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日斯满巴碉房

增加 344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File:日斯满巴碉房.jpg|320px|缩略图|右|<big>日斯满巴碉房</big>[http://img.mp.sohu.com/upload/20170803/0a0ec757fa2d4b5c8b8578ee0d174fe1_th.png 原图链接][https://www.sohu.com/a/161795776_99925602 来自 搜狐 的图片]]]
'''日斯满巴碉房'''位于[[四川省]]壤塘县宗科乡加斯满村石波寨,建于加斯满山前台地边沿,坐西向东,平面布局为长方形。墙基北高南低,系以片石砌墙,木构其内的平顶建筑。碉房共分九层,外型呈阶梯状,底层为牲畜圈,二层北为厨房,南为客厅,三、四层为寝室,五层为经堂,六层以上为杂物库房,各层间置独木梯以供上下,二层以上每层皆开一大窗及若干小窗,做通风或战时射击孔之用。日斯满巴碉房是阿坝州现存年代最久、层数最多的典型藏族传统碉房[[建筑]],具有较高的[[历史]]、[[科学研究]]价值。2006年,日斯满巴碉房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ref>[http://www.wenbozaixian.com/portal/show_room/companylist6 国务院关于公布第六批全国重点保护文物单位名单通知],文博在线</ref>
==建筑特点==
这种碉房一般是三到四层的楼房,朝向大多是南向或东南向,平面方正,外墙坚实。以四层碉房为例,其典型布置是:底层饲养[[牲畜]]和堆放杂物,二层为灶房和贮藏室,三层为卧室,顶层设经堂和晒台。楼上主要房间敷设地板,人席地而坐,屋中间有一小天井贯通楼层,作通风采光之用,各层之间以独木梯相连。底层一般无窗。只设通气孔,二层以上窗口既少又小,且排列不齐。墙身上窄下宽,厚实粗重,有明显收合。整座碉房外形简朴,很少[[装饰]],在山区中显得比较活泼和富有生气。这些碉房,有的临街临河,有的傍山偎翠,特色鲜明,犹如灿烂的山花,点缀在青山绿水之间。
日斯满巴碉房是四川省乃至全国发现的年代最久、规模最大、层数最多、[[建筑]]最高的藏族[[传统]]民居建筑 <ref>[https://new.qq.com/omn/20191004/20191004A0C6Q500.html 年代最久、规模最大、层数最多、建筑最高,四川壤塘日斯满巴碉房],腾讯网</ref> ,因此,它被誉为“藏族民房之王”。碉房背靠青山,前临绿水,左右两则是乡村公路、农田和石波寨,且坐西向东依山顺势而建。墙基北高南低,平面布局为长方形。碉房共分九层,下大上小,通高25米,自二层起层层靠北内收成台,北石墙自底直通顶部,顶层面积仅为底层的六分之一。因而无论侧观或正看均如拾级阶梯一般,十分精美壮观。碉房底层是牲畜圈,二层北为厨房,南为客厅,三四层为寝室,五层为佛经堂,六层以上为杂物库房。自二层起各层均置木质走廊,用于晾晒[[粮食]]或乘凉。三四层还建有木质吊脚楼厕所,二层以上每层皆开有一扇大[[窗户]]和若干小窗孔,作通风或了望之用。日斯满巴碉房系该地土司为其画师修建的,现已传承使用十三代。根据当地传孙不传子的习俗计算,其建筑年代应在元末明初。
==文物价值==
<center>{{#iDisplay:h0137rk3iba|560|390|qq}}</center>
==参考文献==
[[Category:790 文物考古總論]]
249,413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