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泰山经石峪

增加 12,033 位元組, 4 年前
创建页面,内容为“'''泰山经石峪'''位于泰山斗母宫东北一公里山谷之溪床上。过斗母宫,有一小径斜向东北,夹岸桃李,蔚然深秀。初春…”
'''泰山经石峪'''位于[[泰山]][[斗母宫]]东北一公里山谷之溪床上。过斗母宫,有一小径斜向东北,夹岸桃李,蔚然深秀。初春三月,柳绿桃红,溪水潺潺与百鸟齐鸣。越小溪拾级而上,有石坪数亩,上刻[[《金刚经》]],字大如[[斗]],笔锋纵横波澜,苍劲有力,被誉为“榜书之宗”。这便是享有盛名的经石峪。石坪后依绝壁,壁上刻有“暴经石”三个大字,过漱玉桥、 高山流水亭、神聆桥即至。又俗称晒经石,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的[[佛经]]摩崖刻石。“经字大于斗,北齐人所书。千年风韵在,一亩石砰铺。阅历久愈久,摧残无代无。只今逢解放,庶不再模糊”。这是[[郭沫若]]先生1961年5月8日游泰山时写下的《访泰山经石峪》,短短40字,概述了泰山经石峪《金刚经》的刻写年代、占地面积、历史沧桑和解放后的保护情况。经石峪四面环山,深谷幽奥。龙泉峰耸峙于东,锐若茁笋;炮高岭横亘于西;涧水自东北三叉沟乱
石中泠泠而出,绕龙泉峰流入中溪。<ref>[http://tv.cctv.com/2019/07/05/VIDEaqCVke0ierZmdh1bPkHx190705.shtml?fromvsogou=1 大美中国泰山经石峪],CCTV专区央视网</ref>
[[File:原图链接xsdd.jpg|缩略图|左|[https://download-p164-drcn.platform.hicloud.com/dl/huafans/pic/2018/01/03/7c81dd1ad5b833aef9497553f5e6a9d2_IMG_20180101_161315.jpg?mode=download 原图链接]]]
==沧桑历史==

经石峪的缓坡石坪上,镌刻着[[北齐]]天保年间(551-559)的大字《金刚经》,又名《泰山佛说金刚经》,该经刻字面积约2064平方米。因字大径尺,即字径平均约在50厘米左右,大多数字竖高约35厘米,横宽40-60厘米,故被[[康有为]]称为“大字鼻祖”,被包世臣称为“榜书之宗”。
[[杨守敬]]的《学书迩言》中则称颂曰:“擘窠大字,此为极则。”

[[南北朝]]是历史上著名的尚佛时代,不但建造了大量的寺院,还建佛窟、塑佛像、绘壁画、抄佛经。
与北齐(550-577)对峙的北[[周武帝]](543-578)宇文邕时,因佛教势力过于强大,就于建德三年(574)下令推行灭佛政策;

建德六年(572)北周灭北齐后,仍令毁灭齐国境内的佛教。这就是佛家所说的“四大法难”之一。灭佛期间,僧侣财产被没收,佛塔被毁坏,佛经被焚烧,僧侣们或还俗,或逃往山林。道宣《续高僧传》记载僧慧思的话说:“我佛法不久应灭,当往何方以避此难?”反映的就是当时的情况。

鉴于大量佛经被焚烧的事实,为了弘扬佛法,使佛经能“逢劫火而莫烧,对炎风而长住”,以安道壹为首的僧人们抱着“缣竹易销,金石难灭”的传世想法,开始了在山崖上凿刻佛经的巨大工程。

邹县四山(铁山、钢山、尖山和葛山)摩崖经典和本文讲述的泰山经石峪《金刚经》,都是当时摩崖刻佛经的代表。

1967年,为使经刻免受冲刷,在崖北筑 砌石坝一道,改水道于刻石西侧。
1982年又拨款在石坪周围筑石栏,以免游人任意捶拓或践踏。此刻为省级重点 文物保护单位。经刻北断崖若斩,溪水漫石而下,似横阔短帘,名水帘泉。崖上有“ 枕流漱石”、“千古奇观”、“冷然 清韵”诸刻。西侧石上有宋政和年间 陈国瑞题刻。
[[File:原图链接wert.jpg|缩略图|右|[http://n4-q.mafengwo.net/s11/M00/DF/FC/wKgBEFtq8FyAG5M_AAIqYU4f9A094.jpeg?imageView2%2F2%2Fw%2F600%2Fh%2F600%2Fq%2F90 原图链接]]]
石坪东北原有明人刻 《大学》,俗称大学圣经。万历年间都御史 李邦珍在东侧巨石上大书“经正”,并有注语,劝人弃释归儒。《大学》经刻于清康熙年间毁。

