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蝌蚪

增加 14,119 位元組, 4 年前
创建页面,内容为“[[File:kd.jpg|350px|缩略图|右|<big>蝌蚪</big>[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70913/f34bf14e80514d7d96787e908f8372c2.jpeg 原图链接][https://w…”
[[File:kd.jpg|350px|缩略图|右|<big>蝌蚪</big>[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70913/f34bf14e80514d7d96787e908f8372c2.jpeg 原图链接][https://www.sohu.com/a/191793991_745487 来自 万画筒 的图片]]]
<br>'''蝌蚪'''(英文:tadpole )古时写作"科斗",是蛙、[[蟾蜍]]、[[蝾螈]]、鲵等两栖类动物的幼体,又称蛤蟆蛋蛋。刚孵化出来的蝌蚪,身体呈纺锤形,无四肢、口和内鳃,生有侧扁的长尾,头部两侧生有分枝的外鳃,吸附在水草上,靠体内残存的卵黄供给营养。以群居为主。当[[蝌蚪]]成熟了,它们开始脱变,渐渐长出四肢,然后(对于蛙和[[蟾蜍]])则透过细胞凋亡(控制细胞死亡)逐渐退化了它们的尾巴。<br><ref>[http://www.chinavalue.net/wiki/showcontent.aspx?titleid=195144 蝌蚪 来源:价值中国]</ref>
==基本资料==
<br>学名:[[蝌蚪]] 拼音:kē dǒu<br>
<br>英文名:tadpole<br>
<br>别名:个妞,活师(《[[山海经]]》)、蛞斗、 活东(《尔雅》)、 虾蟆子、玄鱼、 玄针(崔豹《古今注》)、虾莫儿(《 本草拾遗》)、聒子、虾蟆台、虾蟆粘(《尔雅翼》)、悬针、水仙子(《[[本草纲目]]》)、个个豆子(山东方言)、那莫翁([[上海]]话)。<br>
==形态特征==
<br>蛙和[[蟾蜍]]的水生幼体。与[[蝾螈]]幼体相比,其体短、卵形、尾宽、口小、无外鳃。内鳃被鳃盖覆盖。体色较浅、身体略呈圆形、尾巴长、口长在头部前端的是[[青蛙]]的[[蝌蚪]]。身体呈黑色而尾巴较浅、体形呈椭圆形、 尾巴短、口在头部前端腹面的则是[[蟾蜍]]的蝌蚪。[[蟾蜍]]的蝌蚪呈黑色,口在头的前端腹面上,[[青蛙]]的蝌蚪体色较浅,口在头的前端。[[蟾蜍]]的蝌蚪比青蛙的个头小。密集成群的是[[蟾蜍]]的蝌蚪,较为分散的大都是青蛙的蝌蚪。<br>
==栖息环境==
<br>刚孵化出的[[蝌蚪]],身体 弱小,对外界环境敏感。适合生长在细水长流,清新无污染,水温保持在20~29℃,[[pH值]]6~8之间的水域。[[蝌蚪]]不避光,生长在光线暗淡,幽静的地方,如果是人工养殖,应避免阳光直射,要勤换水,实时调整水的深度,控制好水的温度,保持水池的清洁。<br>
<br>大部分的蝌蚪是用口部成列的角质齿刮食藻类为生,但如果水中正好有些[[蚯蚓]]、甲虫等小动物尸体,它们也会成群啃食。有些种类的蝌蚪没有角质齿,例如小雨蛙、黑蒙西氏小雨蛙,则以过滤水中 浮游生物为食。此外,艾氏树蛙蝌蚪是卵食性,母蛙会定期回来产卵喂食蝌蚪。而在食物不够的情况下,也会出现大蝌蚪吃小蝌蚪的自相残杀的现象。如果你是自己喂养,那么就给它们吃面包屑。如果是池塘里自然的,一般都是吃水中的浮游生物。 [[蚊子]]的幼虫、浮游生物、 鱼虫等等。干面条末、肉末、小鱼虫、面包屑、各种昆虫、水草等。<br>
