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便利商店

增加 16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
'''便利店''',簡稱'''超商'''(源自「超級商店」此一舊稱),在[[日本]]等地區又稱為'''CVS'''(從英文'''''c'''on'''v'''enience '''s'''tore''縮寫而來),是指規模較小,但[[商品]]種類多元、販售民生相關物資或即食食品的[[商店]],其中也包含[[加油站]]商店,通常位於交通較為便捷之處,以 [[ 民生 ]] 服務取勝。
其緣起於[[美國]]公路邊的加油站附設小店,但1980年代[[東亞]]都市化後在人口密集地區特別流行,並擴散到許多國家,尤其是[[都市]]地帶。由於販售物品的種類多樣,便利店有時被當作小型[[超級市場|超市]]。
一般而言,便利商店服務的[[商圈]]大小約為3,000人,商品品項在3千項左右。而根據[[日本]]MCR協會的定義和日常人們的印象中,廣義的便利商店通常會符合下列條件:
* '''營業[[面積]]''':在60至200平方公尺之間,大於200平方公尺則屬於[[超市]],但臺灣、 [[ 香港 ]] [[ 韓國 ]] 也有便利商店營業面積不到60平方公尺,[[車站]]內甚至有不到20平方公尺的便利商店。* '''針對時效性的商品結構''':例如食品(含飲料),常占銷售品項的50%以上,而且要販售微波[[冷凍食品]]。但臺灣最近這幾年已經開始有複合式便利商店,提供桌椅供顧客用餐,或是販售新鮮[[麵包]]、 [[ 水果 ]] 等非常廣泛的品項。
* '''產品別比率均衡''':任何一類商品不可超過全店營業額之50%,否則即是「專賣店」,這是在小店管理上不易達成平衡的要素。
* '''營業時間長''':長時間營業的輪班制,通常為全年24小時,全年無休以提供最即時的服務。但部分位於學校、醫院、機關、車站內的便利商店,營業時間則隨附屬機構而改變。
2,286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