经刻西北有巨石,高约5米,宽约13米,石辟为两半,上题“ 试剑石”,又名仙峡石。
明隆庆六年(1572年), 都察院右佥 都御使总理河道提督军务万恭依崖筑高山流水亭。

==石刻来历==

关于泰山经石峪《金刚经》的书刻者,历来也有不同的说法:除了不着边际的[[王羲之]]说和唐人说之外,目前较大的争议有三种,之所以相持不下,是因为这三种观点都使用了同一种推断方法——比较法,而且,他们所争议的所谓书丹者也都是北齐人。

罗列如下:
* 一是明代孙克宏认为的韦子琛说,原因是经石峪《金刚经》的笔法与邹县北齐韦子琛刻经如出一手;
* 二是清代聂剑光主张的王子椿说,原因也是《金刚经》与王子椿书丹的徂徕刻石经如出一手;
* 三是现代人王恩礼、赖非主张的安道壹说,原因是此刻石与北齐僧人安道壹题刻的邹县铁山摩崖经刻如出一手。北齐时期的[[安道壹]],就是灭佛期间隐居山林的僧侣之一,也是中国古代著名“四大僧侣书法家”之一。

通过综合比较,我更倾向于最后一种说法,因为经石峪《金刚经》与安道壹的笔迹最像,况且安道壹还是个当地人。
[[File:原图链接erfd.jpg|缩略图|左|[http://wuming.xuefo.net/nr1/photo/3574502228487140.jpg 原图链接]]]
==历史考究==
泰山经石峪《金刚经》所采用的经文,即后秦鸠摩罗什所译的[[《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原本5127字,但当时刻在经石峪上的却只有2799字,而且,此刻石最后第15行的十几个字,只有双勾描红的轮廓,并没有真正地刻写。这透露出一个信息,即这个佛经的刻石工程是被迫中断的,而中断的原因,工程浩大是其一,但更大的可能是迫于北周武帝的灭佛运动。

本来就未刻完的一部佛经,经历了一千多年的风雨剥蚀、洪水冲刷和数百年的游人践踏及反复锤拓后,现存的文字,包括可释读的残字和双勾字在内,也只有1069个了。需要说明的是,民国十八年(1929)曾经有一个960余字的统计,但其中说的是完整无残缺的字。

为什么说此刻石经历了如此长时间的洪水冲刷呢?原来,此前经石峪《金刚经》的刻石之处,正好处于泰山一处瀑布下,所以,千年来,此刻石长期被大水覆盖。为使其免受冲刷,当地有关部门于1967年在崖北筑砌石坝,并更改了水道的位置;1982年又在石坪周围筑石栏,对该刻石起到了很好的保护作用。<ref>[http://tv.cntv.cn/video/C10352/efa1347fe1644e2e11d7028f6d171ce9 山东泰山,央视网</ref>
[[File:原图链接dfrt.jpg|缩略图|右|[http://pic.baike.soso.com/ugc/baikepic2/10379/20160910101606-1367005200.jpg/0 原图链接]]]
==文化鉴赏==

该刻经之字体,[[楷书]]中兼含篆隶笔意,字势也各具情态。用笔圆转,结体宽博;章法密而不紧,厚而不塞。其静穆雍容、萧散冲和的宏大气象,俨然能将我们带入一种幽深清远、超凡脱俗的佛家境界。这正如美学家杨辛先生所说:它“显示了佛法无边的雄伟气魄”。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泰山经石峪《金刚经》的书体与风格,是迥异于同时期的魏碑的,它不险不怪、佛意十足,是一部内容与形式高度完美结合的典范之作。

宋代的[[苏轼]]曾提出过这样的书法审美思想:“真书难于飘扬,草书难于严重,大字难于结密而无间,小字难于宽绰而有余。”清人杨守敬说:“以径尺之大书,如作小楷。”[[康有为]]也说:“试观《经石峪》,正是宽绰有余耳!”大字遒劲古拙,篆隶兼备,被尊为“大字鼻祖”、“榜书之宗”,是泰山佛教文化的瑰宝。清人[[冯云鹏]]在[[《金石索》]]中盛赞:“如印泥画沙,草情篆韵,无所不备。”[[王克煜]]认为,泰山经石峪石刻、天贶殿壁画、岱顶唐摩崖,可称为"泰山三瑰宝"。

