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羥氯喹

增加 55 位元組, 4 年前
印度禁止出口
===印度禁止出口===
美國總統川普稱羥氯喹對抗新冠肺炎病毒有效,能夠一舉扭轉局面,引發全球囤積,儘管尚未有確鑿的科學證據證明它可以對抗新 病毒,但已引發美國各醫院為新冠肺炎患者大量囤積,個別醫生也為自己及其親朋採購。全球其他國家、醫院,甚至個別醫生都在搶購。美國多個州現在規定這個藥只能開給已在服用的那數萬人,原因是擔心狼瘡和類風濕關節炎患者等需要該藥品的人一藥難求。美國醫學會(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主席帕特里斯•哈里斯(Patrice Harris)警告醫生切勿亂開處方。她表示:“美國醫學會呼籲停止不當開藥及不當訂購藥物,包括氯喹和羥氯喹這兩種藥物,同時也呼籲醫生和所有專業醫護人員用最高的職業道德和倫理標準要求自己。”
[[ 印度 ]] 是羥氯喹最大的生產國,因為疫情升高,全球對羥氯喹、及一種副作用更大的類似藥物氯喹的需求激增,據 [[ 英國 ]][[ 金融時報 ]] 報導,印度為確保該藥對本國民眾的供應,已經禁止出口,包括該藥品中的有效藥物成分。知情人士警告,印度對氯喹或其有效成分的出口禁令可能會引發“重大問題”,因為該國似乎是唯一的生產國。 [[ 新德里 ]] 方面的限令加劇了歐洲普遍的恐慌,因為在許多仿製藥和活性藥物成分上,歐洲都依賴印度和中國的供應。仿製藥行業機構Medicines for Europe總幹事阿德里安•範登霍芬(Adrian van den Hoven)表示,需要監控羥氯喹及其他可能用於治療新冠肺炎的藥品的供應。這一需求變得越來越緊迫,因為一些醫生已經在開具抗冠狀病毒藥物的處方,而這些藥品尚需試驗。據阿德里安•範登霍芬說,“我們已警告(歐盟)委員會需要對此採取行動。”他對英國《金融時報》表示,“我們需要為歐洲制定一套保證方案,以滿足實驗需要,同時也要協調醫生。”
印度制藥商Zydus Cadila和IPCA Laboratories均位居該藥品最大的生產商之列。該國Zydus Cadila表示:“我們正在加大羥氯喹的生產,以滿足每月約1.5億至2億枚藥片的需求。”該報導說,上周法國的一項早期研究表明,氯喹可能有效,但該研究僅觀察了少數病患的用藥效果,缺乏隨機對照試驗的嚴謹性。另一項來自中國的小型試驗則顯示還沒有任何效果。——如果在紐約進行大規模的試驗及世界衛生組織主持的多國項目目前才剛剛開始而已。
在美國、尼日利亞和越南等地,有當地媒體報導稱,受氯喹對新冠肺炎療效錯誤信息的誤導,有些人過量服用了這種藥物,這有可能導致急性中毒。供應鏈專家認為,除印度外,還有其他許多地方供應羥氯喹的有效成分,如芬蘭、匈牙利、中國和韓國。梯瓦(Teva)、邁蘭(Mylan)及諾華(Novartis)等制藥商已承諾增加供應量,有一些藥企還在無償提供這種藥物。諾華表示其活性藥物成分儲備充足,可生產8000萬劑,而在美國生產的邁蘭則表示其活性藥物成分足夠生產5000萬劑。梯瓦(Teva)未回應置評請求<ref>[http://www.rfi.fr/tw/%E7%94%9F%E6%85%8B/20200326-%E6%96%B0%E5%86%A0%E8%82%BA%E7%82%8E-%E7%BE%A5%E6%B0%AF%E5%96%B9%E6%98%AF%E5%AF%B6%E7%89%A9-%E5%8D%B0%E5%BA%A6%E7%A6%81%E6%AD%A2%E5%87%BA%E5%8F%A3 新冠肺炎 羥氯喹是寶物 印度禁止出口]rfi</ref>。
===應追蹤注意心臟問題===
根據「華爾街日報」(The Wall Street Journal)報導,3月27日以來,法國政府監管當局近日接獲通報尼斯(Nice)地區藥物警戒中心通報,有54名新冠肺炎(COVID-19)患者在服用「羥氯奎寧(hydroxychloroquine)」期間,出現嚴重心臟問題。尼斯地區藥物警戒中心是負責追蹤法國各地使用羥氯奎寧的病例。該中心主任德里奇(Milou-DanielDrici)表示,這些患者中,有7人心跳驟停,4人死亡。德里奇表示,若藥物對患者有明顯益處,則值得冒這類風險,但「對於冠狀病毒,(羥氯奎寧)尚未證實有益處,且明顯有引發心臟病的風險」。他呼籲只能對住院患者進行羥氯奎寧治療,這些患者將須接受密切監控<ref>[https://udn.com/news/story/120944/4486574 羥氯奎寧治新冠肺炎 法國54人出現心臟問題]udn聯合新聞網</ref>。
 
==視頻==
12,135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