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斯巴达

大小無變化,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历史==
当今为世人所熟知的斯巴达指的是特洛伊战争80多年后多利亚人建立起来的斯巴达城邦,荷马史诗《伊利亚特》中迈锡尼的斯巴达王墨涅拉俄斯是更早时期的希腊人 ,他同后迈锡尼时期之斯巴达的唯一关联只有相同的名字和地域<ref>[https://www.douban.com/note/645517167/ 艺术史——古希腊罗马艺术1(立雕像)],豆瓣,2017-11-17</ref> ,他同后迈锡尼时期之斯巴达的唯一关联只有相同的名字和地域
约公元前1100年至前950年期间,来自希腊东北方伊庇鲁斯和马其顿的多利亚(或译多里安)人入侵希腊南部的伯罗奔尼撒半岛,攻占了东部地区后,定居于拉塞达埃蒙河谷,以斯巴达为都。讽刺的是,这些占领了原斯巴达地区的多利亚人本是鸠占鹊巢,却仍被称为斯巴达人。新斯巴达人并将被征服地区的原斯巴达人亦即迈锡尼原居民变为奴隶,并继续其侵略脚步,攻占半岛东南部的拉哥尼亚(或译拉科尼亚)。前七、八世纪,当希腊各城邦为了解决人口过剩与农用土地不足的问题,而纷纷向海外殖民时,斯巴达并没有跟进,而是用向外扩张的方式解决,约于公元前736年,斯巴达人(多利亚人)又开始对曾为迈锡尼文化做出贡献的西部邻邦美塞尼亚(或译麦西尼亚)进行长达20年的第一次美塞尼亚战争。美塞尼亚人不甘做野蛮人的奴隶,奋勇反击,发生第二次美塞尼亚战争,战争一度空前激烈,并一度几乎击垮斯巴达人,后来斯巴达人终获胜利。经过两次美塞尼亚战争,斯巴达将多数的美塞尼亚人变为奴隶,与拉哥尼亚的原居民一样,称为黑劳士。抵抗力量中的幸存者被逐出伯罗奔尼撒半岛,一部分人逃往南意大利与西西里岛,建立雷焦卡拉布里亚与墨西拿,另一部分人投奔雅典。两次美塞尼亚战争后,为了防止再有类似的叛变,来古格士为斯巴达变法,从此斯巴达转型为军国主义的城邦。
==参考文献==
111,531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