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奎寧

移除 4 位元組, 4 年前
抗瘧疾藥物
===抗瘧疾藥物===
為了保持對金雞納樹皮的壟斷地位, [[ 秘魯 ]] 和周邊國家在19世紀初期開始禁止金雞納樹皮和樹苗的出口。荷蘭政府堅持走私種子的努力,在19世紀末,荷蘭人在印度尼西亞的人工林中種植了這種植物。不久,他們成為該廠的主要供應商,並於1913年成立了基那局,這是由金雞納生產者組成的卡特爾集團,負責控制價格和產量。到1930年代,荷蘭爪哇的人工林生產了2200萬磅的金雞納樹皮,佔世界奎寧產量的97%。[55] 美國起訴基那局的嘗試被證明是失敗的。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德國征服了荷蘭,而日本控制了菲律賓和印度尼西亞,盟國的奎寧供應中斷。美國從菲律賓獲得了四百萬隻金雞納種子,並開始在哥斯達黎加經營金雞納種植園。此外,他們在Cinchona任務期間開始收穫野生金雞納樹皮。這樣的補給來不及了。由於缺乏奎寧,數万名在非洲和南太平洋的美軍死亡。[55] 儘管控制了供應,但日本人並未有效利用奎寧,結果在西南太平洋的數千名日本軍隊因此喪生。奎寧一直是首選的抗瘧疾藥物,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副作用較小的其他藥物(例如氯喹)在很大程度上取代了它。
溴奎寧(Bromo Quinine)是由格羅夫實驗室(Grove Laborator)生產的含有奎寧的商品名感冒片。
12,135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