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安徽师范大学

增加 68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 安徽师范大学 ''' (简称:安徽师大、安师大,英文:Anhui Normal University,缩写:AHNU)是一所位于中国安徽省芜湖市的公立高等院校,为安徽省建校最早的高等学府。学校前身是1928年创建于安徽省安庆市的省立安徽大学,1946年更名为国立安徽大学,1949年12月成建制迁至安徽省芜湖市。后经历安徽师范学院、合肥师范学院、皖南大学、安徽工农大学几个办学阶段。1972年,经 [[ 国务院 ]] 批准,正式定名为安徽师范大学。2005年,芜湖师范专科学校并入安徽师范大学。
学校是 [[ 安徽省人民政府 ]] 与教育部共建高校、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项目建设高校,是安徽省委省政府优先建设的省属重点综合性大学和安徽省“地方高水平大学”项目建设高校。安徽省高等教育振兴计划首批四所地方特色高水平大学建设高校之一,全国首批具有接受公费来华留学生资格的高校、全国首批 [[ 硕士研究生 ]][[ 学位授予权 ]] 高校、国家华文教育基地。学校具有副教授自审权和推荐免试研究生资格,也是安徽省优先建设的综合性大学,“卓越教师培养计划”实施高校。2011年,学校被《中国网》评为“中国十大最美丽的大学”之一。
==学校标识==
安徽师范大学校训是“厚德、重教、博学、笃行”。
 
*厚德,语出《周易·坤》“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意在彰显学校厚重质朴、至善致远的优良品质。
 
*重教,指尊教、重教、爱教、乐教、善教。意在弘扬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
 
*博学,语出《论语·子张》子夏之语“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意在秉承皖学严谨朴实、求是创新的学风。
 
*笃行,语出《礼记·中庸》“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意在弘扬知行合一、自强不息的精神。
===校徽===
学校校徽为圆形图案,校徽上部为 [[ 郭沫若 ]] 题写的校名;下部ANHUI NORMAL UNIVERSITY为英文校名;中间 [[ 图案 ]] 为教师正在授课形象,表达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之寓意,其中“●”代表 [[ 太阳 ]] ,下面由学校缩写“安师大”的汉语拼音的第一个字母A、S、D组成,1928代表建校时间,蓝色象征蓝天或黑板,寓意为“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
===校旗===
学校校旗为长方形旗帜,采用蓝色为底色,中央印有学校校徽,校徽为 [[ 金色 ]] ,下半部印有安徽师范大学校名,字体颜色为 [[ 白色 ]]
===校歌==
学校校歌为《安徽师范大学校歌》,沿用学校前身省立安徽大学1933年第九次校务会议审定的 [[ 校歌 ]] ,由时任省立安徽大学校长程演生作词、国立音乐学院院长萧友梅作曲。校歌样式为四部合唱曲。
*安徽师范大学校歌
 
程演生词 萧友梅曲
 
*潜岳苍苍,江淮汤汤。夏商肇启,雍容汉唐。
 
*文化丕成,民族是昌。莘莘多士,跻兹上庠。
 
*潜岳苍苍,江淮汤汤。缅怀先哲,管仲蒙庄。
 
*高文显学,宋清孔彰。莘莘多士,跻兹上庠。
学校校庆日为每年的4月10日。
1928年4月10日,省立安徽大学完成筹备, [[ 预科班 ]] 正式开学,142名学生(分为社会科学班和自然科学班)在安庆菱湖百子桥原法政专门学校礼堂举行了开学典礼,这一天即为省立安徽大学及安徽师范大学的诞生日、校庆日。
==师生概况==
截至2019年10月,学校共有教职工2380余人,其中专任 [[ 师1590 师]]1590 余人,副高级以上职称970余人;拥有国家级教学团队3个,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1人,“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1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人, 国家 [[ 优秀青年 科学 金_]] 获得者2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6人,安徽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39人、安徽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76人,安徽省教学团队13个,安徽省教学名师15人,安徽省教坛新秀32人;各类在籍学生46100余人,其中研究生5300余人,普通本科生23700余人,留学生250余人,成人本专科生16700余人。
247,569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