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黛安·基顿

增加 278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黛安·基顿'''(Diane Keaton,1946年1月5日-),[[美国]]电影演员、[[导演]]和制作人,曾获得过奥斯卡最佳女主角奖。基顿从舞台上开始她的演艺生涯,1970年初次登上银幕。她的第一个主要角色是1972年电影《教父1》中的凯·亚当斯。之后她和导演及联合主演伍迪·艾伦一起合作了《呆头鹅》(Play It Again, Sam)、《傻瓜大闹科学城》和《爱与死》(Love and Death),从而确定了她[[喜剧]]演员的风格。她的下一部影片《安妮·霍尔》使她荣获[[奥斯卡]]最佳女主角奖。
在喜剧获得成功后,基顿决定尝试其它不同类型的角色。她在《赤色分子》和《马文的房间》里的出色表演使她荣获两个奥斯卡最佳女主角提名。她出演的高票房的电影还包括《[[新岳父大人]]》 <ref>[https://movie.douban.com/subject/1297202/ 新岳父大人 Father of the Bride (1991)],豆瓣电影</ref> 、《大老婆俱乐部》和《爱是妥协》。她的电影在北美市场总计票房收入达11亿美元。
基顿多才多艺,除了银幕表演以外,她还是[[摄影师]]、不动产投资商和歌手。
黛安·基顿出生于[[加利福尼亚州]][[洛杉矶]],原名黛安·霍尔,是杰克·霍尔和多萝西·基顿四个孩子中的长女。父亲杰克是一个土木[[工程师]],爱尔兰裔美国人,天主教徒;而母亲多萝西是一个业余摄影师,信奉卫理宗。基顿跟随她母亲成为一个卫理宗教徒。在目睹母亲获得一项面向家庭主妇举办的“洛杉矶夫人”活动胜利后,她决心将来成为一个演员。[[凯瑟琳·赫本]]是她崇拜的对象,她很喜欢赫本演绎的坚定而独立银幕女性,也影响她走上演艺之路。
1964年,基顿从圣安娜高中毕业,在学校学习期间,她参加了声乐和表演俱乐部,并主演了学校[[话剧]]《欲望号街车》的女主角布兰奇·杜波依斯。毕业后,她进入圣安娜学院深造,之后在橙色海岸学院学习表演,一年后她就离开学校,开始了在[[曼哈顿]]的演艺生涯。在加入演员平等协会的时候,她将自己的姓改为她母亲的婚前姓名基顿。她还曾在夜总会兼职做歌手表演,不过持续[[时间]]不长。后来,她出演的电影《安妮·霍尔》 <ref>[https://www.sohu.com/a/328464826_120010762 70年代的中性范儿!《安妮·霍尔》的风格就是这么酷~],搜狐,2019-07-23</ref> 和《岁月流声》(Radio Days)中也有在夜总会表演的镜头。
基顿开始在纽约奈伯福特剧院(Neighborhood Playhouse)系统学习迈斯勒表演技巧,这是由表演指导桑福德·迈斯勒创造的一套系统的表演方法,流行于1920年代。和她一起合作《爱是妥协》的[[杰克·尼科尔森]]如此评价她,“在电影开拍之前,她已经完全理解并背熟了[[剧本]],据我所知,没有别的演员能做到这点。”
<center>{{#iDisplay:u0915y03yvf|560|390|qq}}</center>
==参考文献==
[[Category:影视演员]]
70,961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