==生长阶段==
===生长初期===
<br>生长初期(1~10天):[[蝌蚪]]孵出三天内不觅食,依靠从[[卵黄]]中带来的营养维持生命,过早喂食反而导致其死亡。三天后蝌蚪的活动量明显增加,两鳃盖完全形成时开始觅食,按每万尾蝌蚪投喂一个蛋黄的标准定时投喂,并适当加入一些水中天然浮游生物,如 水蚤、藻类。刚孵出的蝌蚪,身体弱小,对外界环境敏感,特别是水温、水质、光照。当水温低于20℃或高于30℃,水中溶氧不足, [[pH值]]高于 8或低于6时都会影响小蝌蚪的生长,甚至造成死亡。因此,在水质管理上要求:细水常流,清新无污染,水温保持在20~29℃,pH值6~8。随着外界温度的变化,及时调整水的深度,一般以10~15cm为好,每天换一次池水。光照以室内自然光或室外凉棚下漫射光即可,应避免阳光直接照射,小蝌蚪经过10天的生长发育,体长可长到1~1.5cm。<br>
===生长前期===
<br>生长前期(10~20天):小蝌蚪10天以后,其食量增大,生长发育加快,蝌蚪开始寻找新的食物,但其消化功能仍然不强,此时饲养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蝌蚪的成活率。因此,在饲养上必须补充饵料,以满足其生长发育的 需要,主要以营养丰富的糊汁饵料为主,如蛋黄、玉米粉、4号粉,并辅以细嫩的藻类植物等。饵料投放时间白天或者晚上均可,每天1次,但要定时。投饲量一般每1500尾蝌蚪每天投喂一个蛋黄。通过精心饲养,蝌蚪到20日龄时,体长可达2cm,体色变为淡棕色,背部有乳白色的花纹,身体与尾部交界处有明显的黑色V字型花纹。10~20日龄的蝌蚪在管理上要求保持池水清洁,以防止中毒,做到每天换一次池水,水的深度以10~20cm为宜,同时池水应避免太阳光直射。一般蝌蚪生活在水里。<br>
===生长中期===
<br>生长中期(20~50天):此时蝌蚪的消化功能不断增强,为促进蝌蚪消化道的尽快发育,适应两栖类某一特定蝌蚪期“食草性”的生物特性,20日龄后蝌蚪除投饲糊汁饵料外,应投喂植物性饲料和藻类植物,如浮萍。这一时期蝌蚪的饲养管理比较简单,开始以植物性饵料为主,动物性饵料为辅,逐渐过渡到以动物性饵料为主,动物性饵料的增加会加速蝌蚪的变态,植物性饵料则能促进其个体长大,故平时应混合饲喂。管理上要注意保证池水清洁,不受污染,每天清除池内饵料残渣。饲养密度以每平方米300~500尾为宜,这样蝌蚪就能正常生长发育,到50日龄时,有些蝌蚪长出后脚。到这一时期蝌蚪 成活率可达95%,如果水温偏低,该期的时间将会更长。<br>
===生长后期===
<br>生长后期(50~78天):这一时期是蝌蚪转化为幼蛙的关键时期,蝌蚪在此期要长出后肢和前肢,并且由水生转化为水陆两栖。50日龄左右,体长达4cm以上,长出后肢,后肢长出后约2周(65日龄)开始长前肢,前肢长出后,尾部开始被吸收,此时石蛙蝌蚪就停止觅食进入变态期。这一时期在饲养上除投饲足够的饲料外,还要添加少量的动物性的活饵饲料。在管理上做到:分级饲养,水浅清新(浅水区只有3cm左右的水位),水陆各半,登陆方便,光线暗淡,环境幽静。蝌蚪进入变态期到变态完成需10天左右,进入变态期的蝌蚪变态率可达95%左右。<br>
==发育阶段==
<br>'''蝌蚪'''是两栖类个体发育的一个初级阶段,早期的小蝌蚪,体呈圆形或椭圆形,外形似鱼,具有侧线器官。由于口内尚未出现孔道,不能摄取食物;以后眼与鼻孔相继出现;头下有吸盘,可用来吸附在水草上。头两侧具有外鳃,有呼吸功能。<br>
