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安壽吉

增加 5 位元組, 4 年前
人物经历
1948年南下后发表了描写解放初期的混乱状态的《旅愁》以及《秘密会议》、《虚假》、《商贾记》。他初期的作品大多反映农民和乡村生活,具有农民小说的性质,可从这时起开始创作体现城市庶民生活题材的作品。
1952年在 [[ 釜山 ]] 龙山高等学校任教。
1959年任教于[[梨花女子大学]]。
进入70年代以后他以中国东北和咸镜道为背景,把民族史作品化,创作了《城川江》。书中描写了从日俄战争和东学革命前后的开化期到庚戌国耻和3·1运动的民族受难期这一特殊历史阶段,一个家庭在动荡不定的乱世中经历的生与死的考验,展示了人与人之间以及人与社会之间的矛盾冲突。作品的可贵之处在于力求保持人类的尊严,贫贱不移,威武不屈。不正面树立英雄,强调了平凡人的思想意识,与凡人小事中折射出人性正直善良的光辉。
 
==《安寿吉与他的“北乡”情结》==
安寿吉带有很深的“北乡”情结,这不仅体现在他早年创办文学同人杂志《[[北乡]]》,创作第一部长篇小说《[[北乡谱]]》上,还表现在他返回韩国后于1960年代又创作出多部作长篇历史小说《[[北间岛]]》,而“北乡”的概念里包含的是朝鲜族移民在中国的定居与生存的意志。
98,480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