《泰山经石峪金刚经》多有一些不常见的俗字,其中“万” 、“无”二字,竟与现行通用的简化字相同。这封於研究我国书体的历史演变和书法艺术成就,具有相当重要的价值。<ref>[http://www.mount-tai.com.cn/3212.shtml 经石峪],泰山风景名胜区官方网站</ref>
[[File:原图链接xsdcz.jpg|缩略图|左|[http://pic104.nipic.com/file/20160717/9921038_085739241000_2.jpg 原图链接]]]
==历史评价==

* 清包世臣:《泰山经石峪》大字,与焦山《瘗鹤铭》相近,而渊穆时或过之。(《艺舟双楫》)

* 清包世臣:北魏书,《经石峪》大字、《云峰山五言》、《郑文公碑》、《刁惠公志》为一种,皆出《乙瑛》,有云鹤海鸥之态。(《艺舟双楫》)

* 清康有为:《经石峪》为榜书之宗。(《广艺舟双楫》)

* 清康有为:榜书亦分方笔圆笔,亦导源于锺、卫者也。《经石峪》圆笔也,《白驹谷》方笔也。然自以《经石峪》为第一,其笔意略同《郑文公》,草情篆韵,无所不备,雄浑古穆,得之榜书,较《观海诗》尤难也。

作榜书须笔墨雍容,以安静简穆为上,雄深雅健次之。观《经石峪》及《太祖文皇帝神道》,若有道之士,微妙圆通,有天下而不与,肌肤若冰雪,绰约如处子,气韵穆穆,低眉合掌,自然高绝,岂暇为金刚努目邪?(《广艺舟双楫》)<ref>[https://www.cidianwang.com/shufa/taishanjingangjing4134.htm 泰山金刚经书法],词典网</ref>
[[File:原图链接dsaa.jpg|缩略图|左|[http://n4-q.mafengwo.net/s11/M00/FC/07/wKgBEFqEVyGAbot-ABUalPNUFno17.jpeg 原图链接]]]
==传说==

当年[[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师徒四人到[[西天取经]],曾路过此峪。当时峪中河水泛滥,波涛如怒,既无桥又无船,四周又空无人家,这可怎么过?事都出在唐僧这个凡夫俗子身上,不然悟空他们早过河去了。四人正在着急,只见河中有一只大乌龟飘飘游来,对唐僧说:“大慈大悲的师父,切莫着急,让我来背你过河。”唐僧十分感激,忙问道:“你是何人,何以能言语?”乌龟说:“我本是[[玉皇大帝]]的[[天蓬元帅]],因触犯天条,被逐出天庭,到凡界托生为龟,求你到[[佛祖]]面前,多说好话,把我[[超度]]上天,我将感激不尽。”乌龟言辞凄切,说话间已眼含热泪。

唐僧是佛门弟子,历来以修好行善为己任,听他这一说,唐僧真有点同情,莫说还帮唐僧过河,就是不过河也要答应它的要求。

等到唐僧西天取经回来,乌龟已在这里等待多时了。唐僧一到,便兴致勃勃地问:“老佛爷答应了吗?”

却说唐僧历尽艰险,一心取经,几次死里逃生,差点把命搭上,早把它这茬给忘得一干二净了。唐僧见了乌龟米,不禁汗颜,自愧又负于它,连忙赔罪。乌龟本是满怀的希望,多年被压在此,盼望今天能有出头之日,不想唐僧却又泼了一盆冷水,很不高兴,可是见唐僧赔罪那样心诚情切,也不好说什么,不过心里总有点无名之气,便想略施小计,乘机报复他一下。于是,又叫唐僧上了背。

乌龟驮着唐僧,悠悠摆摆地到了河中,它见已是水深流急,便把身子一晃,将唐僧掀到河中。唐僧哪里想到乌龟怀此歹意,结果连人带马(经卷自不必说)一齐掉进河里。幸亏有个能钻天入地、功夫非凡的徒弟孙悟空,才把唐僧救了上来。等到把经卷捞上来,早已在水中泡透了,师徒四人只得把历尽千辛万苦取来的金刚经,一页页拆开,放在石坪上晒。结果折腾了大半天,等晒干去收时,才发现经文早已入石三分,贴在石头上揭不下来了。

以后,人们便把这条峪取名叫“经石峪”,把唐僧师徒晒经的石坪取名“暴经石”。

==视频==

<center>泰山经石峪金刚经</center>

<center>{{#ev:youku|XMTI4MzE0ODAxNg}}</center>


==参考文献==
{{reflist}}


[[Category:670 中國地方志總論]] [[Category:690 中國遊記]]
12,800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