尾大而扁,内有分节尾肌, 肌节的上下方有薄膜状的上下尾鳍,能帮助蝌蚪在水中游泳。<br>
<br>口出现后,以唇部的角质齿刮吃藻类,开始在 水中独立生活。当吸盘消失时,外鳃也萎缩;随着咽部皮肤褶与体壁的愈合而形成鳃盖,并在体表的左侧,或在腹面中部或后方保留1个出水孔,由鳃腔内的内鳃进行呼吸,随着肺的发生也能在水面上呼吸游离的氧。<br>
<br>发育到一定时期,有的先长出后肢,末端分化出5趾,再从鳃盖部位长出前肢,如:蛙。<br>
<br>有的先长出前肢,再长出后肢,如蝾螈。随着尾部逐渐萎缩,口部也有显著的改变,逐渐发育成能在陆地上生活的幼小成体。<br>
<br>有尾目中的鳗螈等终生有 鳃,营水生活。蝌蚪经变态而发育为成体的过程,称为变态发育。<br>
<br>肺鱼的幼体外形略似蝌蚪,在肺鱼分布区寻找蝌蚪应该注意。<br>
==饲养管理==
===蝌蚪养殖池的建造===
<br>人工养殖蝌蚪,为了保经济效益,一般采用集约化养殖模式,故在建池时应确保规范化,为蝌蚪的生长发育提供良好环境。<br>
<br>蛙池设计为1m×2m的长方形,内壁涂有防渗涂料,提高池内壁的光滑度,以免水泥池壁对蝌蚪造成损伤,同时还避免幼蛙的攀爬,发生逃逸现象。池底有一定的坡度,在水陆比2∶1的条件下,确保3~10cm的水深。并在底部装置2~4根加热棒,以保证蝌蚪在冬季可以正常发育,减少[[冬季]]发育时间。水池底部设有开口,与池外塑料管相接,用以调节水位。养殖池顶部加设网盖,用以防止敌害生物的侵袭。
===蝌蚪的培养===
<br>一般而言,4~7月份孵化的蝌蚪在7~9月份可以完成变态,8~9月后孵化的蝌蚪要经过越冬,到第二年4月份以后才能变态成幼蛙。在人工加热条件下,水温维持恒定,避免了越冬管理,缩短了蝌蚪在[[冬季]]变态发育的时间。<br>
<br>饲养管理:蝌蚪期是幼体发育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饲养管理的好坏决定蝌蚪的生长发育、变态幼蛙的产出数量。初期为孵化后1~10d,可以投,可以投喂熟蛋黄等高蛋白流质饲料用法为:将熟蛋黄揉碎,用水化开,以40目纱网过滤后定点投喂,早晚各一次,用量为每3000尾喂1个。并在投喂1h后,对养殖池水进行换水作业,以确保水质清爽。5~6d后,可以投喂粉状饲料,将粉状饲料制成团状投放于饲料盘中即可。生长前期为10~20d,虽然在这一期间,蝌蚪的消化功能仍不够强大,但发育迅速,需要更多食物,所以这一时期也是影响蝌蚪存活率的关键时期。在饲料上必须补充饵料,以满足其生长发育日常所需,主要以营养丰富的糊汁饵料为主,如蛋黄、玉米粉、4号粉,并辅以细嫩藻类植物等。同时在投喂过程中必须注意保持清爽的水质,及时处理残饵及粪便。一般认为20~50d为蝌蚪的生长中期,此时期开始初步进行饵料驯化,确保蝌蚪从以植物性饵料为主转变为以动物性饵料为主,管理上同样需要保证水质,若养殖水温较低,可打开加热棒进行加温处理以缩短该期的时间。生长后期在50~78d,后期是蝌蚪变态的关键时期,该时期蝌蚪开出现前后肢,并有完全水生转化至水陆两栖。变态时,蝌蚪首先长出前肢,其后,尾部慢慢被吸收,此时蝌蚪停止摄食,故在保证提供充足食物的时候,也需要注意水质问题及投喂状况。幼蛙刚刚完成变态时,各种器官还不很完善和发达,特别是捕食和运动器官,若得不到饵料补充极易发生死亡现 象,因此需要选择适当的活体饵料进行投喂。<br> 
