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0,281
次編輯
變更
创建页面,内容为“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英语:Institute of Botany,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缩写作 IB-CAS;简称中科院植物所或植物研究所,研究…”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英语:Institute of Botany,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缩写作 IB-CAS;简称中科院植物所或植物研究所,研究所内部常常称为植物所)是位于中国北京市海淀区的一所以植物为主要研究对象的研究机构,隶属于中国科学院。它地处北京香山脚下,有着80多年的建所历史。现有中国科学院院士5人,在岗博士研究生导师66人,在岗硕士研究生导师83人,在学研究生604人,在站博士后51人。所内成立了研究生会,并主办了研究生自己的报纸《青青水杉》。
植物研究所以整合植物生物学为学科定位,以植物对环境适应的生物学基础为主要研究方向,以绿色高效农业和生态环境的国家需求为重要研究领域,重点在植物系统发育重建和进化、陆地植被/生态系统与全球变化、资源植物分子与发育生物学、植物信号转导与代谢组学、生物多样性保育与可持续利用等方面开展系统的研究。
==历史沿革==
1950年,由静生生物调查所(1928年建立)植物部和北平研究院植物研究所(1929年建立)合并为中国科学院植物分类研究所,1953年改名为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植物所老所址基本上延续的是北平研究院植物研究所的所址(今位于北京市西城区西直门外大街141号),包括来远楼(今动物园西北角)和“黄房”(今动物园长颈鹿馆西)及陆谟克堂,现原址仍保存有西城区文物保护单位-陆谟克堂(为纪念生物学家拉马克所建,位于北京动物园内),对面为中国科学院古脊椎与古人类研究所。自80年代开始,植物所办公和科研逐渐迁往位于海淀区香山附近的植物园,1995年完全搬迁至现所址。
2013年,陆谟克堂及西外大街137号院整体移交给古脊椎所,不再隶属于植物所管理。移交后,古脊椎所将陆谟克堂修缮改建,成为该所的所史馆。
植物所在其发展过程中,曾经在京外建立过很多工作站,这些工作站是现在一些研究机构和大学的前身。如昆明工作站发展为昆明植物研究所,西北工作站发展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一部分实验室也分离出去,成为其他研究所的前身。如真菌植物病理研究室发展为现今的微生物所,遗传栽培研究室发展为遗传所。
植物研究所以整合植物生物学为学科定位,以植物对环境适应的生物学基础为主要研究方向,以绿色高效农业和生态环境的国家需求为重要研究领域,重点在植物系统发育重建和进化、陆地植被/生态系统与全球变化、资源植物分子与发育生物学、植物信号转导与代谢组学、生物多样性保育与可持续利用等方面开展系统的研究。
==历史沿革==
1950年,由静生生物调查所(1928年建立)植物部和北平研究院植物研究所(1929年建立)合并为中国科学院植物分类研究所,1953年改名为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植物所老所址基本上延续的是北平研究院植物研究所的所址(今位于北京市西城区西直门外大街141号),包括来远楼(今动物园西北角)和“黄房”(今动物园长颈鹿馆西)及陆谟克堂,现原址仍保存有西城区文物保护单位-陆谟克堂(为纪念生物学家拉马克所建,位于北京动物园内),对面为中国科学院古脊椎与古人类研究所。自80年代开始,植物所办公和科研逐渐迁往位于海淀区香山附近的植物园,1995年完全搬迁至现所址。
2013年,陆谟克堂及西外大街137号院整体移交给古脊椎所,不再隶属于植物所管理。移交后,古脊椎所将陆谟克堂修缮改建,成为该所的所史馆。
植物所在其发展过程中,曾经在京外建立过很多工作站,这些工作站是现在一些研究机构和大学的前身。如昆明工作站发展为昆明植物研究所,西北工作站发展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一部分实验室也分离出去,成为其他研究所的前身。如真菌植物病理研究室发展为现今的微生物所,遗传栽培研究室发展为遗传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