍志士庞雄芳名。辛亥革命爆发,孙眉立即发动同盟会员组织军民起义光复雷州半岛,同年11月底,吴川、廉江等高州六属、徐闻、海康、遂溪雷州三属全部起成功,建立共和政权,'''孙眉'''于1911年底悄然离湛回到广州。
孙中山因材委任,孙眉不贪仕图
辛亥革命后,民国政府成立,孙中山任临时大总统。当时广东有人提议他为粤都督,孙中山即电广东各团体及各报社,说:“家兄质直过人,而素不娴政治。粤督任重,才浅肆应,绝非所宜;安置民军,办理实业,家兄当能为之。”表示不赞成此举。又致电孙眉:“粤中有人议举兄为都督,弟以政治非兄所熟习,未登舞台则众人属望,稍有失策,怨亦随生。为大局计,兄宜专就所长,专任一事,如安置民军,办理实业之类,而不必就此大任。”眉欣然接受。
病逝澳门,政府厚葬纪念
1913年秋''',孙眉'''移居澳门。1915年2月病逝澳门。1935年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议决拨国币一万元,将其骸骨从澳门迁葬于翠亨村犁头尖山麓的总理故乡纪念中学后左侧山地,由其侄孙科立碑,以表彰其对革命的功绩。1934年建设纪念中学时,四座校舍其中之一座被命名为“寿屏堂”以作对他的纪念。
'''孙眉'''(1854—1915),字德彰,号寿屏,广东香山县(今中山市)翠亨村人,孙中山胞兄。孙中山倡导革命大业,得到孙眉物质、精神的支持和鼓励,对他的革命生涯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后又参加革命,奔走广州湾(今广东湛江旧称)香港两地,进行反清活动。
人物关系
中文名 '''孙眉''' 民 族 汉族 出生地 广东香山县(今中山市)翠亨村人 出生日期 1854 逝世日期 1915 职 业 商人、政治家 主要成就 支持和鼓励孙中山倡导革命大业 字 德彰 号 寿屏 终年岁数 61岁 胞 弟 孙中山。
'''孙眉'''生平经历编辑
早年经商,资助孙中山读书
幼年家境贫苦。1871年出国赴檀香山做工,后来在茂宜岛垦荒,经营农牧业
兼营商业,数年之后,成为当地首富,被称为“茂宜岛王”。1878年寄信回国请其母偕12岁小弟孙文(孙中山)到檀香山协助其商店业务。孙中山志在读书,不愿为商,孙眉欣然送其入学读书。1883年7月、1885年4月孙中山两次回国在香港、广州读书。孙眉虽对其弟不愿来檀协同营商不满,但重兄弟之情,仍不断汇款资助其生活和求学费用。
加入兴中会,资助革命
1894年10月,孙中山在檀香山准备创办兴中会,向孙眉说明创立意图,眉赞曰“志大言大”,首先赞成并捐款赞助。同年11月成立兴中会,'''孙眉'''是最早的会员之一。他积极宣传革命,游说组织亲朋戚友华侨二三十人参加兴中会,并捐资支持革命。1895年广州起义急需经费,孙眉则以平贱价钱出售牲畜,以捐充军饷。1904年孙中山在檀香山发行债券,孙眉将千多头牲畜变卖认购债券。孙中山奔走革命旅费之需,孙眉曾将珍藏的“龙涎香”赠给变买作旅费。
广州起义失败后,鼓励孙中山继续革命
1895年秋,广州第一次起义失败,孙中山亡命日本转往檀香山。孙
眉对孙中山说:“这不算一回事,还应该干下去!”1903年孙中山由日本到檀香山,杨太夫人劝他说:“革命的目的在救人,行医目的也在救人,何必东奔西跑。”孙眉闻知答曰:“行医只能救少数人,革命则能救多数人,吾弟奔走革命多年,应始终一贯,岂可轻易变更,前功尽弃!”孙中山倡导革命大业,得到孙眉物质、精神的支持和鼓励,对他的革命生涯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倾家支持革命,回到香港居住
1907年孙眉因倾家支持革命,将在檀香山数十年经营的事业全部结束,与母亲杨太夫人等举家回到香港九龙居住。
奔走湛江香港两地,进行反清活动
1908年孙中山领导的反清革命,因经费筹措不足,开展极其艰难,策划的西南边疆起义在即,孙中山心急如焚。当时,孙眉已由富豪变为赤贫,毫无怨言,反清斗志,坚定不移。为推动革命进程,他毅然接受孙中山委派,秘密潜入湛江(前身广州湾),投身反清斗争行列。1908年至1911年四年间,孙眉奔走湛江香港两地,进行反清活动。1909年冬筹备广州新军起义失败,从穗回到香港,在九龙联络会党。1910年9月被香港政府驱逐出境,赴槟城参加会议。1911年移居广州湾(今广东湛江旧称)任同盟会南方支部副部长,响应武昌起义,组织民军收复雷州半岛各地。孙眉在湛期间,建立广州湾同盟会机关,培养会员骨干,建立基层分会。通过党人筹集了大量经费,及时支援防城、钦廉、上思等地起义。辛亥革命爆发,他迅速组织南路各地起义,光复高雷地区,为民国建立,作出杰出贡献。
孙眉潜入湛江后,化名“黄镇东”,人称“黄大哥”,与老友杨德初一起以经商为掩护,进行反清活动。经友人介绍认识了倾向共和思想的赤坎商人杨益三,住在其大通街荣兴号商铺,后亲自发展杨为同盟会员,并成为广州湾同盟会机关领导人之一,负责筹款支持西南边疆起义。孙眉在三泰利号设通讯处,以赤坎为落脚点,重点活动在吴川、化州、高州一带。代表孙中山审批发展同盟会组织,签发委任状,高雷各县先后都成立了同盟分会,并配备了领导成员。孙眉曾四次深入吴川梅菉、泗岸等地,吸收同盟会员,传播革命火种,使吴川成为同盟会在南路一个重要据点,1911年4月27日(农历三月廿九日)在广州武装起义时牺牲的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中就有吴川籍志士庞雄芳名。辛亥革命爆发,孙眉立即发动同盟会员组织军民起义光复雷州半岛,同年11月底,吴川、廉江等高州六属、徐闻、海康、遂溪雷州三属全部起成功,建立共和政权,'''孙眉'''于1911年底悄然离湛回到广州。
孙中山因材委任,孙眉不贪仕图
辛亥革命后,民国政府成立,孙中山任临时大总统。当时广东有人提议他为粤都督,孙中山即电广东各团体及各报社,说:“家兄质直过人,而素不娴政治。粤督任重,才浅肆应,绝非所宜;安置民军,办理实业,家兄当能为之。”表示不赞成此举。又致电孙眉:“粤中有人议举兄为都督,弟以政治非兄所熟习,未登舞台则众人属望,稍有失策,怨亦随生。为大局计,兄宜专就所长,专任一事,如安置民军,办理实业之类,而不必就此大任。”眉欣然接受。
病逝澳门,政府厚葬纪念
1913年秋''',孙眉'''移居澳门。1915年2月病逝澳门。1935年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议决拨国币一万元,将其骸骨从澳门迁葬于翠亨村犁头尖山麓的总理故乡纪念中学后左侧山地,由其侄孙科立碑,以表彰其对革命的功绩。1934年建设纪念中学时,四座校舍其中之一座被命名为“寿屏堂”以作对他的纪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