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中德关系

增加 125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 中德关系 ''' (德语:Chinesisch-deutsche Beziehungen)指 [[ 中国 ]] [[ 德国 ]] 之间的 [[ 外交关系 ]] 。中德两国从19世纪末开始进行直接的交流。刚刚完成统一的德意志帝国参加了八国联军。之后,两国持续了大约30年的合作关系,直到阿道夫·希特勒联合日本发动了 [[ 第二次世界大战 ]] ,两国成为了敌对双方。二战结束之后,德国战败,被分裂为两个国家,在冷战中,德国被分为两个国家,即民主德国和联邦德国,两国分别与中国建交于1949年10月27日和1972年10月11日。1990年,冷战进入尾声,两德统一,两国关系进入迅速发展阶段。目前中德关系被双方定义为“ [[ 全方位战略伙伴关系 ]] ”。
==历史==
[[17世纪 ]] 最早的中德贸易线从陆路经西伯利亚辗转到达普鲁士王国。为了避免 [[ 俄国 ]] 政府沉重的通行税,德国早在清王朝就尝试通过海路开拓东方贸易路线,1752年,埃姆登的王家普鲁士亚洲贸易公司(KPAC)商船“普鲁士国王”号在德国船长格来史克的指挥下抵达广州,成为中德贸易史上第一艘到达中国的德国商船。1861年,普鲁士派出艾林波东亚外交使团,与清政府参照中英中法《 [[ 天津条约 ]] 》,签订了《 [[ 中德通商条约 ]] 》,该条约使普鲁士及其代表的众多个德意志邦国与中国建立了贸易关系  [[19世纪]]晚期以前,中国同欧洲国家的贸易一直受控于英国。而普鲁士王国首相[[奥托·冯·俾斯麦]]则热切希望在中国建立立足点,以平衡英国的影响。俾斯麦力排众议,为德中的航线设置了奖金。给予[[奖金]]的议案于1885年最终通过。同年,俾斯麦派出第一支德国银行业和工业考察团前往中国评估投资机会,这最终促成了1890年[[德华银行]]的建立。通过这些努力,德国于1896年继英国之后成为第二大对华贸易国。 在这段时期,与英法不同,德国并没有积极的表现出其对中国的帝国主义野心,而中国政府也将德国视作来帮助中国进行现代化发展的伙伴。1880年代晚期,克虏伯公司作为中国的合同商,负责修筑[[旅顺港]]和[[大沽炮台]]附近的一系列防御工事。北洋水师向德国订购了主力舰——定远级铁甲舰,以及经远号、来远号装甲巡洋舰。此外,德国军事教官帮助张之洞建立了“自强军”,并协助[[袁世凯]]培训了“[[新建陆军]]”。 德国对中国的援助不仅限于军事方面,也扩大到工业和技术交流领域。来自[[西门子公司]]、[[克虏伯公司]]的工程师帮助中国建立了近代的发电厂和钢铁工厂,例如汉阳铁厂。西门子公司的工程师在颐和园中安装了中国的第一批电灯,北京的第一家自来水厂使用的则是德国AEG电机和水泵
19 总的来说,第一次 纪晚期以前, 界大战给 国同欧洲国家 德关系带来了巨大 伤害,特别是[[ 贸易 一直受控于英国。而普鲁士王国首相奥托·冯·俾斯麦则热切希望 ]]方面。1913年,当时 在中国 建立立足点,以平衡英 有近300个德 的影响。俾斯麦力排众议 商号 为德中的航线设置了奖金。给予奖金的议案于1885 但到了1919 最终通过 ,却只剩下2个 同年 一战期间 俾斯麦派出第一支德 中国政府在英 银行业和工业考察团前往中 等协约 评估投资机会 的压力之下 这最终促成了1890年 清理 德华银行 的建立。通过这些努力, 德国 于1896年继英国之后成为第二大对 贸易国 [[企业]]
在这段时期,与英法不同,德国并没有积极的表现出其对中国的帝国主义野心,而中国政府也将德国视作来帮助中国进行现代化发展的伙伴。1880年代晚期,克虏伯公司作为中国的合同商,负责修筑旅顺港和大沽炮台附近的一系列防御工事。北洋水师向德国订购了主力舰——定远级铁甲舰,以及经远号、来远号装甲巡洋舰。此外,德国军事教官帮助张之洞建立了“自强军”,并协助袁世凯培训了“新建陆军”。
德国对中国的援助不仅限于军事方面,也扩大到工业和技术交流领域。来自西门子公司、克虏伯公司的工程师帮助中国建立了近代的发电厂和钢铁工厂,例如汉阳铁厂。西门子公司的工程师在颐和园中安装了中国的第一批电灯,北京的第一家自来水厂使用的则是德国AEG电机和水泵。
总的来说,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中德关系带来了巨大的伤害,特别是贸易方面。1913年,当时在中国有近300个德国商号,但到了1919年,却只剩下2个。一战期间,中国政府在英国等协约国的压力之下,清理德华银行等德国在华企业。[[Category:578 國際關係]]
251,490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