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8,259
次編輯
變更
天体物理学
,無編輯摘要
[[File:天体物理学.jpg|350px|缩略图|右|<big>天体物理学</big>[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70823/d8ebe845f52e448cb5e8c896e5a24c40.jpeg 原图链接][https://www.sohu.com/a/166775985_733499 来自 搜狐 的图片]]]
天体物理实验数据大多数是依赖观测 [[ 电磁辐射 ]] 获得。比较冷的星体,像星际物质或 [[ 星际云 ]] 会发射无线电波。大爆炸后,经过红移,遗留下来的微波,称为宇宙微波背景辐射。研究这些微波需要非常大的无线电望远镜。
太空探索大大地扩展了 [[ 天文学 ]] 的疆界。太空中的观测可让观测结果避免受到地球 [[ 大气层 ]] 的干扰,科学家常透过使用人造卫星在地球大气层外进行红外线、紫外线、 [[ 伽马射线 和X ]]和[[X 射线 ]] 天文学等电磁波波段的观测实验,以获得更佳的观测结果。
==中国古代天文学==
中国古代研究天文学的目的主要是历法、占卦及气象,用途多数是封建时代的权威创造或制造传说。由于中国 [[ 封建制度 ]] 维持相当长久,因此拥有全球 [[ 历史 ]] 上最完整的天文记录。
中国的天文记录依地区又可分成 [[ 中原 ]] 地区、西南地区及北部地区天文记录:
*中原地区:主要由 [[ 汉族 ]] 记载,长度约四千年,是全球天文史当中最完整的记载。 *西南地区:主要由 [[ 彝族 ]] 及 [[ 藏族 ]] 记载。 *北部地区:主要由 [[ 蒙古 ]] 及 [[ 鞑靼族 ]] 记载。 中国天文学的发展,由于长期的政教分离制,未曾受到 [[ 宗教 ]] 的影响,其记录客观详实、四千年来不曾中断;然而又由于皇权及 [[ 政治 ]] 上的需求,导致其不重视理论研究,在系统理论方面一直不曾进步。此外,中国地区的一些 [[ 少数民族 ]] 天文学史亦相当的发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