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郑州博物馆

增加 93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File:郑州博物馆.jpg|350px|缩略图|右|<big>郑州博物馆</big>[https://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0701/34ea666afcb94d268739ec4d6e45d9a6.jpeg 原图链接][https://www.sohu.com/a/238774790_746777 来自 搜狐 的图片]]]
''' 郑州博物馆 ''' 成立于1957年7月1日,原名 [[ 郑州市 ]] 文物陈列室。1965年更名为郑州市博物馆, [[ 郭沫若 ]] 题写馆名。1999年12月28日在嵩山南路168号的新馆落成开放[1] ,并更名为郑州博物馆。它是首批 [[ 国家一级博物馆 ]] ,集文物收藏、陈列展览、宣传教育、科学研究于一体。
==简介==
郑州博物馆是一座现代化博物馆,它集 [[ 文物 ]] 收藏、陈列展览、宣传教育、 [[ 科学 ]] 研究等多功 能于一体,配备有先进电脑网络系统、 [[ 多媒体 ]] 触摸屏系统、数码式语音导览系统,及同声翻译的多功能厅,可接待多层次的学术会议和多语种的参观团体。
==馆舍介绍==
原名郑州市文物陈列馆,1962年经过郑州市文化局批准。是河南省内建立最早的市 级博物馆,馆址设在郑州市建设东路碧沙岗公园内。郑州市博物馆馆址原为北伐军阵亡将士墓地的烈士祠,为1928年8月 [[ 冯玉祥 ]] 所建。
郑州市博物馆是郑州市地区的文物标本收藏、陈列、展出、宣传教育与科学研究机构。该馆文物藏品相当丰富,共收藏各类文物两万余件。其中有距今四五十万年前的古象等动物 [[ 化石 ]] ;有大河村、点军台等遗址出土的能代表一种文化类型的 [[ 新石器时代 ]] 生产、生活用具;有郑州商城遗址出土的精美古朴的 [[ 青铜器 ]] 、玉器、原始瓷器等;有郑州地区出土的各种纹样的汉代画像砖;有艺术价值颇高的魏、唐、宋石刻造像;有苏轼草书《醉翁亭记》石刻;有绚丽多彩的瓷器、明清及近代名人书画等珍贵文物1万多种。藏品曾多次到日本、 [[ 法国 ]] 等国展览,取得较好效果。
郑州市博物馆随着 [[ 社会 ]] 的发展、 [[ 城市 ]] 的变化、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郑州市政府决定选址新建。博物馆新馆于1997年12月18日奠基,1999年12月28日竣工开放,占地14.8亩,建筑面积14206平方米。主展馆建筑面积8337平方米,高23.3米,总投资3000万元。其建设以郑州出土的商代青铜方鼎为造型基础,配以圆形碟状屋顶,取“天圆地方、鼎立中原”之寓意,融 [[ 民族 ]][[ 文化 ]] 与时代精神于一体,独具特色。郑州博物馆是一座现代化博物馆,它集文物收藏、陈列展览、宣传教育、科学研究等多功能于一体,配备有先进电脑网络系统、多媒体触摸屏系统、数码式语音导览系统,及同声翻译的多功能厅,可接待多层次的 [[ 学术会议 ]] 和多语种的参观团体。
==历史沿革==
郑州博物馆成立于1957年7月1日,原名郑州市文物陈列室,它位于碧沙岗公园内的国民革命军第二集团军北伐阵亡将士墓地烈土 [[ 祠堂 ]] ,为1928年8月冯玉祥所建,馆舍占地4330平方米,前后两进院,砖木仿古代建筑。
1965年更名为郑州市博物馆,郭沫若先生亲笔题写了馆名。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后,郑州市委,市政府在制定“九五” [[ 社会主义 ]] 精神文明规划中决定建设郑州市博物馆新馆,1997年12月18日奠墓兴建。经过两年建设,1999年12月18日落成开放。新馆占地14.8亩,主展馆建筑面积8337平方米,总投资近4000万元。主展馆以郑州出土的商代青铜方鼎为造型的原始基础,寓意鼎立 [[ 中原 ]] 、强本固基,整体建筑风格取鼎器粗犷与精美相统一的神韵,并赋予其鲜明的时代感。建筑上方的圆形碟状屋顶,出檐深远,隐喻着古代“天圆地方”的 [[ 哲学 ]] 观念。
整座建筑造型沉稳、凝重,取鼎之意,而超越简单的形似,既令人感受到历史文化名城绵延悠久 [[ 历史 ]] 的博大精深,又具有时代建筑的独特形象和崭新魅力,将成为郑州市的标志性建筑的重要成果。馆内陈列展览厅配备有现代化的 [[ 电脑 ]] 网络系统,触摸屏参与系统、数妈语音导览系统及多功能的文物演示报告厅。这使新馆具备有完善的陈列展览、收藏保管、科学研究,社会教育、文化休闲、外事接持、 [[ 信息 ]] 交流、标志性文化建筑等多种功能。
==视频==
249,046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