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河南博物院

增加 322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创立===
1923年夏,河南[[新郑市|新郑]]一绅士李锐打井,无意间打出一座古墓,发掘出100多件青铜器。北洋陆军14师师长闻讯后向吴佩孚驰报。[[吴佩孚]]命令该师长将出土文物运至开封妥善保管,以垂久远。为了更好的保存这批[[文物]],1927年7月在冯玉祥极力主张下于创立了河南博物馆 <ref>[https://www.sohu.com/a/391194567_695096 古玉界:河南省博物院,昔日旧闻与稀世玉展],搜狐,2020-04-26 </ref> ,筹建于开封三圣庙街(今开封三胜街)河南法政学堂和河道总督衙门旧址。1928年5月,河南省政府为展现[[民族]]历史,宣传民族共和和[[世界]]大同的理想,将河南博物馆改名为“民族博物院”,“民族博物院”以“启发民众知识文明、激增革命思想、促进社会文明”为宗旨,在各地广征历史、民族服饰、自然、艺术等方面的实物资料于10月10日,大量运用模型等手段,成功举办了第一次陈列展览。1930年12月1日,“民族博物院”被定为社会教育机构,复名为“河南博物馆”,隶属于河南省教育厅。1931年1月20日,河南省教育厅专门颁布了《河南博物馆组织条例》,条列明确了河南博物馆以发扬固有文化、提倡[[学术]]研究、增长民众知识、促进社会文明为宗旨,同时设立了保管部、搜集研究部,成立了由河南民政厅厅长、河南教育厅厅长、河南大学校长、博物馆馆长等组成的七人理事会,将原来的19个陈列室缩减为7个,撤出大量[[民族服饰]]和模型,充实历史文物。1930年至1937年这8年是河南博物馆的辉煌时期,馆藏文物最为丰富,且涌现出以关百益为代表的一批高水平的文物研究员。
===抗日战争爆发至新中国成立===
1950年8月21日,存放于重庆的原河南博物馆剩余部分文物陆续运回河南。1958年,随着河南省会由开封迁至郑州,河南省博物馆在郑州新建。由于在建筑规模,内部设施上难以难适应当代博物馆的发展需要,河南省政府领导决定重新建设一座具有当今先进水平的现代化博物馆,1991年开始建设新馆,由中央和河南省累计投资近3亿[[人民币]],1996年建成。1997年7月,原中原石刻艺术馆和河南省博物馆合并,在新址成立河南博物院。同年10月,应河南博物院邀请,时任[[台湾国立历史博物馆]]副馆长黄永川率团来豫访问,两馆自此拉开合作帷幕。
自2015年7月14日起,河南博物院将闭馆对主展馆进行维修 <ref>[https://china.huanqiu.com/article/9CaKrnK8J0M 河南博物院回应“主展馆闭馆三年没修好”:省里提出更高要求],环球网,2018-05-24 </ref> ,工程主要涉及主展馆外部石材及[[玻璃幕墙]]更换、防水层和保温层更新,并加强主展馆建筑的抗震力,预计工期18个月。同时自当天起,西配楼一楼临时展厅举办“大象中原——河南古代文明瑰宝展”免费对外开放。
==视频==
<center>{{#iDisplay:b0878smxhkw|560|390|qq}}</center>
==参考文献==
[[Category:博物馆]]
245,851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