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窦默墓碑

增加 573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窦默墓碑'''位于河北邯郸肥乡县城西村,立于元至元二十五年(1288年),篆额“昭文馆大学士正议大夫窦公神道碑”,青石质,龙首,通高4.7米、宽1.1米、厚0.33米。<ref>[http://www.bytravel.cn/Landscape/23/momubei.html 邯郸市肥乡县窦默墓碑]</ref>
== 窦默生平 ==
窦默(1196-1280),初名杰。字子声,又名汉卿,广平肥乡县(今邯郸市肥乡区)城西村人。元初名臣、名医、名儒,著名的理学家、教育家,历任翰林院侍讲学士(即皇帝老师)、昭文馆大学士、正议大夫等职,累赠太师、魏国公,谥号文正。
[[File:窦默墓碑1.jpg|缩略图|[https://dy.163.com/article/DPEK6H3M054402QJ.html;NTESwebSI=24158BE1EADCFA362 窦默墓碑]]]
窦默是我国针灸史上的名家之一,他的“流注八穴”、“补泻在于手指”、“莫如用针”、“气至沉紧”等针灸学说,对后世针灸医家颇有影响,对针灸学的发展具有一定贡献。
公幼好学,喜读儒书。叔祖旺,为郡功曹,充执事权,家门荣润,亦欲使公改业。公曰:“趋近利而弃远图,非计也,不若仍旧。”卒不改。年二十,值国朝兵南下,亲属亡没,家业荡尽,惟余一身,暮夜潜出,收亲属之可识者,埋瘗讫,即南走渡河,依母党吴氏。居三年,有清流河医者王氏,妻以其女,且授公以方脉之术。公由是从容安居而生理赡足,平昔义理之学益得所养而日进于高明矣。壬辰岁,河南破,又丧其家,由陈走蔡,由蔡渡淮,由淮至德安。有孝感县令谢宪子者,一见如故交,遂馆于其家,日相与讲明伊洛程张义理之学,比之在北方时,又益精切矣。丙申丁酉岁,中书 杨君惟中,奉朝命招收三教,公应募北来,遂得复归乡里,更其旧名曰默,字子声。乡人好学者来问经书,疾病者来求医药,率皆欣然应答,人无贫富贵贱,视之如一。针石所加,医药所施,病辄痊安,而未尝有一毫责报之心。久之,道誉益重。
[[File:窦默墓碑2.jpg|缩略图|[https://baike.baidu.com/album/1029044/1029044 窦默墓碑]]]
是时,今上在潜邸,闻其贤,将召之。公深自韬晦,罕所应接。己酉岁,使者持教令至,先使公之友人以私意往见公,使者微服蹑其后。公不得已,乃出拜。命大名官府即日赍遣就道。既至入见,上问以治道,公首以三纲五常为对。上曰:“何谓三纲五常?”公一一敷演具言之。上曰:“人道之端,孰大于此。失此,则不名为人,且无以立于世矣。”遂大称旨,一日三召,或至夜分不寐。公又言:“帝王之学,贵正心诚意。心既正,则朝廷远近莫敢不一于正矣。”自是燕见晤语无时,不令暂去左右。一日言及治道,因问:“今之明治道者为谁?”公以姚枢对,即日遣使召之,后仕至中书左丞。壬子岁冬,上命公往诣曲你河拜见太后,赐之貂帽、貂裘、靴袜称是。既至,太后问:“汝为何等人?”公以孔夫子门弟子为对,乃命之坐,赐之酒食,顾遇之礼甚厚。
时皇太子未冠,上命公教之。上将往征大理,以玉带钩赐公,且曰:“此金内府物也,汝老人,被服为宜,太子见我所赐物,如见我矣。”公留数年,请南还。上命大名、顺德两处,各给第宅及土田、婢仆、冬夏衣服,岁以为常。庚申岁,上登宝位,首召公至上都,问曰:“朕欲求一个如唐太宗时魏征等辈人物,可得否?”公对:“ [[ 犯颜谏诤 ]] [[ 刚毅不挠 ]] ,许衡即其人也。若识深虑远,有宰相才,可大用者,则万户史天泽即其人也。”不数日,拜天泽为左丞相。授公太子太傅,公固辞曰:“东宫未正位号,臣何敢先受师傅之名。且臣才学空疎,不称众望。”五辞乃得免,改授翰林侍讲学士。
王文统拜平章政事,上颇委注。公奏曰:“陛下初登宝位,天下之人引领望治,朝廷宜得端方忠厚之人,以立万世基本。王文统乃机谋权诡之士,不可大用。”一日,同在上前,又面诋之曰:“此人学术不正,他日必为天下祸。”是岁冬,公以疾归家。明年,文统败,上追忆公言,尝谓人曰:“曩言王文统不可用者,惟窦汉卿一人。向使更有一二言,则朕宁不思之。”又尝谓侍臣曰:“朕访求贤士几三十年,惟得窦汉卿、李状元二人。”又曰:“如窦汉卿之心,姚公茂之才,合而为一,始为完人。”遂遣使召公还京师,益被信遇,赐之第宅,月给俸廪,国有大政,辄以咨访。公又奏言:“三代之有天下,所以风俗纯厚、历数长久者,皆自设学养士所致。方今宜建学立师,博选贵族子弟教养之,以立风化之本。”于是拜许衡为国子祭酒。至元十一年,迁嘉议大夫,职如故。公年老不视事,家居养疾,上数遣使候问,时以珍玩枕杖、名果异味赐之。东宫礼意又有加焉。十七年,又迁昭文馆大学士、正议大夫,竟不起,享年八十有五。
公前娶两王氏,皆早卒。再娶夫人贾氏,出曹南大家, [[ 慈惠贤淑 ]] ,治家有法。次室王氏、荣氏。
子男一人,曰履,今为奉训大夫、中书吏部郎中,挺特有父风。
女三人,长适中顺大夫、淮西道宣慰副使刘执中;次适金紫光禄大夫、太保、参领中书省事刘秉忠;其季适承直郎、大名路总管府判官刘珪。
大抵士君子之学,贵乎知道,不贵乎骋才。盖知道则循天理,骋才则徇人欲。若窦公之学可谓知道者欤?不泛溢于词章,不驰骛于功利,清修寡欲,惟理是依。一旦值遇昌辰,骤登荣贵,其冲淡贫,约与居山林时略无少异,而忠言谠论裨益宸聪,善诲良规封植国本。其言史天泽有宰相才,王文统不可大用,荐许衡为国子祭酒以教胄子,若是者,皆深识远虑,有裨于国家之大者也。<ref>[http://www.hd.gov.cn/zjhd/wwgj/201712/t20171220_733198.html 窦默墓碑 - 邯郸市人民政府]</ref> == 参考来源 =={{reflist}}[[Category:670 中国地方志总论]][[Category:630 中国文化史]][[Category:600 史地总论]]
8,096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