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克利福德·麦克尔·柯曾

增加 318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个人简介==
克利福德·柯曾爵士(Sir Clifford Curzon,1907~1982),英国钢琴家,1919年入[[英国皇家音乐学院]]师从雷迪,后在古德森班上学习,16岁在伦敦皇后大厅演奏巴赫三重协奏曲而成名。1928年到柏林拜施纳贝尔为师,后又到[[巴黎]]受兰多芙斯卡指导,可谓融合了多家长处。柯曾的演奏,善于把刚健的节奏与内心庄严宁静的情感完美地结合起来 <ref>[https://m.sohu.com/a/141979987_668695/?pvid=000115_3w_a 他的演奏善于把刚健的节奏与庄严宁静的情感完美结合丨聆听柯曾],搜狐,2017-05-19</ref> ,他的演奏对结构把握能力强,触键中充溢着[[英国]]绅士那种优雅,尤以擅长于[[莫扎特]]、[[勃拉姆斯]]、舒伯特和舒曼的作品著称。其与维也纳八重奏团合作的舒伯特的《鳟鱼》五重奏(Decca 417 459-2),是这个曲目的顶尖版本之一。
==人物生平==
1931年,柯曾娶美国[[大键琴]]家、钢琴家,露西尔·华莱士(Lucille Wallace)为妻。柯曾夫妇没有子女;但他们在伟大的女高音[[歌唱家]]玛丽亚·切伯塔利(Maria Cebotari)于1949年在[[维也纳]]去世(时年39岁)后收养了她的两个孤儿。
柯曾演绎的莫扎特和[[舒伯特]]最为著名 <ref>[https://www.sohu.com/a/252751674_669505 他说:“莫扎特就是我们的太阳!”],搜狐,2018-09-08</ref> 。尽管他留下了为数不少的录音,但他对录音[[技术]]的排斥人人皆知,他经常禁止一些他认为没发挥出最佳水平的录音出版。早期的柯曾以支持现代音乐闻名;莱诺克斯·伯克利(Lennox Berkeley)的钢琴奏鸣曲即题献给他。后期则倾心于18,19世纪的德奥作品。   
柯曾的叔叔是阿尔伯特·科特尔比(Albert Ketèlbey),有一次在BBC的广播节目“荒岛唱片”(Desert Island Discs)中接受采访时柯曾描述他的童年:“小柯曾不爱睡觉,他爱坐在楼梯的缓台上,听叔叔弹[[钢琴]]的[[声音]]从爸爸的老房子的楼梯井中传过来,所以我第一次听到的[[音乐]]就是科特尔彼那些的永恒的[[旋律]]。”
<center>{{#ev:youku|XNjM0Mzg3NjU2|560|center}}</center>
==参考文献==
[[Category:钢琴家]]
246,884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