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中岳庙

增加 1,077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File:中岳庙1.jpg|缩略图|[http://travel.hnr.cn/ly/201311/t20131105_687767.html?re_x_page=1480182563 中岳庙]]]
'''中岳庙''',位于河南省郑州市登封市嵩山南麓,建于秦(前221—前207年),为祭祀太室山神的场所,总面积近11万平方米。
 
中岳庙背倚黄盖峰,面对玉案山,西有望朝岭,东有牧子岗,群山环抱,布局谨严,规模宏伟。前身是太室祠,基本上保留了清代重修以后的规制。中岳庙中轴线全长650米,共有7进11层建筑,中轴线上的建筑高大雄伟,庙中有殿、宫、楼、阁等建筑39座近400间,庙内还有古代碑刻73品,汉代至清代的古柏330多棵。
 
完整的建筑布局使中岳庙成为一座主次分明、错落有致、布局紧凑、色调和谐的庞大建筑群。中岳庙内的建筑和碑石是研究魏书书法、道教历史和中岳庙宗教历史的重要实物资料。
'''中岳庙''',位于河南省郑州市登封市嵩山南麓,建于秦(前221—前207年),为祭祀太室山神的场所,总面积近11万平方米。中岳庙背倚黄盖峰,面对玉案山,西有望朝岭,东有牧子岗,群山环抱,布局谨严,规模宏伟。前身是太室祠,基本上保留了清代重修以后的规制。中岳庙中轴线全长650米,共有7进11层建筑,中轴线上的建筑高大雄伟,庙中有殿、宫、楼、阁等建筑39座近400间,庙内还有古代碑刻73品,汉代至清代的古柏330多棵。完整的建筑布局使中岳庙成为一座主次分明、错落有致、布局紧凑、色调和谐的庞大建筑群。中岳庙内的建筑和碑石是研究魏书书法、道教历史和中岳庙宗教历史的重要实物资料。 2001年6月25日,中岳庙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0年8月1日,包括中岳庙在内的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ref>[http://www.songshancn.com/culture_info.php?softid=251 中岳庙-中国嵩山景区]</ref>
== 建筑格局 ==
== 历史沿革 ==
中岳庙的前身为太室祠,始建于秦(前221—前207年),为祭祀太室山山神的场所。
 
西汉元封元年(前110年),汉武帝游嵩山时下令祠官增其旧制。
 
东汉元初五年(118年),中岳庙增建“太室阙”。
 
南北朝期间,太室祠曾两迁庙址于嵩山玉案岭、黄盖峰。
[[File:中岳庙2.jpg|缩略图|[https://www.quanjing.com/topic/382701.html 中岳庙]]]
北魏时,太室祠祠址经过了三次迁移后,定名为中岳庙,从此由道教管理。
 
唐代,中岳庙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唐玄宗时,复归原址,并有扩建。
 
武周万岁通天元年(696年),武则天登嵩山封中岳时,加封中岳神,改嵩阳县为登封县。
 
唐开元十八年(730年),唐玄宗李隆基仿照汉武帝加增太室祠的故事,对中岳庙大加整饰,扩建殿宇,奠定了今日庙址。
宋代初,宋太祖为中岳庙建造金妆神像,岳神的冠戴衣着沿袭至今。
北宋乾德二年(964年),中岳庙增建行廊一百余间。
 北宋祥符六年(1013年),中岳庙增修崇圣殿及牌楼等八百余间。 南宋淳熙十六至十八年(1176—1178年),中岳庙进行了大规模整修。  金正大五年(1228年),中岳庙进行修缮,李子樗为作《中岳庙记》。
元末,由于战乱中岳庙庙宇倒塌严重。
 
