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海龙卷风

增加 131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File:海龙卷风.jpg|350px|缩略图|右|<big>海龙卷风</big>[http://n1.itc.cn/img8/wb/recom/2016/06/27/146702724227230175.JPEG 原图链接][https://www.sohu.com/a/86505186_366381 来自 搜狐 的图片]]]
''' 海龙卷风 ''' ,也简称海龙卷或水龙卷,指发生在海上的 [[ 龙卷风 ]] ,由于特殊的气象条件,其持续 [[ 时间 ]] 比陆上龙卷风要长,强度也较大,但其 [[ 直径 ]] 比陆龙卷风略小。常以海龙卷群的方式出现。海龙卷一般的运动 [[ 规律 ]] 是以每小时50公里速度沿 [[ 直线运动 ]] ,运动过程中上部会因气流的原因向特定方向倾斜,同时会发生壮观的“龙吸水”景象。海龙卷的破坏力表现在它能把海上 [[ ]] 只吸入其中,对航行影响较大,故号称“风霸王”。
海龙卷群生成过程依次是:
*吸管涡旋,一般在30米以下,但其破坏力惊人,有时比 [[ 台风 ]] 还大,由于其涡旋轴范围小, [[ 气压梯度 ]] 特别大, [[ 压力差 ]] 可高达20百帕以上,造成内部风速多在每秒100米以上。 *龙卷漏斗,也是常见的 [[ 漏斗云 ]] ,它的尺度约为300米,一根漏斗云里,有数个吸管涡旋,所以也称母涡旋。 
*龙卷涡旋,又称小龙卷气旋,作用在1-3公里范围内。是由多个龙卷漏斗组成。
 
*龙卷气旋,作用范围3-10公里,由各个龙卷涡旋组成。
 
母龙卷气旋,作用范围在10-20公里,由多个龙卷气旋组成,其威力属海龙卷之首。
==龙卷特征==
龙卷风是一种小型旋转 [[ ]] ,直径一般不超过1公里,小的龙卷风直径约25-100米,与直径1千公里的台风相比,看来无足轻重,可是它的风力却比台风大很多,台风最大风速不会超过100米/秒,龙卷风的最大风速可以达到120米/秒。在某些有利环境里, [[ 雷暴 ]] 可能伴有强劲的柱状涡旋,以漏斗云的形态出现,龙卷风根据它发生在 [[ 陆地 ]] 还是海上,可分为 [[ 陆龙卷 ]] [[ 水龙卷 ]]
水龙卷的直径一般比陆龙卷略小,其强度较大,维持 [[ 时间 ]] 较长,在海上往往是集群出现,1971年7月底一张卫星云图上就显示出有7个水龙卷。水龙卷的移动路径一般为 [[ 直线 ]] ,移动 [[ 速度 ]] 平均每小时50公里左右;并且一般是垂直向下的,但有时因上空风比地面风大,它的上部会顺气流方向倾斜,一般就可以根据其倾斜方向判断出移动路径,采取措施避开,就可免遭其害。
==典型事例==
===广东深圳===
2010年7月27日上午9时许, [[ 深圳湾 ]] 海面出现较为罕见的“龙吸水”, [[ ]] 天相接的“龙吸水”持续约17分钟。
据介绍,当时在深圳湾上空 [[ 积雨云 ]] 下方伸出漏斗形状的黑色云柱,而现场照片中,先后有三个水龙卷形成(亦有 [[ 蛇口 ]] 市民报告称看到了4条),气象人员在8时57分监测到云底下方垂直方向有较粗大的漏斗云已经“接地”形成水龙卷,另有较细的一条在空中呈现弯曲“接地”并于2分钟后完全消失。大约在9时正西侧云底又向下垂直伸出黑色云柱,并在2分钟后迅速接地,吸起巨大水柱,持续了大约3分钟,稍后水面一端逐渐变细并向上收窄,最后于9时08分完全消失。“水龙卷”接地旋转了10多分钟,现场甚为壮观。
当天[[雷达图]]上看到[[洪泽湖]]上有积雨云,在上升运动中产生[[旋转]]的气流,气流形成强烈的切变,形成龙卷风。龙卷风中心气压极度减小,将水流吸入[[涡旋]],形成“龙吸水”。
当天雷达图上看到洪泽湖上有积雨云,在上升运动中产生旋转的气流,气流形成强烈的切变,形成龙卷风。龙卷风中心气压极度减小,将水流吸入涡旋,形成“龙吸水”。==参考文献==
46,162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