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八仙戏

大小無變化,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八仙戏的文词,既有文彩绚丽的唱段,也有贴近民间生活的俚语。如《高老庄》中小姐的定场诗云:"春风剪开桃李花,白面红腮映日斜。对对蝴蝶穿翠柳,婉转莺歌透窗纱。"猪八戒变俊生后唱道:"携手相搀,二人闲游到花园。和风解人倦,色色景物鲜,桃李花争艳,蝴蝶翩翻。百转黄鹂遥呼唤,玉楼人醉杏花天。"而在《寻径》中猪八戒的唱段,则充满了泥土的芳香,如"猪八戒,笑嘻嘻,锅下腰,使力气。因为挣妻嘴拱地,桑棵挂得耳朵肿,碰上楂子嘴没皮,喷呀喷呀喘粗气。猪八戒拱了多时,二亩地还有八厘。"猪八戒与女子的对话,更是富地方色彩而又妙趣横生。
 
[[File:八仙戏1.jpg|缩略图|右|300px|[http://pic8.nipic.com/20100621/2163148_003328533247_2.jpg 原图链接][http://www.nipic.com/show/3317755.html 图片来源于呢图网]]]
女:你拱就拱,不拱就铁匠挑炉-散火(伙)。
戒:那是在鏊子上睡的-话头焦爽着呢。
 
[[File:八仙戏1.jpg|缩略图|右|300px|[http://pic8.nipic.com/20100621/2163148_003328533247_2.jpg 原图链接][http://www.nipic.com/show/3317755.html 图片来源于呢图网]]]
女:我老和尚吃面,不知焦爽啥滋味呢。
旧时凡遇庙会、修祠、圆谱等活动,或者地方上有喜庆之事,必打"八仙",而戏曲演出团体如不会"打八仙",就无人下订单请戏。为此,演出团体对此颇为重视,任何班社招收艺徒学艺,首先要学会"打八仙"中的跳加官。
 
[[File:八仙戏2.jpg|缩略图|右|300px|[http://pic8.nipic.com/20100621/2163148_003328533247_2.jpg 原图链接][http://www.nipic.com/show/3317755.html 图片来源于呢图网]]]
==渊源==
===起源===
 
[[File:八仙戏2.jpg|缩略图|右|300px|[http://pic8.nipic.com/20100621/2163148_003328533247_2.jpg 原图链接][http://www.nipic.com/show/3317755.html 图片来源于呢图网]]]
八仙戏源于宋元杂剧和南戏,庄一拂《古典戏曲存目汇考》中称:"宋官本杂剧,即有《宴瑶池爨》。"元陶宗仪《南村辍耕录·院本名目》中载有《瑶池会》、《蟠桃会》、《八仙会》、《王母祝寿》等多种名录,元钟嗣成亦著有《宴瑶池王母蟠桃会》。明朱有炖著有《新编福禄寿仙官庆会》、《群仙庆寿蟠桃会》、《新编瑶池会八仙庆寿》等。刻于明代的一本戏剧和散曲合集《风月锦囊》(在我国失传已久、但在西班牙埃斯科里亚尔的圣洛伦索皇家图书馆保存着一种重刊本)第二十卷保存着朱有炖的《八仙庆寿》。清无名氏选编的《千家合锦》也选录了明传奇《长生记》中的《八仙庆寿》一出。明代教坊编演的群仙庆寿剧中,有《众群仙庆赏蟠桃会》、《祝圣寿金母献蟠桃》等剧目。日本的古典戏剧"能乐"剧本《谣曲》中,也保存着《西王母》、《东方朔》等剧目。
===演变===
 
如今浙南一带流传的"八仙"戏与宋、元时期的"八仙"戏有渊源关系,但两者之间有所不同。宋、元时期的"八仙"戏表现的是"神仙道化"和"隐居乐道"内容。到了明初,《蟠桃会》、《八仙庆寿》、《仙官庆会》等戏,则主要表现神仙庆寿和献瑞、驱邪,成为歌舞升平的吉祥戏了。从苍南得以保存的"八仙"剧本看,角色上仍沿用南戏的"生、旦、净、丑、外、末、贴"七种,但剧本本身几乎看不出有何故事情节和戏剧冲突,仅是一种展演式的短本。从苍南现仍在表演的"打八仙"形式来看,内容上虽表现了西王母庆寿的热闹场面,但仅是一种热闹的吉祥戏,借其热闹的排场来烘托节令气氛,兼具祈福除煞的内容。特别是"八仙"中的"大八仙",场面盛大,气氛异常热烈,需剧团的全班人马上场,也有向观众亮行头、亮角色、亮实力的作用。可见现仍在演出的"八仙"是从明代以后开始演变的吉祥戏。
[[File:八仙戏3.jpg|缩略图|右|300px|[http://pic8.nipic.com/20100621/2163148_003328533247_2.jpg 原图链接][http://www.nipic.com/show/3317755.html 图片来源于呢图网]]]
 
