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摩诃婆罗多

增加 272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File:摩诃婆罗多.jpg|350px|缩略图|右|<big>摩诃婆罗多</big>[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90529/1e5d5cab46df480b9ff2b91fcb415595.jpeg 原图链接][https://www.sohu.com/a/317309278_100065892 来自 搜狐 的图片]]]
《摩诃婆罗多》是享誉世界的摩诃婆罗多和印度史诗,它的汉语全译本,约有五百万字,和《罗摩衍那》 <ref>[https://www.sohu.com/a/194697769_660362 看过《罗摩衍那》的人才敢说了解印度],搜狐,2017-09-26 </ref> 并列为印度的两大史诗,《摩诃婆罗多》现存的本子是在一部史诗的基础上编订加工而成,其中有长篇英雄史诗,而且有大量的传说故事作为插话,有宗教哲学以及法典性质的著作。有10万“颂”(诗节),内容篇幅相当于《罗摩衍那》的4倍,被称为百科全书式的史诗,规模宏大、内容庞杂。印度现代学者认为《摩诃婆罗多》是印度的民族史诗,内含印度民族的“集体无意识”,堪称是“印度的灵魂”。
==影响==
《摩诃婆罗多》对印度文化和印度教的影响非常大,正如《初篇》第五十六章最后一句所说:“这里有的东西,在所有地方都存在;这里没有的东西,任何地方都找不到。”德国语言学家洪堡曾无比推崇:“《摩诃婆罗多》的这个插话是最美的,或许也是我们所知一切文学中,唯一真正的哲学诗”[3]
《摩诃婆罗多》不仅仅是讲述一个故事,广博仙人在书中说,本书的目的是阐明人生的四个目标:爱、财、法和解脱 <ref>[https://www.xuexila.com/baikezhishi/3108762.html 有二十万行长诗 世界最长的史诗],学习啦, 2017-8-5 </ref> ,许多印度人相信,人生的最终目标是达到解脱,其中业和法在《摩诃婆罗多》中占据了主要位置。
《摩诃婆罗多》中包括了大量的印度神话和哲学观念,有许多神灵和哲学寓言故事。
故事主要讲俱卢家族的两兄弟,持国和般度的后代,为争夺王位进行的战斗,最终导致发生俱卢之野的大战。故事以黑天的死,王朝覆灭,般度家族的兄弟升入天堂为结尾。意味着印度历史上第四阶段黑铁时代的开始,这时人们失去尊贵的价值观,丧失了道德、勇敢和公正的行为。在摩诃婆罗多中,许多具有高尚道德的人为了自己的价值观和持国家族战斗在一起,例如毗湿摩,发誓一直保护国王难敌,不管他的地位怎样变化,虽然他知道般度家族最终会胜利。
 
==参考文献==
246,361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