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班固

增加 2,686 位元組, 5 年前
创建页面,内容为“thumb|班固像 {{二十四史}} '''班固'''(建武八年32年永元四年92年),东汉史学家班彪之…”
[[File:Ban Gu.jpg|thumb|班固像]]
{{二十四史}}
'''班固'''([[建武]]八年[[32年]]-[[永元]]四年[[92年]]),[[东汉]][[史学家]][[班彪]]之子,字孟堅,扶風安陵人(今陝西咸陽)。[[東漢]]時人,生於[[漢光武帝]]建武八年,卒於[[漢和帝]]永元四年,年六十一歲。


班固繼承父業,撰写了《[[汉书]]》,共一百篇,包括紀十二、表八、志十、傳七十,後人析為一百二十卷。班固編寫《漢書》時候,有人告發其“私修國史”,因而被捕入獄。他的弟弟[[班超]]向漢明帝說明班固修《漢書》的目的是頌揚漢德,讓後人了解歷史,從中獲取教訓,並無毀謗朝廷之意。後來無罪開釋,明帝更給了班家一些錢財,幫助他們寫下去。

[[漢明帝]]頗賞識班固的才能,召為[[蘭台]]令史(中央檔案典籍管理員),秩俸為二千石,後轉遷為郎。當時蘭台令史[[傅毅]]是他的同事,二人皆以文聞名,班固與弟[[班超]]書曰:“武仲以能屬文,為蘭台令史,下筆不能自休。”此即文人相輕的流傳。班固又奉詔完成其父所著書。

[[漢和帝]]永元元年([[89年]]),[[竇憲]]率兵伐[[匈奴]],班固從竇憲出征,任中護軍,行中郎將事,大破匈奴後,[[燕然勒石|勒石燕然山]]之銘文,即出自班固手筆。班固“不教學諸子,諸子多不遵法度”,洛陽令[[种競]]被班固家奴醉罵,懷恨未忘。和帝永元四年竇憲失勢自殺,班固受牽連而被免官職,種競利用竇憲事敗之機,逮捕班固,日加笞辱。班固死在獄中,年六十一歲。此時所著書,八「表」及「天文志」均未完成。

班固著[[漢書]]未完成而卒,和帝命其妹[[班昭]]就[[東觀藏書閣]](東漢皇家圖書館)所存資料,續寫固之遺作,然尚未畢便卒。同郡馬續,乃昭之門人,博覽古今,帝乃召其補成七「表」及「天文志」。

此外,班固也是[[東漢]]最著名的辭賦家之一,著有《兩都賦》、《答賓戲》、《幽通賦》等。

{{wikisource-author}}
{{wikisource|後漢書/卷40上|後漢書卷四十上}}
{{wikisource|後漢書/卷40下|後漢書卷四十下}}
{{China-historian-stub}}
[[Category:漢朝歷史學家|B班]]
[[Category:汉朝作家|B班]]
[[Category:陕西人|B班]]
[[Category:32年出生|B班]]
[[Category:92年逝世|B班]]
[[Category:班姓|G]]

[[bg:Бан Гу]]
[[de:Ban Gu]]
[[en:Ban Gu]]
[[es:Ban Gu]]
[[fr:Ban Gu]]
[[hu:Pan Ku]]
[[it:Ban Gu]]
[[ja:班固]]
[[ko:반고 (한나라)]]
[[no:Ban Gu]]
[[pl:Ban Gu]]
[[ru:Бань Гу]]
[[vi:Ban Cố]]
13,368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