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增加 114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 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 ,根据 [[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 ]] 印发的《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认定标准》,是指“人类与其所处环境长期协同发展中,创造并传承至今的独特的农业生产系统”,这些系统具有丰富的 [[ 农业 ]][[ 生物 ]] 多样性、传统知识与技术体系和独特的生态与文化景观等,对该国农业文化传承、农业可持续发展和农业功能拓展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和实践意义。中国重要农业 [[ 文化遗产 ]] 可与 [[ 联合国 ]][[ 粮食 ]] 及农业组织确定的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相对应。
2013年5月9日,农业部发布了第一批中国重要 [[ 农业文化遗产 ]] ,共19个传统农业系统<ref>[http://www.gov.cn/jrzg/2013-05/21/content_2407999.htm 农业部公布我国首批19个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中央政府门户网站,2013-05-21</ref>。
2014年6月12日( [[ 中国文化遗产日 ]] ),农业部发布了第二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共20个传统农业系统。
==概念==
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是指人类与其所处 [[ 环境 ]] 长期协同发展中,创造并传承至今的独特的农业生产系统,这些系统具有丰富的农业生物多样性、传统 [[ 知识 ]] [[ 技术 ]] 体系和独特的生态与文化景观等,对我国农业文化传承、农业 [[ 可持续发展 ]] 和农业功能拓展具有重要的 [[ 科学 ]] 价值和实践意义。
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应在活态性、适应性、复合性、战略性、多功能性和濒危性方面有显著特征,具有悠久的历史渊源、独特的农业 [[ 产品 ]] ,丰富的生物资源,完善的知识技术体系,较高的 [[ 美学 ]] 和文化价值,以及较强的示范带动能力<ref>[http://www.china.com.cn/policy/txt/2012-03/13/content_24885167.htm 农业部关于开展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发掘工作的通知],中国网,2012-3-13</ref>。
==特点==
一是活态性:这些系统历史悠久,至今仍然具有较强的生产与生态功能,是 [[ 农民 ]] 生计保障和乡村 [[ 和谐 ]] 发展的重要基础。
二是适应性:这些系统随着自然条件变化、社会 [[ 经济发展 ]] 与技术进步,为了满足人类不断增长的生存与发展需要,在系统稳定基础上因地、因时地进行结构与功能的调整,充分体现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存智慧。
三是复合性:这些系统不仅包括一般意义上的传统农业知识和 [[ 技术 ]] ,还包括那些历史悠久、结构合理的传统农业景观,以及独特的农业生物资源与丰富的生物多样性。
四是战略性:这些系统对于应对 [[ 经济 ]][[ 全球化 ]] 和全球气候变化,保护生物多样性、生态安全、 [[ 粮食 ]] 安全,解决贫困等重大问题以及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和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五是多功能性:这些系统或兼具食品保障、原料供给、就业增收、生态保护、观光休闲、文化传承、科学研究等多种功能。
六是濒危性:由于 [[ 政策 ]] 与技术原因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阶段性造成这些系统的变化具有不可逆性,会产生农业生物多样性减少、传统农业技术知识丧失以及农业生态环境退化等方面的风险。
==背景==
我国悠久灿烂的农耕文化历史,加上不同地区 [[ 自然 ]] 与人文的巨大差异,创造了种类繁多、特色明显、经济与生态价值高度统一的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这些都是我国 [[ 劳动 ]] 人民凭借着独特而多样的自然条件和他们的勤劳与智慧,创造出的农业文化典范,蕴含着天人合一的 [[ 哲学 ]] 思想,具有较高历史文化价值。但是,在经济快速发展、城镇化加快推进和现代技术应用的过程中,由于缺乏系统有效的保护,一些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正面临着被破坏、被遗忘、被抛弃的危险。为加强我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挖掘、保护、传承和利用,全面开展 [[ 中国 ]] 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发掘工作。
==参考文献==
120,361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