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川岛

增加 54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川岛'''(1901年6月1日—1981年5月12日)原名'''章廷谦'''、字矛尘, [[ 浙江 ]] 上虞道墟镇人。是中国现代著名的 [[ 散文家 ]] 。<ref> {{cite web | url =http://www.bestgushi.com/sanwensuibi/zuojia/7855.html | title =川岛 | accessdate =2019-03-06}}</ref>“文革”中被诬为“历史反革命”,遭迫害,1976年平反昭雪,1981年病逝。
==鲁迅挚友和忘年交 ==
川岛15岁随父入太原一中就读,后进山西大学哲学系,1919年入北京大学哲学系读书,积极参加五四新文化运动,被推选为北京学联代表,赴南方各省宣传抗日救亡。在校时,经常在北京《晨报副刊》、《语丝》杂志发表文章。1922年北大毕业,留校任校长[[蔡元培]]办公室西文秘书兼哲学系助教职。常为北京《晨报》副刊写稿。1922年8月17日发表第一篇杂感《撒但的行径》。1924年与[[孙伏园]]、[[鲁迅]]、[[周作人]]、[[钱玄同]]、[[刘半农]]、[[俞平伯]]等共同创办《语丝》周刊,参与出版发行事务,共同承担实际编务,并成为主要的撰稿人,在论战中旗帜鲜明地站在鲁迅一边,成为鲁迅挚友和忘年交,传为现代文学史上佳话。与鲁迅来往甚密。
1924 川岛15岁随父入[[太原]]一中就读,后进[[山西]]大学哲学系,1919 出版散 入[[北京大学]]哲学系读书,积极参加[[五四新 集《月夜》 化运动]] ,被 推选 散文文 北京 妙手。1926年任《民国日报》编辑。1930年11月 联代表 京任教育部编审。 方各省宣传 抗日 战争胜利后 救亡。在校时 经常在[[ 北京 ]]《晨报副刊》、《语丝》杂志发表文章。1922年北 毕业,留校任校长[[蔡元培]]办公室西文秘书兼哲 中文 任副 建国后 常为北京《晨报》副刊写稿。1922年8月17日 发表 第一 研究 杂感《撒但的行径》。1924年与[[孙伏园]] 回忆 [[ 鲁迅 文章。1949年10月 ]]、[[周作人]]、[[钱玄同]]、[[刘半农]]、[[俞平伯]]等共同创办《语丝》周刊 ,参 加中国民 与出版发行事务,共同承担实际编务,并成为 促进会。1956年 要的撰稿人 当选为民进 在论战 央委员 旗帜鲜明地站在鲁迅一边 兼北大支部主任。1957 成为鲁迅挚友和忘 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传为现 表作有散 集《月夜》等 学史上佳话。与鲁迅来往甚密
1924年出版散文集《月夜》,被誉为散文文学妙手。1926年任《民国日报》编辑。1930年11月,在[[南京]]任教育部编审。抗日战争胜利后,回北京大学中文系任副[[教授]]。 建国后发表多篇研究、回忆鲁迅文章。1949年10月,参加中国民主促进会。1956年,当选为民进中央委员,兼北大支部主任。1957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代表作有散文集《月夜》等。 1926年鲁迅被迫离京前往厦门大学任教。鲁迅离 [[ 厦门 ]] 后不久,他奔波于京、浙、闽、宁各地,先后任教于 [[ 长沙 ]] 临时大学、西南联大。转往浙江大学和 [[ 杭州 ]] 高级中学任教。1932年北上,在北京大学、北平女子文理学院任教。抗日战争爆发后南迁,先后在长沙临时大学、昆明西南联大任职。1941年集体加入国民党,旋即自动脱离。抗战胜利后,1946年回到北京大学执教,任中文系副教授。1949年10月加入中国民主促进会,后任民进中央委员兼北大支部主委。
98,480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