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中國重要農業文化遺產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中國重要農業文化遺產原圖鏈接來自 新華網 的圖片

中國重要農業文化遺產,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印發的《中國重要農業文化遺產認定標準》,是指「人類與其所處環境長期協同發展中,創造並傳承至今的獨特的農業生產系統」,這些系統具有豐富的農業生物多樣性、傳統知識與技術體系和獨特的生態與文化景觀等,對該國農業文化傳承、農業可持續發展和農業功能拓展具有重要的科學價值和實踐意義。中國重要農業文化遺產可與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確定的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相對應。

2013年5月9日,農業部發布了第一批中國重要農業文化遺產,共19個傳統農業系統[1]

2014年6月12日(中國文化遺產日),農業部發布了第二批中國重要農業文化遺產,共20個傳統農業系統。

概念

中國重要農業文化遺產是指人類與其所處環境長期協同發展中,創造並傳承至今的獨特的農業生產系統,這些系統具有豐富的農業生物多樣性、傳統知識與技術體系和獨特的生態與文化景觀等,對我國農業文化傳承、農業可持續發展和農業功能拓展具有重要的科學價值和實踐意義。

中國重要農業文化遺產應在活態性、適應性、複合性、戰略性、多功能性和瀕危性方面有顯著特徵,具有悠久的歷史淵源、獨特的農業產品,豐富的生物資源,完善的知識技術體系,較高的美學和文化價值,以及較強的示範帶動能力[2]

特點

一是活態性:這些系統歷史悠久,至今仍然具有較強的生產與生態功能,是農民生計保障和鄉村和諧發展的重要基礎。

二是適應性:這些系統隨着自然條件變化、社會經濟發展與技術進步,為了滿足人類不斷增長的生存與發展需要,在系統穩定基礎上因地、因時地進行結構與功能的調整,充分體現出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生存智慧。

三是複合性:這些系統不僅包括一般意義上的傳統農業知識和技術,還包括那些歷史悠久、結構合理的傳統農業景觀,以及獨特的農業生物資源與豐富的生物多樣性。

四是戰略性:這些系統對於應對經濟全球化和全球氣候變化,保護生物多樣性、生態安全、糧食安全,解決貧困等重大問題以及促進農業可持續發展和農村生態文明建設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

五是多功能性:這些系統或兼具食品保障、原料供給、就業增收、生態保護、觀光休閒、文化傳承、科學研究等多種功能。

六是瀕危性:由於政策與技術原因和社會經濟發展的階段性造成這些系統的變化具有不可逆性,會產生農業生物多樣性減少、傳統農業技術知識喪失以及農業生態環境退化等方面的風險。

背景

我國悠久燦爛的農耕文化歷史,加上不同地區自然與人文的巨大差異,創造了種類繁多、特色明顯、經濟與生態價值高度統一的重要農業文化遺產。這些都是我國勞動人民憑藉着獨特而多樣的自然條件和他們的勤勞與智慧,創造出的農業文化典範,蘊含着天人合一的哲學思想,具有較高歷史文化價值。但是,在經濟快速發展、城鎮化加快推進和現代技術應用的過程中,由於缺乏系統有效的保護,一些重要農業文化遺產正面臨着被破壞、被遺忘、被拋棄的危險。為加強我國重要農業文化遺產的挖掘、保護、傳承和利用,全面開展中國重要農業文化遺產發掘工作。

視頻

中國重要農業文化遺產 相關視頻

中國重要農業文化遺產
中國重要農業文化遺產聯合梯田展示短片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