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发冠卷尾

增加 1,576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style="background: #808000" align= center|'''<big>发冠卷尾</big> '''|-|[[File:发冠卷尾.jpg|缩略图|居中|'''发冠卷尾'''[http://pic.birdnet.cn/forum/201310/09/080336kdi6jwjot9zvcv1j.jpg 原图链接][https://www.birdnet.cn/thread-688454-1-1.html 原图链接]]]|-| align= light| 中文学名: 发冠卷尾 </br> 拉丁学名:Dicrurus hottentottus </br>别 称:卷尾燕、山黎鸡、黑铁练甲、大鱼尾燕 </br>界: 动物界 </br>门:脊索动物门 </br>纲:鸟纲 </br>目:雀形目 </br>科:卷尾科 </br>属:卷尾属 </br>种: 发冠卷尾 </br>亚   种: 14亚种 </br>命名者及年代:Linnaeus, 1766 </br>英文名称: Hair-crested Drongo </br>保护级别: 无危(LC) IUCN标准</br>|} '''发冠卷尾'''<ref>[http://ent.sina.com.cn/y/2008-05-22/15342033661.shtml SM公司打造新星五人帅男组合SHINee出道(附图)],新浪网,2017-12-19</ref> (学名:Dicrurus hottentottus)是中型鸟类,体 长28长[[28-35 ]] 厘米。通体绒黑色缀蓝绿色金属光泽,额部具发丝状羽冠,外侧尾羽末端向上卷曲。栖息于海拔1500米以下的低山丘陵和山脚沟谷地带,多在常绿阔叶林、次生林或人工松林中活动。单独或成对活动,很少成群。主要在树冠层活动和觅食,树栖性。主要以金龟甲、金花虫、蝗虫、蚱蜢、竹节虫、椿象、瓢虫、蚂蚁、蜂、蛇、蜻蜓、蝉等各种昆虫为食。分布于中国、印度、缅甸、老挝、泰国、越南、中南半岛、菲律宾和印度尼西亚。
== 外形特征 ==
发冠卷尾'''雄性'''成鸟(繁殖羽):全身羽绒[[黑色]],缀[[蓝绿色金属光泽]];前额、眼先和眼后呈绒黑色毛状羽;耳羽绒黑色;前额顶基部中央着生十多条丝发状冠羽,其基部约1/3处发羽具细小丝状分支;繁殖期间,丝发状冠羽最长者可达112毫米,并披向后颈伸延到上背部;头顶前部两侧羽稍延长侧冠羽;颈侧部羽呈披针状,具蓝紫色金属光泽;枕、后颈、背、肩和腰纯黑色,稍沾金属光泽;尾上覆羽和尾羽纯黑色,尾羽具铜绿色光泽;尾呈叉状尾,最外侧一对末端稍向外曲并向内上方卷曲;翅飞羽及翅上覆羽纯黑色,具铜绿光泽。下体纯黑色;颏部羽呈绒毛状;喉部具紫蓝色金属光泽的滴状斑;腹及尾下覆羽微具光泽。
发冠卷尾雄性成鸟(繁殖羽):全身羽绒黑色,缀蓝绿色金属光泽;前额、眼先和眼后呈绒黑色毛状羽;耳羽绒黑色;前额顶基部中央着生十多条丝发状冠羽,其基部约1/3处发羽具细小丝状分支;繁殖期间,丝发状冠羽最长者可达112毫米,并披向后颈伸延到上背部;头顶前部两侧羽稍延长侧冠羽;颈侧部羽呈披针状,具蓝紫色金属光泽;枕、后颈、背、肩和腰纯黑色,稍沾金属光泽;尾上覆羽和尾羽纯黑色,尾羽具铜绿色光泽;尾呈叉状尾,最外侧一对末端稍向外曲并向内上方卷曲;翅飞羽及翅上覆羽纯黑色,具铜绿光泽。下体纯黑色;颏部羽呈绒毛状;喉部具紫蓝色金属光泽的滴状斑;腹及尾下覆羽微具光泽。 ''' 雌性 ''' 成鸟: [[ 体羽似雄鸟 ]] ,但铜绿色金属光泽不如雄鸟鲜艳;额顶基部的发状羽冠亦较雄鸟短小。
''' 幼鸟 ''' :体型大小几与成鸟类似。全身羽 [[ 黑褐 ]] 或黑色,微沾金属光泽;额顶基部的发状羽最长者22mm;翅和尾黑色,稍沾金属光泽;最外侧一对尾羽端稍外曲并上卷;翅角缘污灰白色;翅下覆羽及腋羽黑褐色,具白色端斑。下体黑色,喉、胸前端和颈侧有数枚披针状滴状斑羽,并略具铜绿色闪光。
虹膜暗红褐色;嘴和跗蹠黑色;爪角黑色。嘴形强健;嘴峰稍曲,先端具钩;嘴须存在。鼻孔为垂羽悬掩。初级飞羽10枚,一般翅形长而稍尖。尾长而呈叉状 <ref>[http://www.xzwyu.com/article-15653-1.html 发冠卷尾外形特征],鸟纲 行者物语网网,2015-1-24</ref>
== 生活习性 ==
''' 迁徙 ''' :发冠卷尾在中国主要为夏候鸟,每 年4 年[[4 ]] 迁来我国繁殖,4月末5月初到达北部繁殖地 ,9 ,[[9 月末10 ]] 月初开始南迁。在北京地区首见时间在5月中旬,经过长途旅程,迁徙到达繁殖地区。
''' 习性 ''' [[ 单独或成对 ]] 活动,很少成群。主要在树冠层活动和觅食,树栖性。飞行较其他卷尾快而有力,飞行姿势亦较优雅,常常是先向上飞,在空中作短暂停留后,才快速降落到树上,如发现空中飞行的昆虫,立刻飞去捕食。鸣声单调、尖厉而多变。还常见到成对相互追逐。雄鸟善鸣叫,声音粗厉多变,鸣叫噪杂而喧闹,成对边飞边叫,时而急速向上空飞行,在空中翻腾,尔后快速向低空作“燕式”滑翔。
