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驺虞

增加 126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 驺虞 ''' 又名驺吾、驺牙,是古代汉民族传说中的仁兽。 驺虞形状是虎躯狮首,白毛黑纹, [[ 尾巴 ]] 修长,而天性柔仁,不吃活着的 [[ 动物 ]]
==仁兽介绍==
傳說中的瑞獸名。白虎黑紋,尾比軀長,不食生物。見 [[ 詩經 ]]· 召南 · 騶虞。
传说中是一种虎身狮头,白毛黑纹,尾巴很长的动物。据说生性 [[ 仁慈 ]] ,连青草也不忍心践踏,不是自然死亡的 [[ 生物 ]] 不吃。
毛传:“驺虞,义兽也。 [[ 白虎 ]] ,黑文,不食生物,有至信之德则应之。”
==外形特征==
驺虞的形象最早见于 [[ 山海经 ]] ,是一种“林氏国”出产的珍兽<ref>[https://www.sohu.com/a/228211221_100149505 5种真正存在的神秘动物,第3种记载于中国古代] ,搜狐,2018-04-13</ref>。(《山海经》卷一二〈海内北经〉:“林氏国有珍兽,大若虎,五彩毕具,尾长于身,名曰驺虞,乘之日行千里。”)
在后世的传颂中不断被神化为“仁兽”, [[明朝| 明代 ]] 永乐、宣德年间,多次有驺虞现身的记载,永乐二年九月丙午,周王朱橚来朝,献驺虞,百僚称贺。宣德四年三月,南京守备襄城伯李隆献驺虞。 有《明内府驺虞图》(见图册)传世。
随着细节的丰满,驺虞作为神兽的特征可概括为:
外形: [[ ]] [[ ]] 身,白毛黑纹,尾长于身
习性:性情驯良,不忍踩踏 [[ ]] 地,不吃活的动物。
行动:优雅敏捷,奔跑 [[ 速度 ]] 极快,日行千里。
==文献记载==
毛诗序:“ [[ 关雎 ]] 麟趾之化,王者之风,故系之周公;鹊巢驺虞之德,诸侯之风,先王之所以教,故系之召公。”
[[ 淮南子 ]] 》:“白虎黑文而仁,食自死之兽,日行千里。”
[[ 司马相如 ]] 《封禅文》:“囿驺虞之珍群,激麋鹿之怪兽。”
[[ 张衡 ]] [[ 束京赋 ]] 》云:“礼事展,乐物具,王夏阕,辎虞奏。”
[[ 归有光 ]] 《题异兽图》诗:“呜乎,孰谓解衣盘礴称良吏,不识驺牙与麟趾。”
[[ 鄂尔泰 ]] 《赠方望溪》诗:“《博物》但解辨鼮鼠,《 [[ 搜神 ]] 》或诧名驺牙。”
王念孙疏证(《四部备要》本引 [[ 郭璞 ]] 赞曰:“怪兽五釆,尾参其身。矫足千里,倏忽若神。是为驺虞,诗叹其仁。”(《释兽》驺吾条)。
[[ 欧阳修 ]] [[ 新五代史 ]] 》(艺文本)“呜呼,自秦汉以来, [[ 学者 ]] 多言祥瑞,虽有善辩之士,不能祛其惑也。予读蜀,至於龟龙麟凤驺虞之类,世道所谓王者之嘉瑞,莫不毕出於其国,异哉!…驺虞,吾不知其何物也。诗曰:‘吁嗟乎驺虞。’ [[ 贾谊 ]] 以为绉者文王之囿虞;虞,官也。当谊之时,其说如此。然则以之为兽者,其出於近世之说乎?”
[[ 宋陆佃 ]] 《埤雅》:“盖既名为虎,正宜以杀生为事。今独不履生草,食自死之肉,仁之至耳。”(《释兽》驺虞条)
《礼部志稿》卷三〈却庆贺之训〉:“宣德四年三月, [[ 南京 ]] 守备襄城伯李隆献驺虞二,云出滁州来安县石固山。素质黑文,驯狎不惊,命群臣观之行在。礼部尚书胡濙等请上表贺,上曰:祯祥之兴,必有实德庶几副之。”
[[ 明太宗实录 ]] 》卷三四:“永乐二年九月,周王橚来朝,及献驺虞,百僚请贺,以为皇上至仁,格天所至。既罢朝,上谓侍臣言:朕方夙夜斯惧,何可谓驺虞是天降祥于朕?侍臣曰:圣志如此,所以上格天心。上曰:驺虞若果为祥,在朕更当加慎。是 [[ ]] ,宴王于华盖殿,赐其从官宴于中右门<ref>[http://www.docin.com/p-1651876746.html 诗经《驺虞》鉴赏],豆丁网, 2016-6-23</ref>。”
==参考文献==
27,232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