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居魯士文書

增加 167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居魯士文書'''(又譯'''居魯士圓柱'''或'''居魯士銘筒''';{{lang-fa|منشور کوروش}})是古代的一個泥製圓筒,現已破裂為幾件碎片,以[[居鲁士二世|居魯士大帝]]的名義由古代[[阿卡德語]][[楔形文字]]所寫成<ref name="Kuhrt-2007a">[[#Kuhrt-2007a|Kuhrt (2007)]], p. 70, 72</ref>,在[[美索不达米亚]]的[[巴比倫]]遺跡中出土,現存於[[大英博物館]]。它寫成的年代約為公元前6世紀。
公元前6世紀,[[波斯帝國]]的開國君主居魯士占領了巴比倫城,滅亡了曾經在現在[[伊拉克]]和[[敘利亞]]境內叱吒一時的[[新巴比倫帝國]]。占領這座擁有古代西方世界「七大奇蹟」之一的「[[空中花園]]」的文明古城後,居魯士宣布將末代巴比倫王從各處帝國搜刮來的神像物歸原處,並修復那些被他摧毀的地方神廟。新巴比倫帝國將許多被征服地區的臣民,包括[[巴勒斯坦]]的[[猶太人]],都抓到首都巴比倫來看管,防止他們在地方上作亂(即「巴比倫之囚」)。居魯士同時也解放了這些人,允許他們回歸故土。這件泥巴做的筒子上,就記載居魯士在巴比倫做的上述諸事。<ref>[https://kknews.cc/zh-tw/history/9xbvmab.html 玩轉英倫:大英博物館「十宗最」之五 被傳得最邪乎的宣言],今日頭條,2017-10-26 </ref>
因此,聖經學者一般認為[[居魯士文書]]是居魯士大帝在[[巴比伦囚虏|巴比倫之囚]]後讓[[猶太人]]重返應許之地政策的証據。'''居魯士圓柱'''亦被視為世界上最早的[[人權宣言]]<ref>[http://yhritw.org/what-are-human-rights/ 人權的背景 - 中華國際人權促進會]</ref>,儘管此看法被[[大英博物館]]與部份西亞古代史學者所否定。
3,285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