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八味地黃丸

增加 1,427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八味地黃丸'''出處: 金匱要略
=='''<big>組成</big>'''==
[[熟地]]、[[山茱萸]]、[[丹皮]]、[[澤瀉]]、[[山藥]]、[[肉桂]]、[[附子]]、[[茯苓]]<ref> {{Cite book | author = 清朝.汪訒庵 | title = 湯頭歌訣處方箋| location = 武陵出版社 | publisher = 林聰富 | date = 民國79年1月 | pages =52-53頁 | accessdate = 西元2020年3月4日 | language =繁體中文| quote = 八味地黃丸}} </ref>。[[File:八味地黃丸.jpg| thumb | 300px | 八味地黃丸 <br>[http://gsd.uncma.com.tw/gsd9/pr1017.html 原圖鏈接] ]]
 
=='''<big>功能</big>'''==
溫養下焦,補益腎陽。
=='''<big>主治</big>'''==
[[ 腎炎 ]] [[ 腎硬變 ]] [[ 腎結石 ]] [[ 腎結核 ]] [[ 腎盂炎 ]] [[ 蛋白尿 ]] 、閉尿、 [[ 尿失禁 ]] [[ 夜尿症 ]] [[ 膀胱結石 ]] [[ 膀胱結核 ]] [[ 前立腺肥大症 ]] [[ 動脈硬化 ]] [[ 高血壓症 ]] [[ 低血壓症 ]] [[ 腦出血後遺症 ]] [[ 糖尿病 ]] [[ 尿毒症 ]] [[ 坐骨神經痛 ]] [[ 椎間軟骨疝氣 ]] 、腳氣、腰腳麻痺、神經衰弱、 [[ 健忘症 ]] [[ 夢遺 ]] [[ 早洩 ]] [[ 陰萎 ]] [[ 陰莖強直症 ]] [[ 產褥熱 ]] [[ 帶下 ]] [[ 慢性淋疾 ]] [[ 脫肛 ]] [[ 衂血 ]] [[ 搔癢症 ]] [[ 濕疹 ]] [[ 乾癬 ]] [[ 齒槽膿漏 ]] 及眼疾、耳疾等<ref> {{Cite book | author = 科達製藥公司編輯小組| title = 常用方劑選輯| location = 科達製藥股份有限公司| publisher = 陳裕昌 | date = 民國85年7月 | pages = 5頁 | accessdate = 西元2020年3月4日 | language =繁體中文| quote = 八味地黃丸}} </ref>。
=='''<big>臨床經驗</big>'''==
[[ 脾腎兩虛 ]] [[ 腎機能萎縮 ]] ,小便不力, [[ 水積腫脹 ]] 者,并治腳氣入腹,少腹不仁,上氣喘急,嘔吐,自汗,耳聵虛鳴  =='''<big>說明</big>'''==本方具有收斂、補血、滋潤之作用,可應用於知覺麻痺,腳氣上升,胃內停水,[[糖尿病]]以及[[婦人雜病]]。是[[腎臟]]、[[副腎]]、[[性器]]等機能衰退的良方,多用於中年以後的人,也可以說是老人病的藥方。患者大抵有強度的疲勞和倦怠感,但胃腸尚強,沒有下痢或嘔吐,卻時常便秘,小便有的不順暢,有的頻繁而量多,四肢雖易冰冷有時卻又火熱,口渴舌乾,腰痛,臍下軟弱無力,腹直筋在恥骨附近,堅硬緊張。方中[[地黃]]能強壯、強精、滋潤;[[山茱萸]]添精固髓、暖腰膝、益陽道;[[山藥]]滋養精氣,除虛熱,滋潤皮膚的乾燥;[[牡丹皮]]散血之鬱滯及鎮痛;[[茯苓]]疏導胃內停水;[[澤瀉]]利尿止渴;[[桂枝]]助[[地黃]]強化血行,又能協同[[茯苓]]抑制自下腹部而起的內氣上衝;[[附子]]增進體溫力強,能挽回機能衰退,與[[桂枝]]、[[茯苓]]為伍有利尿之效。 =='''<big>臨床加減</big>'''==一、腰痛腳腫、小便不利: 加[[牛膝]]、[[車前子]]。 二、頭暈目眩: 加[[枸杞]]、[[菊花]]
==<big>'''禁忌'''</big>==
 
急性分泌器官炎症之小便不力者,及胃腸素弱下痢者。及服本劑後食慾減退者。
==<big>'''參考來源'''</big>==
1,203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