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黄鹡鸰

增加 1,211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style="background: #808000" align= center|'''<big>黄鹡鸰</big> '''|-|[[File:黄鹡鸰.jpg|缩略图|居中|'''黄鹡鸰'''[http://www.birdnet.cn/data/attachment/forum/201504/02/161043eh2t3wfywy7792v7.jpg 原图链接][https://www.birdnet.cn/thread-972981-1-320.html 原图链接]]]|-| align= light| 中文学名: 黄鹡鸰</br> 拉丁学名:Motacilla flava </br>界: 动物界 </br>门:脊索动物门 </br>纲:鸟纲 </br>亚 纲:今鸟亚纲</br> 目:雀形目 </br>科:鹡鸰科 </br>属:鹡鸰属 </br>种: 黄鹡鸰</br>亚   种: 18亚种 </br>命名者及年代: Linnaeus,1758 </br>英文名称: Yellow Wagtail </br>保护级别: 无危(LC) IUCN标准</br>|} '''黄鹡鸰'''<ref>[http://www.81835.com/bird/show_652.html 黄鹡鸰 (附图)],中国上海崇明鸟类图库</ref> (学名:Motacilla flava) 体型大小和山鹡鸰差不多,体 长15长[[15~18 ]] 厘米。头顶蓝灰色或暗色。上体橄榄绿色或灰色、具白色、黄色或黄白色眉纹。飞羽黑褐色具两道白色或黄白色横斑。尾黑褐色,最外侧两对尾羽大都白色。下体黄色。
喜稻田、沼泽边缘及草地。常结成甚大群,在牲口及水牛周围取食。群鸟飞行时发出尖细悦耳的tsweep声,结尾时略上扬。鸣声为重复的叫声间杂颤鸣声。
== 外形特征 ==
黄鹡鸰在中国 [[ 亚种 ]] 较多,各亚种羽色虽有不同程度的差异,但上体主要为 [[ 橄榄绿色 ]] 或草绿色,有的较灰。头顶和后颈多为 [[ 灰色 ]] 、蓝灰色、暗灰色或绿色,额稍淡,眉纹白色、黄色或无眉纹。有的腰部 [[ 较黄 ]] ,翅上覆羽具淡色羽缘。尾较长、主要为黑色,外侧两对尾羽主要为白色。下体鲜黄色,胸侧和两胁有的沾橄榄绿色,有的颏为白色。两翅黑褐色,中覆羽和大覆羽具黄白色端斑,在翅上形成两道翅斑。
虹膜褐色,嘴和跗蹠黑色 <ref>[http://museum.ioz.ac.cn/topic_detail.aspx?id=26406 黄鹡鸰外形特征],专题库- 国家动物标本资源共享平台</ref>
== 生活习性 ==
''' 习性 ''' :多成对或成3~5只的 [[ 小群 ]] ,迁徙期亦见数十只的大群活动。喜欢停栖在河边或河心石头上,尾不停地上下摆动。有时也沿着水边来回不停地走动。飞行时两翅一收一伸,呈波浪式前进行。常常边飞边叫,群鸟飞行时发出尖细悦耳的tsweep声,结尾时略上扬。鸣声为重复的叫声间杂颤鸣声。
''' 迁徙 ''' :每年春 季4 季[[4 月初 ]] 迁到中国,秋 季10季[[10~11月 ]]
''' 食性 ''' :主要以 [[ 昆虫 ]] 为食,多在地上捕食,有时亦见在空中飞行捕食。食物种类主要有蚁、蚋、浮尘子以及鞘翅目和鳞翅目昆虫等。
== 栖身环境 ==
== 生长繁殖 ==
繁殖 期5期[[5~7 ]] 月。通常营巢于河边岩坡草丛和潮湿的塔头甸子中的塔头墩边上,偶尔也见在村边居民柴垛中营巢,巢隐蔽甚好。巢呈碗状,主要由枯草茎叶构成,内垫有羊毛、牛毛和鸟类羽毛。巢的大小为内径6~7cm×7~8cm,外径9~10cm×11~12cm,巢高6~7cm,深5~6cm。营巢由雌雄亲鸟共同承担,巢筑好后即开始产卵。最早在5月初即见有产卵的,大多在5月中下旬开始产卵,每天产1枚,每窝产 卵5卵[[5~6 ]] 枚,多为5枚。卵灰白色,其上被有褐色斑点和斑纹,卵的大小为14~15mm×19~21mm,重1.9~2.2g。
孵卵主要由雌鸟承担,孵化期14天。雏鸟晚成性,刚孵出时雏鸟除头顶、肩和腰有少许灰黄色绒羽外,其他全赤裸无羽,两眼紧闭,通体肉红色。雌雄亲鸟共同育雏,每日有两个喂食高峰。一次在9:00~10:10,每小时喂食达16次;一次在16:00~17:00,每小时约14次。雏鸟留巢期14±1天。
== 地理分布 ==
''' 分布范围 ''' :繁殖于欧洲至西伯利亚及阿拉斯加;南迁至印度、 [[ 中国 ]] 、东南亚、菲律宾、印度尼西亚、新几内亚及澳大利亚  分布状况:常见的低地夏季繁殖鸟、冬候鸟及过境鸟。亚种plexa,angarensis,simillima,beema及tschuschensis繁殖于西伯利亚东部,但迁徙时见于中国东部省份。simillima也经过台湾。macronyx繁殖于中国北方及东北,越冬在中国东南及海南岛。leucocephalus繁殖于中国西北部,越冬在喀什地区。melanogrisea繁殖于新疆西部天山及塔尔巴哈台山。taivana迁徙经中国东部,越冬在中国东南部、台湾及海南岛
'''分布状况''':常见的低地夏季繁殖鸟、冬候鸟及过境鸟。亚种plexa,angarensis,simillima,beema及tschuschensis繁殖于西伯利亚东部,但迁徙时见于中国东部省份。simillima也经过台湾。macronyx繁殖于[[中国北方]]及东北,越冬在中国东南及海南岛。leucocephalus繁殖于中国西北部,越冬在喀什地区。melanogrisea繁殖于新疆西部天山及塔尔巴哈台山。taivana迁徙经中国东部,越冬在中国东南部、台湾及海南岛<ref>[http://www.baiven.com/q/18/218/169963.html 黄鹡鸰的地理分布],鸟类_百问中文,2016-10-10</ref>。
== 亚种分化 ==
{| class="wikitable" style="width:100%;"
| 14 || 黄鹡鸰准葛尔亚种 || Motacilla flava leucocephala || Przevalski, 1887
|-
| 15 || [[ 黄鹡鸰台湾亚种 ]] || Motacilla flava taivana || Swinhoe, 1863
|-
| 16 || [[ 黄鹡鸰东北亚种 ]] || Motacilla flava macronyx || Stresemann, 1920
|-
| 17 || 黄鹡鸰堪察加亚种 || Motacilla flava simillima || Hartert, 1905
== 种群现状 ==
在欧洲,有约7,900,000~14,000,000繁殖对,种群数量约23,700,000~42,000,000只(BirdLife International 2004)。欧洲种群占全球种群的25~49%,由此初步估计全球种群约48,400,000~168,000,000只,估算值需进一步确认。黄鹡鸰在中国种群数量部分地区较 [[ 普遍 ]]
== 保护级别 ==
15,999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