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162
次編輯
變更
佘山天文台
,無編輯摘要
==结构==
佘山天文台整体为欧式 [[ 钢筋 ]][[ 混凝土 ]] 结构两层楼,呈十字架形,东长西短,南北两翼对称,全台总 [[ 面积 ]] 为4148平方米。天文台观察室圆顶位于十字中心, [[ 直径 ]] 达10米,球顶体身高度为18米,结构系钢架焊接,外复 [[ 铝合金 ]] 板,整体形状呈半圆球形,并敷有隔热层,内装饰镀塑钢板。室内有10吨行车,观测室能作360度旋转。观察室外径为18.8米,总重达150吨。内部安装有口径40厘米的双筒折射望远镜,该望远镜于1899年在 [[ 法国 ]][[ 巴黎 ]] 高梯尔(Gautier)厂生产完成。圆顶东侧建有子午仪室,内装口径6厘米的 [[ 中星仪 ]] ,用以观测对钟。室内建筑保存完好,室内的 [[ 壁炉 ]] 、图书室等依旧保留原有格局。
==功能==
自 [[ 光绪 ]] 三十三年(1907年)开始,佘山天文台出版《余山天文台年刊》,至1942年因经费问题而停刊,共计出版21卷。
由于佘山脚下稻田遍布, [[ 空气 ]] 中 [[ 水蒸气 ]] 几乎终年饱和,气流在沿着山坡上升后会造成星象抖动,这导致佘山天文台在一年中适于观测的时间不到100天。此外,当风速达到每秒8米时,庞大的望远镜还会阵阵摇晃,严重影响观象。当时天文台的工作人员文化程度都不高,但包括蔡尚质在内的所有工作人员的工作都很认真,自望远镜安装完毕后的25年间,他们共拍摄了1.2万多张太阳照片,手绘日影图7000余幅,在太阳黑子与地磁关系、太阳自转等课题上有所论著,并编过一卷《赤道星图》。蔡尚质在任时,天文台还曾用大望远镜摄下3000余张星空照片。 [[ 宣统 ]] 二年(1910年),哈雷慧星出现时,佘山天文台进行过有价值的观测,并留下一批宝贵的 [[ 照片 ]] 。他们也进行了太阳黑子的拍摄。其时,工作人员大多是外国人。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佘山天文台台长、 [[ 法国 ]] 耶稣会司铎蔡尚质编算了 [[ 赤道带 ]] -0°50′~+0°50′中1.4万颗 [[ 恒星 ]] 照相星表,使该台的星表工作居当时的国际领先地位。
1949年至1962年期间,佘山观象台主要从事照相天体测量,太阳黑子观测, [[ 太阳 ]] 活动研究和 [[ 天体力学 ]] 的研究,其中以测定疏散星团自行着称。其中在1957年,佘山观象台开始参加国际地球物理年苏联系统的太阳黑子观测,直至1960年结束。1962年以后,佘山天文台还增加了人造卫星的观测等工作。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后,除保持原有工作外,佘山天文台还进行人造卫星的多普勒测速和 [[ 人造卫星 ]] 的 [[ 激光 ]] 测距,人造卫星的精密定轨、轨道预报和资料处理等工作,承担了激光卫星的预报任务,参加了中国的卫星测地工作,是中国国内激光联测的负责单位,也是中国国内用新技术参加国际地球自转联测计划的唯一单位。1949年至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佘山工作站(包括佘山观象台)取得科研成果累计有27项,其中获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奖的有2项,获 [[ 中国科学院 ]] 成果二等奖的有2项,获上海市成果三等奖的有1项。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开始,与国外的联系和交往日趋频繁,并多次派人出国访问、进修或工作,并成为了 [[ 中国 ]] 国内贮存天文照片最多的单位。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