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蝌蚪

移除 1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br>蛙和[[蟾蜍]]的水生幼体。与[[蝾螈]]幼体相比,其体短、卵形、尾宽、口小、无外鳃。内鳃被鳃盖覆盖。体色较浅、身体略呈圆形、尾巴长、口长在头部前端的是[[青蛙]]的[[蝌蚪]]。身体呈黑色而尾巴较浅、体形呈椭圆形、 尾巴短、口在头部前端腹面的则是[[蟾蜍]]的蝌蚪。[[蟾蜍]]的蝌蚪呈黑色,口在头的前端腹面上,[[青蛙]]的蝌蚪体色较浅,口在头的前端。[[蟾蜍]]的蝌蚪比青蛙的个头小。密集成群的是[[蟾蜍]]的蝌蚪,较为分散的大都是青蛙的蝌蚪。<br>
==栖息环境==
<br>刚孵化出的[[蝌蚪]],身体 弱小,对外界环境敏感。适合生长在细水长流,清新无污染,水温保持在20~29℃,[[pH ]]6 值6 ~8之间的水域。[[蝌蚪]]不避光,生长在光线暗淡,幽静的地方,如果是人工养殖,应避免阳光直射,要勤换水,实时调整水的深度,控制好水的温度,保持水池的清洁。<br>
<br>大部分的蝌蚪是用口部成列的角质齿刮食藻类为生,但如果水中正好有些[[蚯蚓]]、甲虫等小动物尸体,它们也会成群啃食。有些种类的蝌蚪没有角质齿,例如小雨蛙、黑蒙西氏小雨蛙,则以过滤水中 浮游生物为食。此外,艾氏树蛙蝌蚪是卵食性,母蛙会定期回来产卵喂食蝌蚪。而在食物不够的情况下,也会出现大蝌蚪吃小蝌蚪的自相残杀的现象。如果你是自己喂养,那么就给它们吃面包屑。如果是池塘里自然的,一般都是吃水中的浮游生物。 [[蚊子]]的幼虫、浮游生物、 鱼虫等等。干面条末、肉末、小鱼虫、面包屑、各种昆虫、水草等。<br>
==生长阶段==
===生长初期===
<br>生长初期(1~10天):[[蝌蚪]]孵出三天内不觅食,依靠从[[卵黄]]中带来的营养维持生命,过早喂食反而导致其死亡。三天后蝌蚪的活动量明显增加,两鳃盖完全形成时开始觅食,按每万尾蝌蚪投喂一个蛋黄的标准定时投喂,并适当加入一些水中天然浮游生物,如 水蚤、藻类。刚孵出的蝌蚪,身体弱小,对外界环境敏感,特别是水温、水质、光照。当水温低于20℃或高于30℃,水中溶氧不足, [[pH ]] 于 8 于8 或低于6时都会影响小蝌蚪的生长,甚至造成死亡。因此,在水质管理上要求:细水常流,清新无污染,水温保持在20~29℃,pH值6~8。随着外界温度的变化,及时调整水的深度,一般以10~15cm为好,每天换一次池水。光照以室内自然光或室外凉棚下漫射光即可,应避免阳光直接照射,小蝌蚪经过10天的生长发育,体长可长到1~1.5cm。<br>
===生长前期===
<br>生长前期(10~20天):小蝌蚪10天以后,其食量增大,生长发育加快,蝌蚪开始寻找新的食物,但其消化功能仍然不强,此时饲养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蝌蚪的成活率。因此,在饲养上必须补充饵料,以满足其生长发育的 需要,主要以营养丰富的糊汁饵料为主,如蛋黄、玉米粉、4号粉,并辅以细嫩的藻类植物等。饵料投放时间白天或者晚上均可,每天1次,但要定时。投饲量一般每1500尾蝌蚪每天投喂一个蛋黄。通过精心饲养,蝌蚪到20日龄时,体长可达2cm,体色变为淡棕色,背部有乳白色的花纹,身体与尾部交界处有明显的黑色V字型花纹。10~20日龄的蝌蚪在管理上要求保持池水清洁,以防止中毒,做到每天换一次池水,水的深度以10~20cm为宜,同时池水应避免太阳光直射。一般蝌蚪生活在水里。<br>
<br>【用法用量】外用:适量,捣敷;或经埋藏化水后搽敷。<br><ref>[http://www.zysj.com.cn/zhongyaocai/yaocai_k/kedou.html 蝌蚪 来源:中医世家]</ref><ref>[http://yc.xjlz365.com/zhongcaoyao/kedou.html 蝌蚪 来源:中医馆]</ref>
==视频==
===<center> 蚂蚁 蝌蚪 相关视频</center>===
<center>咕力咕力:小蝌蚪变青蛙蹦蹦跳</center>
<center>{{#iDisplay:r0793vake1z|560|390|qq}}</center>
==参考文献==
[[Category:380 動物學總論]]
321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