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葛洲坝水利枢纽

增加 109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 葛洲坝水利枢纽 ''' ,被誉为“万里长江第一坝”,是 [[ 长江 ]] 干流上第一座大型水利枢纽,位于中国湖北省宜昌市境内的 [[ 长江三峡 ]] 末端河段上,距上游的三峡水电站38公里,距下游宜昌市主城区约6公里。因坝址处江中原有一小岛 [[ 葛洲坝 ]] 而得名。”
==名称由来==
葛洲坝水利枢纽的名称,来源于长江中上游的分界点南津关下游2.3千米处的葛洲坝岛。葛洲坝岛原为长江中的一个沙洲,与旁边的西坝岛相邻,将这一段长江自南岸向北分成了并行的大江、二江和三江这三条河道。葛洲坝原来叫“搁舟坝”,后船家为了吉祥,把搁舟改了个谐音,成了“葛洲坝”。 [[ 葛洲坝水利枢纽 ]] 的坝址就穿过这个江心小岛,这个小岛随着大坝的修建而消失了。
==工程介绍==
大坝位于长江三峡的 [[ 西陵峡 ]] 出口—南津关以下2300米处,距宜昌市镇江阁约4000米。北抵江北镇镜山,南接江南狮子包。长江水流由东急转向南,江面由390米突然扩宽到坝址处的2200米。由于泥沙沉积,在河面上形成葛洲坝、西坝两岛,把长江分为大江、二江和三江。大江为长江的主河道,二江和三江在枯水季节断流。
工程上游流域面积约100万平方公里,多年平均流量14,300立方米/秒,水库总库容15.8亿立方米(三峡大坝水库393亿立方米)。安装发电机组21台,总装机容量271.5 万千瓦(三峡2,250万千瓦),投产后,通过扩建一台机组和实施两台机组改造增容,现装机容量为277.7万千瓦,年均发电量157亿度。 工程自1970年12月30日动工,1988年12月10日竣工,1989年1月3日, [[ 长江葛洲坝水利枢纽 ]] 宣布建成。
大坝由船闸、发电厂、泄水闸、冲砂闸及挡水 [[ 建筑物 ]] 组成,全长2,606.5米,最大坝高47米。大坝上有三条船闸,其中2号船闸闸室长280米、宽34米,可一次通过万吨级船。3号船闸是长江上第一座船闸,也是目前长江过船速度最快的船闸。
在长江干流梯级开发规划中,葛洲坝工程是三峡工程的航运反调节梯级,主要作用为:
航运常日稳定方面,三峡水电站在枯水期担负电网调峰任务, [[ 发电 ]] 与不发电时的下泄流量变化较大,下游将产生不稳定流,一天24小时内的水位变幅也较大,对 [[ 船舶 ]] 航行和 [[ 港口 ]] 停泊条件不利,因此,必须利用葛洲坝水库进行反调节; 渠化三峡坝址三斗坪至南津关38公里山区河道:天然状态 [[ 航道 ]] 条件较差,难以通过万吨级船队,三峡工程的航运效益也难以发挥。 
发电方面,三斗坪到葛洲坝之间有27米水位落差可以用来发电,可发电150多亿千瓦时。
==作用==
葛洲坝水利枢纽具有 [[ 防洪 ]] [[ 发电 ]] [[ 航运 ]] [[ 灌溉 ]] [[ 旅游 ]] 等效益。
==视频==
 
===<center> 葛洲坝水利枢纽 相关视频</center>===
 
<center> 记录葛洲坝水利枢纽建成历史性时刻 </center>
<center>{{#iDisplay:b03862uo7uy|560|390|qq}}</center>
<center> “万里长江第一坝”——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于1981年1月4日胜利合龙</center>
<center>{{#iDisplay:v0730lr0rqs|560|390|qq}}</center>
 
 
[[Category:水电燃气矿业]]
247,600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