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东望洋灯塔

增加 285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File:东望洋灯塔.jpeg|320px|缩略图|右|<big>东望洋灯塔</big>[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1222/c44fc4c378464212af688a2e07aaeb56.jpeg 原图链接][https://www.sohu.com/a/283775990_99894649 来自 搜狐 的图片]]]
'''东望洋灯塔'''(葡萄牙语:Farol da Guia,俗称:松山灯塔),是一座位于[[澳门]][[东望洋山]]山顶上的灯塔,是东望洋炮台的一部分,亦是东望洋山三大名胜古迹之一。1992年,东望洋灯塔获评为澳门八景之一,并在2005年作为澳门历史城区的部分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内,于2019年被列入[[中国工业遗址名录]]当中 <ref>[https://www.sohu.com/a/307883402_749128 第二批中国工业遗产保护名录名单(之二)] ,搜狐,2019-04-14 </ref>
自2005年澳门特区政府废止《外港及新填海区都市规划章程》及《南湾重整细则章程》两项对当地[[世界遗产]]有保护作用的训令起,东望洋灯塔的景观便一直遭受破坏,澳门在[[经济]]高速发展和房地产市场炽热下,大量新兴建的楼宇在不同程度上破坏了包括东望洋灯塔在内的文物[[建筑]]的环境与景观。现时灯塔已被山下多座高楼包围,且有更多高楼项目将会进一步破坏灯塔的景观,澳门政府的处理手法亦受到市民及[[学者]]的批评。[[美国]][[史丹佛大学]]教授陈明𨱇和澳门大学教授余永逸评论,东望洋灯塔的案例证明了澳门政府忽视了在城市规划中对文化遗产的保护。
==历史==
东望洋灯塔始建于1864年(清[[同治]]三年),由土生葡人加路士·维森特·罗扎所(Carlos Vincente Da Rocha)设计,于1865年9月24日正式开始运作。东望洋灯塔是中国沿海地区最古老的现代灯塔,是澳门的象征。1992年,东望洋灯塔被评选为“澳门八景”之一 <ref>[http://www.chinanews.com/ga/2016/07-12/7935794.shtml 东望洋灯塔:澳门中西文化交融的守望者],中国新闻网,2016-07-12</ref> ,并于2005年作为澳门历史城区的部分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灯塔最初以一盏火水灯发[[光]]。1874年,灯塔在甲戌风灾中受损,于1894年重修完成,1910年加入[[光学]]棱镜为运作,1975年改为电动转动。1992年,东望洋灯塔被评选为“澳门八景”之一。
46,162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