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華燈侍宴圖》宋代 馬遠

增加 4,192 位元組, 4 年前
创建页面,内容为“[[File: 《華燈侍宴圖》.jpeg |thumb|right|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0619/1577ca356c024211b79e3a2cff21658f.jpeg 原圖連結] [https://…”
[[File: 《華燈侍宴圖》.jpeg |thumb|right|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0619/1577ca356c024211b79e3a2cff21658f.jpeg 原圖連結]
[https://toutiao.sctx.com/toutiao/details-33539.html「 圖片來源 收藏天下」] ]]
'''《華燈侍宴圖》宋代 馬遠'''

《華燈侍宴圖》存世有兩軸,一軸有“臣馬遠”落款,一軸則無款。按乾隆及董誥的看法,雖然畫中的階墀部分,微有參差,但都筆意深厚,絹素亦古,佈局人物,題詩字體,大體相同,應“同出宋時院本”。即同一題材的兩幅作品。《故宮書畫錄》及現當代鑑藏家、研究者多認同兩幅畫都是宋畫。《石渠寶笈》均有著錄,此幅作《宋人華燈侍宴圖》。

此幅在《石渠寶笈》著錄中,仍按原籤作《宋人華燈侍宴圖》,民國五十四年,國立故宮博物院編纂委員會增訂《故宮書畫錄》時,此幀後編者按,認為此幅筆意深厚,絹素亦古,其為馬遠真無疑,古人得意之作,往往自為複本,此其一例也,特為更名。
細察是幅構圖筆墨,遠較宋馬遠《華燈侍宴圖》為佳,故應為馬遠真蹟無疑。
<ref>[http://blog.sina.com.cn/s/blog_3fc15f510102xmi3.html 玉畫緣>新浪博客>宋>馬遠>華燈侍宴圖>台北故宫博物院]</ref>

==畫家馬遠生平==
[[馬遠]](十二世紀末至十三世紀初),河中人。字欽山。祖父[[興祖]],父[[世榮]],弟[[逵]]均為宋畫院有名畫家。遠在光宗、寧宗(1189-1224)時為畫院待詔。畫山水、人物、花禽,種種臻妙。畫學雖得自家傳,然能自成一格。與[[劉松年]],[[李唐]],[[夏圭]]合稱為南宋四大家。

===“水墨蒼勁”的風格===
馬遠畫山,常畫山之一角,或“馬半邊”。對他簡潔有力的構圖,稱為“邊角之景”。他又多用水墨,畫樓閣用“界畫”;畫樹乾瘦硬為屈鐵,但剛健中有柔和。筆法豪放而謹嚴,變化多而融和。歷代評畫者評他是“水墨蒼勁”的風格。與當時名畫家[[夏珪]],時稱馬夏。

===明代浙派畫風===
馬遠是寧宗時代的宮廷畫家。曾被授與金帶的最高職位。他的題材與畫風,對於後來浙江地區的畫壇有鉅大深遠的影響,成為明代浙派畫風最重要的典範與傳統。
<ref>[http://tech2.npm.edu.tw/cheschool/zh-tw/index.aspx?content=b_1_88   追索浙派> 南宋宮廷繪畫>《華燈侍宴圖》宋代 馬遠]</ref>

==《華燈侍宴圖》賞析==
《華燈侍宴圖》以俯視的角度寫在燈火通明的宮殿裏,隱約可見幾位官員屈身隨侍皇帝飲宴。宮殿外頭,樂舞的宮女翩翩起舞,為主人為賓客助興作樂;而一旁的樹林,似乎也隨著音樂起舞,枝椏棲斜,顯得姿態橫生。這些樹林,由近而遠,漸漸隱沒於霧色之中,只見宮殿後矗立著幾棵松樹,和遠處數抹青山。

他的獨特構思表現為處理這一題材時,成功的外部環境描寫烘托出室內的豪華與歡樂氣氛。然而,畫家雖然沒有讓飲宴的帝王直接出現畫面上,畫上的題詩卻點出了畫題:

「朝回中使傳宣命,父子同班侍宴榮,酒捧倪觴祈景福,樂聞漢殿動驩聲,寶瓶梅蕊千枝綻,玉柵華燈萬盞明,人道催詩須待雨,片雲閣雨果詩成。」

這首南宋寧宗楊皇后所題的詩,生動地記載了她一家榮寵侍宴帝王的情景。
<ref>[http://blog.sina.com.cn/s/blog_3fc15f510102xmi3.html 玉畫緣>新浪博客>宋>馬遠>華燈侍宴圖>台北故宫博物院]</ref>

==傳世作品==
花鳥畫:《柳塘聚禽圖》《梅石溪鳧圖》。

人物畫:《女孝經圖》。

山水畫:
《華燈侍宴圖》

《尋灘雙鷺圖》

《四景圖》

《對月圖》

《寒江獨釣圖》

《踏歌圖》

《秋江漁隱圖》

《山徑春行圖》
<ref>[https://www.555baike.com/9999/1096472.html 35百科網>運用了別出心裁的手法>《華燈侍宴圖》宋代 馬遠]</ref>

==收藏==
《華燈侍宴圖》設色 墨本 軸, 縱:111.9公分 橫:53.5公分,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參考資料==
26,163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