<br>蝌蚪生长发育后,变态的时间受繁殖孵化季节和外界气温的影响极大,一般5~7月份产卵孵化的蝌蚪在7~9三个月中可以变态,8~9月份以后繁殖孵化的蝌蚪要经过越冬,到第二年4月份以后才能变态成幼蛙。<br>
<ref>[http://www.qnong.com.cn/yangzhi/teyang/12354.html 蝌蚪养殖技术 来源:黔农网]</ref>
==古籍记载==
<br>《[[本草拾遗]]》:“虾蟆儿生水中,有尾如鮽鱼。取青胡桃子上皮和为泥,染髭发一染不变。(其)卵主明目。<br>
<br>《[[本草纲目]]》:“蝌蚪生水中,虾蟆、 青蛙之子也。状如 河豚,头圆,身上青黑色,始出有尾无足,稍大则足生尾脱。俗三月三日,皆取小蝌蚪以水香之,云不生疮,亦解毒治疮之意也。”<br>
<br>《古今注》“虾蟆子曰蝌蚪,一曰玄针,一曰玄鱼。形圆而尾大,尾脱即脚生。”<br>
==药用价值==
<br>【考证】出自《[[本草拾遗]]》。<br>
<br>【别名】活师、科斗、活东、玄鱼、虾蟆子、玄针、虾蟆儿、聒子、虾蟆台、虾蟆粘、水仙子。<br>
<br>【来源】蛙科动物黑斑蛙尺Rana nigromaculataHallowell的幼体。春季于水中捞取.除去杂质,洗净,开水烫死,烘干或晒干。<br>
<br>【鉴别】性状特征本品呈不规则的扁圆形或网状,皱缩.灰黑色,尾巴大部脱落,残留者扁平;腹扁平,背隆起。长约15毫米,宽8~10毫米,腹部有螺旋形网纹或不明显。质脆易碎,气味腥臭。<br>
<br>【药理作用】浓度为l:50(V/V)的蝌蚪提取液处理培养的人宫颈癌细胞,可抑HeLa细胞生长.集落形成能力下降。随培养时问延长,细胞内颗粒增多,贴壁能力降黑斑蛙Rana nigromaculata Hallowell低,而对中国地鼠卵巢细胞去有刺激生长作用,表明蝌蚪提取液是一种较好的抗癌制剂。
<br>[[杨红梅]]等利用细胞生长曲线、形态学观察、流式细胞仪等技术,观察蝌蚪提取液(T871)抗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的作用及其过程中cmyc、Bcl–2癌基因表达的变化。实验表明,T871能抑制HL–60细胞增殖,并出现细胞凋亡的形态学特征,流式细胞仪及TUNEL法检测结果显示凋亡细胞百分数比对照组显著增加,并伴有癌基因cmyc、Bcl–2mRNA表达的下调。证明T871可抑制HL–60细胞的增殖同时诱导其凋亡,且cmyc、Bcl–2癌基因可能参与了此过程。<br>
<br>【性昧归经】甘;寒。归脾经。<br>
<br>【功能主治】清热解毒。主治热毒疮肿、流行性腮腺炎、水火烫伤等症。<br>
<br>【用法用量】外用:适量,捣敷;或经埋藏化水后搽敷。<br><ref>[http://www.zysj.com.cn/zhongyaocai/yaocai_k/kedou.html 蝌蚪 来源:中医世家]</ref><ref>[http://yc.xjlz365.com/zhongcaoyao/kedou.html 蝌蚪 来源:中医馆]</ref>
==视频==
===<center> 蚂蚁 相关视频</center>===
<center>咕力咕力:小蝌蚪变青蛙蹦蹦跳</center>
<center>{{#iDisplay:r0793vake1z|560|390|qq}}</center>
==参考文献==
[[Category:380 動物學總論]]
321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