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逼尿肌

增加 1,444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膀胱頸及近端尿道則由T10~L2 的交感神經支配,主管膀胱頸及近端尿道的收縮;
**尿道外括約肌是橫紋肌,可隨意志控制,它的反射中樞是在 S2~S4 的會陰神經核,在平常可以維持尿道一定的張力,可以受到大腦皮質的壓抑,因此可以選擇排尿的適當時機。
==膀胱逼尿肌無力 治療==
*藥物治療方面:如果是糖尿病或中風造成的,必須控制好相關疾病;
**服用甲型交感神經阻斷劑和膽碱促效劑,有助於增加排尿效率;
**至於在國外已算普遍的置入薦椎神經調節器,由於價格的關係,目前台灣鮮少人在做。
*最後在未來的治療方面,幹細胞移植和基因治療是個好選擇,實驗室的老鼠已證實可有效治癒膀胱逼尿肌無力,但如何應用在人體身上,還有一段路要走,不過確實對未來膀胱逼尿肌無力的症狀,帶來一些新的希望。<ref name="KingNet">{{cite web |url= https://www.kingnet.com.tw/knNew/news/single-article.html?newId=30694| title= 給力不給力-逼尿肌無力 | language=zh | date=2019-05-29 | publisher=KingNet | author=泌尿科王炯珵主任 | accessdate=2020-05-18}}</ref>
==逼尿肌的神經病變==*當逼尿肌因為神經病變、身體的頻繁感染而變得敏感,就有可能產生「膀胱過動」的問題。**當出現以下3項症狀的2項,包含白天排尿8次以上的頻尿、夜間睡覺時起來排尿2次以上的夜尿、還有一瞬間的急尿感後的尿失禁,就是膀胱過動症的明顯徵兆。*逼尿肌是經由神經控制,所以神經性的疾病有可能造成逼尿肌的問題,像是糖尿病、腦中風、多發性硬化症、帕金森氏症、脊髓損傷等;另外一個常見的原因,則是骨盆腔因為受傷,無法出力憋緊尿,導致尿失禁,而逼尿肌又因為尿道或是膀胱曾反覆感染,變得過度敏感,這方面女性的比例就比男性略高。*==治療方式===*真的症狀嚴重,可以考慮同時配合服用抗膽鹼(抗副交感神經)的藥物,來適度放鬆逼尿肌,或是讓膀胱注射肉毒桿菌,抑制神經釋放出乙醯膽鹼,痲痹逼尿肌。*上述治療都沒有效,才考慮做下膀胱擴張術、膀胱放大術等手術,或是截斷、切除逼尿神經等,至少先改善急尿感、頻尿的不舒服。<ref name="KingNet">{{cite web |url= https://heho.com.tw/archives/24682| title= 老是「突然」好想尿尿!你的膀胱可能「過動」了| language=zh | date=2018-10-12 | publisher=KingNet | author=泌尿科王炯珵主任 | accessdate=2020-05-18}}</ref>  
==参考來源==
{{Reflist}}
[[File:青木宣親.jpg | thumb | 300px | 青木宣親 <br> [http://sports.ltn.com.tw/news/breakingnews/1954901 原圖鏈接] ]]
6,509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