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城隍庙

移除 33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广州城隍庙当年盛景,也记录在清代著名广东画家苏六朋笔下。这位顺德籍画家最初到广州定居时,就在城隍庙前设摊卖画,他的画中所记载的城隍庙大殿,面阔近二十五米、进深五间二十余米,柱高九米,门前车马喧阗,一派繁华景象。
 
 
广州城隍庙这座历经640年沧桑的庙宇将得到修复并在一定程度上恢复原貌。一时,有关广州城隍级别、城隍庙惨淡景况以及广州城隍神像是否屈身在佛山祖庙的报道不绝,引来各方关注。绕不开的城隍庙,蜷缩于街巷一隅的广州城隍庙,早已经淡出了现代人的生活,但曾几何时,它却是城市的灵魂。
假托城隍之口以醒世警世的楹联,充斥着城隍庙的廊柱,哪个看了能不心怀忐忑?
 作事奸邪任尔焚香无益,   居心正直见吾不拜何妨?   做个好人,心在身安魂梦稳;   行些善事,天知地鉴鬼神钦。  阳世三间,积善作恶皆由你;   古往今来,阴曹地府放过谁?    鬼神之有无,报应之虚实,在素以儒学立国宗教色彩淡漠的中国文化中,向来是难置可否的命题。但是,这些说不清道不明的形而上问题,却在城隍爷的断喝中变得不容置疑:   结什么仇,造什么孽,害什么身家性命,为饶你颠倒是非半世竟夸权在手;  占尽了利,沽尽了名,丧尽了天理良心,且看他荣华富贵一朝终有雨淋头。
在我的印象里,城隍庙里的楹联比起佛寺道观,通常更加直白,更加直接,更加直指人心,因而也更加具有警示与教化的力量。在封建王朝,它给小民带来心灵安慰,给权贵施加道义规诫,让恶徒心存忌惮;而在全球化时代,在建设法制国家和公民社会的今天,城隍爷仍然能够想必也乐意再出一份力的。至少,无论达官显贵还是一介草民,都能在城隍庙的香火里,在城隍爷的劝诫与提醒里,补补幼儿园的善恶是非功课———“使人知畏,使人有所畏,使人不敢妄为”———或者,这才是城隍文化的核心精神,也才是重修广州城隍庙的文化价值所在吧?
4,015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