如今浙南一带流传的"八仙"戏与宋、元时期的"八仙"戏有渊源关系,但两者之间有所不同。宋、元时期的"八仙"戏表现的是"神仙道化"和"隐居乐道"内容。到了明初,《蟠桃会》、《八仙庆寿》、《仙官庆会》等戏,则主要表现神仙庆寿和献瑞、驱邪,成为歌舞升平的吉祥戏了。从苍南得以保存的"八仙"剧本看,角色上仍沿用南戏的"生、旦、净、丑、外、末、贴"七种,但剧本本身几乎看不出有何故事情节和戏剧冲突,仅是一种展演式的短本。从苍南现仍在表演的"打八仙"形式来看,内容上虽表现了西王母庆寿的热闹场面,但仅是一种热闹的吉祥戏,借其热闹的排场来烘托节令气氛,兼具祈福除煞的内容。特别是"八仙"中的"大八仙",场面盛大,气氛异常热烈,需剧团的全班人马上场,也有向观众亮行头、亮角色、亮实力的作用。可见现仍在演出的"八仙"是从明代以后开始演变的吉祥戏。
===形成===
===由江南传来说===
 
八仙戏的起源,当地传说有二:一说是由山西来了一个乞食人,住在龙王庙内,每日端瓢演唱讨饭谋生,村里人听他唱得悦耳,学了下来,后发展成了八仙戏;一说是1622年至1722年间(清康、乾年间),一帮江南戏子在羊羔大会上"盘地摊"唱高腔,笙笛伴奏,十分动人,当地热心戏曲活动的人们,请他们传教了几出戏,就是后来的八仙戏。从现在能见到的有关材料看,两说似都有一定的依据。先看由南方传来说,今存1882年(清同治八年)抄本,共收录剧目八个,第六出剧名下注"新续"二字,这就是说原有剧目为五个。这五个剧目中,有多处把"知道了"说成"晓得"。如《双叉岭》:"唐僧:悟空拉马速速起程。孙悟空:晓得。"《贾家庄》:"菩萨:看迎风茶来。大女儿:晓得。"这"晓得"显然是江南方言。再从当时称"唱高腔"看,高腔即弋阳腔,主要流布于湖、广、云、贵间,这里的艺人被临淄人称之"江南戏子",是完全可能的,以此可以肯定,部分戏目系由江南传来是可信的。
[[File:八仙戏4.jpg|缩略图|右|300px|[http://pic8.nipic.com/20100621/2163148_003328533247_2.jpg 原图链接][http://www.nipic.com/show/3317755.html 图片来源于呢图网]]]
 
八仙戏的起源,当地传说有二:一说是由山西来了一个乞食人,住在龙王庙内,每日端瓢演唱讨饭谋生,村里人听他唱得悦耳,学了下来,后发展成了八仙戏;一说是1622年至1722年间(清康、乾年间),一帮江南戏子在羊羔大会上"盘地摊"唱高腔,笙笛伴奏,十分动人,当地热心戏曲活动的人们,请他们传教了几出戏,就是后来的八仙戏。从现在能见到的有关材料看,两说似都有一定的依据。先看由南方传来说,今存1882年(清同治八年)抄本,共收录剧目八个,第六出剧名下注"新续"二字,这就是说原有剧目为五个。这五个剧目中,有多处把"知道了"说成"晓得"。如《双叉岭》:"唐僧:悟空拉马速速起程。孙悟空:晓得。"《贾家庄》:"菩萨:看迎风茶来。大女儿:晓得。"这"晓得"显然是江南方言。再从当时称"唱高腔"看,高腔即弋阳腔,主要流布于湖、广、云、贵间,这里的艺人被临淄人称之"江南戏子",是完全可能的,以此可以肯定,部分戏目系由江南传来是可信的。
===由山西传来说===
八仙戏搬上舞台后,随着艺术上的提高,剧目也不断增加。除移植剧目外,清末童生于汉章还编创了《无底洞》、《离中离》(当地称荒唐话为"离话"》两出。《离中离》中有唱词云:"不耍济南,先逛青岛胶州湾,找个事情干,就有大银元。"看来有针砭时弊寓意。这时,全部剧目达20出。
 
1954年,临淄县文化馆第一次对八仙戏进行发掘,发现了清同治八年抄本,并创作现代八仙戏《两个苫子》参加了1955年山东省戏剧创作会演。1959年,五路口村业余剧团创作八仙戏《一罐铜钱》,参加了昌潍地区戏剧会演。1956年,五路口村业余八仙戏演员王家义出席了山东省剧目工作会议,在会上表演了八仙戏,并献出了有17个剧目的八仙戏抄本。1991年,由纪根垠主持校点注释八仙戏古籍抄本《西游记》,山东文艺出版社出版。到1995年,五路口村还保留着年、节上演八仙戏的传统。
[[File:八仙戏5.jpg|缩略图|右|300px|[http://pic8.nipic.com/20100621/2163148_003328533247_2.jpg 原图链接][http://www.nipic.com/show/3317755.html 图片来源于呢图网]]]
 
1954年,临淄县文化馆第一次对八仙戏进行发掘,发现了清同治八年抄本,并创作现代八仙戏《两个苫子》参加了1955年山东省戏剧创作会演。1959年,五路口村业余剧团创作八仙戏《一罐铜钱》,参加了昌潍地区戏剧会演。1956年,五路口村业余八仙戏演员王家义出席了山东省剧目工作会议,在会上表演了八仙戏,并献出了有17个剧目的八仙戏抄本。1991年,由纪根垠主持校点注释八仙戏古籍抄本《西游记》,山东文艺出版社出版。到1995年,五路口村还保留着年、节上演八仙戏的传统。
==剧目==
15,650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