''' 食性 ''' :主要以金龟甲、金花虫、蝗虫、蚱蜢、竹节虫、椿象、瓢虫、蚂蚁、蜂、蛇、蜻蜓、蝉等各种 [[ 昆虫 ]] 为食,偶尔也吃少量植物果实、种子、叶芽等植物性食物  '''叫声''':[[悦耳嘹亮]]的鸣声,偶有粗哑刺耳叫声
== 栖身环境 ==
发冠卷尾为 [[ 林栖 ]] 鸟类,栖息于海拔1500米以下的低山丘陵和山脚沟谷地带,多在常绿阔叶林、次生林或人工松林中活动,有时也出现在林缘疏林、村落和农田附近的小块丛林与树上。在中国西藏东南部墨脱栖息于海拔1000米以下的热带林区;在贵州活动于海拔350-1100米处;在陕西见于秦岭南坡栖于丘陵以及高山上;在河北省和北京地区,夏季营巢繁殖于西部和西北部山区,在百花山北坡,栖息在海拔700-1500米之间,活动于丘陵及山区高大树林中。
== 生长繁殖 ==
繁殖 期5期[[5-7 ]] 月。迁到繁殖地时多数已成对,到达后不久即开始占区和出现雌雄间的追逐行为。雄鸟在此时甚活跃和善鸣叫,有时站在巢区中树顶枝上鸣叫,有时边飞边叫,鸣声粗犷而嘈杂。飞行时从栖木急速向上升入空中,而后急速翻身向下滑翔,或在空中作短暂停留,再快速滑翔向下落到原来栖木上。
5月中下旬开始筑巢,由雌雄亲鸟共同承担,通常营巢于高大乔木顶端枝权上,距地高3-10m,巢呈浅杯状或盘状,主要由枯草茎、枯草叶、须根、树叶、细枝、松针、植物纤维、兽毛等材料构成,多数无任何内垫,少数垫有少许羽毛和兽毛。巢的大小为外径14-16cm×16-18cm,内径9-10cm×10-12cm,深5.57(5.0-6.5)cm,高8.36(7.0-10.0)cm。领域性甚强,其领域大小随环境而变化。在北京西山的观察,在海拔700-1000m处的低山山脚地带,巢间距在1km以上;在海拔1500米山坡上的杨树幼林林缘地区,巢间距仅300米。对进入巢区的同种或有威胁性的其他鸟类,如乌鸦、喜鹊、红隼等,则急起驱赶,直到逐出巢区一定距离后才返回。
每窝产 卵3卵[[3-4 ]] 枚,偶尔多至5枚,1年繁殖1窝,1天产卵1枚,卵多在每天清晨产出。卵的形状有长卵圆形和尖卵圆形,纯白色、乳白色或淡粉白色,被有橙色、赭红色、淡紫灰色、灰褐色或淡红色等不同颜色的斑点,尤以钝端较密集。卵的大小为25-34.5mm×19.8-23mm,重6-8g。卵产齐后即开始孵卵,由雌雄亲鸟轮流承担,孵化期16±1天。雏鸟晚成性,刚孵出时雏鸟全身裸露,仅背部和头顶着生有少许绒羽。雌雄亲鸟共同育雏,留巢期20-24天 <ref>[http://amuseum.cdstm.cn/AMuseum/dongwu/page/animal_detail_4820.html 发冠卷尾的繁殖],中国科学技术馆</ref> 。 == 地理 分布 范围 ==
''' 分布 于孟加拉国、不丹、汶莱、柬埔寨、中国、 范'''围: 印度、 印度尼西亚、老挝人民民主共和 国、 马来西 东南 、缅甸、尼泊尔、菲律宾、泰国、越南。旅鸟: 韩民国 巽他群岛
'''分布状况''':亚种brevirostris繁殖于华中、华东及台湾;冬季北方鸟南迁越冬。指名亚种繁殖于[[西藏]]东南部及云南西部;常见于低地及山麓林,尤其在较干燥的地区<ref>[http://www.baiven.com/q/18/218/170304.html 发冠卷尾的地理分布],鸟类_百问中文,2016-10-21</ref>。
== 亚种分化  ==
{| class="wikitable" style="width:100%;"
| 6 || 发冠卷尾欧比岛亚种 || Dicrurus hottentottus guillemardi ||分布位于摩鹿加群岛西部的欧比岛
|-
| 7 || [[ 发冠卷尾指名亚种 ]] || Dicrurus hottentottus hottentottus|| 分布于印度半岛,喜马拉雅山麓,孟加拉国,印度东北部,缅甸,泰国,中国西藏、云南,柬埔寨和越南
|-
| 8 || 发冠卷尾巴厘亚种 || Dicrurus hottentottus jentincki || 分布于爪哇东部,巴厘和爪哇海附近岛屿
== 种群现状 ==
该物种分布范围广,部分地区种群数量较丰富,不接近物种生存的脆弱濒危临界值标准(分布区域或波动范围小于20000平方公里,栖息地质量,种群规模,分布区域碎片化),种群数量趋势稳定,因此被评价为 [[ 无生存危机 ]] 的物种。
== 保护等级 ==
列入《 [[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 ]] 》(IUCN) 2012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低危(LC)。
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ref>[http://www.forestry.gov.cn/main/3954/content-959027.html 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党政机关,2017-03-15</ref>。
15,999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