明成化十三年(1477年),中岳庙寝殿之瓦坠几尽,栋榱亦多挠崩,成化十八年(1482年)五月,中岳庙开始重建寝殿,成化十九年(1483)十二月完工。
明崇祯十七年(1644年),中岳庙毁于大火。
明清两朝对中岳庙又多次整修,清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中丞鹿佑捐俸重修中岳庙。
[[File:中岳庙3.jpg|缩略图|[https://dp.pconline.com.cn/photo/2288607_17.html 中岳庙]]]
清乾隆年间(1711—1799年),乾隆按照北京清故宫的建造方法,对中岳庙作了一次大规模的全面整修,设宜道会司,以掌管全县的道教事务。 [3]
清乾隆十五年(1750年)十月初一,乾隆至中岳庙致祭。
== 主要建筑 ==
'''综述'''
[[File:中岳庙4.jpg|缩略图|[https://m.sohu.com/a/245603607_309962 中岳庙]]]
中岳庙的中轴线是一条由青石板铺成的大甭道。沿中轴线从南向北依次为中华门、遥参亭、天中阁、配天作镇坊、祟圣门、化三门、峻极门、峻极坊、中岳大殿、寝殿、御书楼。庙的东路和西路,还分别建有太尉官、火神宫、祖师宫、小楼宫、神州官和龙王殿等单独的小院落,现存明清建筑近四百间,金石铸器二百余件,汉到清的古柏三百余株。
'''化三门'''
[[File:中岳庙6.jpg|缩略图|[http://travel.qunar.com/travelbook/note/6355805 中岳庙]]]
化三门取名于道教的“一气化三清”,是中岳庙的过往门庭。化三门后西侧,有无字碑亭。亭内立有清代石碑一通,碑上只有线刻花边,没有文字,故称"无字碑"。立此碑的意思是说岳神之德,大得难以用文字形容,故立空石,以示纪念。
峻极殿为中岳庙的正殿,又称“中岳大殿”,是嵩山规模最大的建筑。此殿面阔九间,进深五间,面积为920平方米。重檐庆殿顶,上覆黄色琉璃瓦,椽飞斗拱,梁枋天花,皆用清代最尊贵的和空彩画。清初殿外还悬挂有宋人颜体“峻极殿”三字匾。
[[File:中岳庙7.jpg|缩略图|[https://dp.pconline.com.cn/photo/2288607_29.html 中岳庙]]]峻极殿前筑有3米高的月台,周围有石雕栏杆,月台正面有三道石阶。中间的台阶分二路,二路间镶有垂带式“御路”一石,上面浮雕着精美的图案,上截为“ [[ 独龙盘踞 ]] ”,中间为“ [[ 双龙戏珠 ]] ,下边为“ [[ 群鹤闹莲 ]] ”等纹饰。月台下面为拜台,左右为两座秀丽的御碑亭,两亭均为重檐八角,东为“御捍亭”,内立清乾隆十五年(1750年)的御碑,西为“御帛亭”,内立清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的御碑,其字乃草书。
峻极殿殿内正中供奉崇圣大帝中天王,两侧配祀以使臣和侍者及镇殿将军方弼、方相,陈列有清乾隆皇帝所赐铜铸香案、香炉、蜡合和明代铁钟、大鼓等文物。大殿正中央是一座雕琢华丽的大型神龛,神橱上悬有清康熙御书“高高峻极”四字横匾。龛内塑有高3米多的天中王像,左右站立的为老少使臣及茶童塑像。龛外侧塑有高达6米的执锤侍立、姿态雄伟的镇殿将军,左为方弼,右为方相,是嵩山地区最大的泥塑作品。东殿角木架上,悬架着明万历元年(1573年)铸造的千斤铁钟。大殿神龛后壁立有阴刻宽迹的“三”字样的“坎”字碑一通。传说中岳庙后的黄盖峰西有座火焰山,坎属八卦中的水象,树立此碑,是以水灭。
御书楼是中岳庙最后一座殿宇,面阔11间,原名“黄箓殿”,是储存道经之地,创建于明万历年间。后来清乾隆皇帝游中岳时,曾在此殿题碑书铭,故又称“御书楼”。现为硬山庑殿式黄色琉璃瓦楼房,为民国时期所建,两侧顺山房是储存祭器的地方。
峻极殿的彩绘天花板上为 [[ 盘龙藻井 ]] ,是用精致的小型斗拱 [[ 层层叠造 ]] 而成,盘龙居井心,龙口中原来系有宝珠,当地人呼之为“老龙盘窝”,是一组珍贵的艺术品。藻井的雕刻艺术精湛,蛟龙卷须昂首。[[File:中岳庙8.jpg|缩略图|[http://travel.sina.com.cn/china/2008-08-04/152912068.shtml?domain=travel.sina.com.cn&vt=4 中岳庙]]]
== 文物价值 ==
中岳庙,素有“小故宫”之称,虽以太室山峰遥为背景,却独立建造于“天地之中”盆地平原,自成建筑体系,脱胎于中国皇家规制的规划布局和保存完好的建筑物,是中国道教建筑最完整的代表作。中岳庙见证了印刻“天地之中”信仰的道教文化发展史。
中岳庙内的建筑和碑石是研究魏书书法、道教历史和中岳庙宗教历史的重要实物资料。<ref>[https://zhengzhou.cncn.com/jingdian/zhongyuemiao/profile 登封中岳庙介绍_中岳庙简介]</ref> == 参考来源 =={{reflist}}[[Category:670 中国地方志总论]][[Category:630 中国文化史]][[Category:600 史地总论]]
8,096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