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赤城

增加 23,132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革命历史==
赤城人民以满腔热血和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支援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抗日战争时期,赤城是平北抗日根据地的中心区域,平北地委、专署、军分区和6个县的县委设在这里。解放战争时期,冀热察区党委(省)、察东地委、热西地委、察北地委和10个县委机关移驻赤城境内,使赤城成为革命的大本营。赤城人民在极端艰难的情况下,承担着省地县区机关和军队的吃穿住用。期间,赤城县有1万多人为革命牺牲,占当时总人口的六分之一。
====发展机遇==
赤城县把发展作为执政兴县的第一要务,以发展统揽工作全局,以发展破解改革中的难题,不断谋划经济增长点,探求工作创新点,全县经济呈现出增长加快、质量提高、活力增强、民生改善的良好局面。
开放开发成效卓著。县委、县政府把对外开放、招商引资作为 “全民工程”来抓,通过三个渠道聚集资金,即争取内资、引进外资、利用民资,借助外力发展自己。争取内资,即跑部进京、跑厅进省,争取国家政策性资金,用国家的钱建设赤城;引进外资,即制定优惠政策,创优发展环境,吸引县外客商来赤投资,“我帮你发财,你帮我发展”;利用民资,就是激活本地资本,瞄准20多亿元民间储蓄,使本地富人成为投资者,能人成为经营者,民间资本成为创业资本。17年间(1991—2007年,下同),全县争取和引进各类项目1545个,到位资金62亿元,惠及工业、农业、城建、生态、交通、能源以及与人民生产生活攸关的诸多领域。
综合经济实力稳步提升。17年来,全县国内生产总值以年均57.8%的速度递增。2007年达到197179万元,人均8155元,分别是1991年的9.79倍和11.3倍;全部财政收入以年均102.2%的速度递增,2007年达到4.25亿元,是1991年的33.8倍;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397460万元,其中2001—2007年累计完成314766万元,是前十年的3.8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66009万元,是1991年的6.2倍。民营经济成为全县国民经济的主要成分和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2007年民营经济上缴利税34145万元,占全县全部财政收入的80.3%。
农村经济稳步发展。17年来,赤城县农村完成了第二轮土地承包、林权制度改革和税费改革,开展了小康村建设、生态文明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百村经济振兴活动,投资7亿多元用于农业发展,农村面貌发生了显著变化。农业产业化开始起步,建成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4家,其中赤城县珍稀食用菌开发有限公司被评为国家级和省级扶贫龙头企业。全县蔬菜种植面积稳定在8000公顷,年产蔬菜2亿多公斤,销往京津市场,转销新加坡、韩国、日本、香港、澳门等国家和地区,菜农年均增收5000元。食用菌大棚发展到380个,产各类菌棒300多万袋,年增收1200万元,惠及1100农户。畜牧养殖业以提质增量为重点,建设了5个奶牛养殖小区,奶牛发展到9100头;建设5个高标准育肥牛养殖小区,育肥牛发展到1.5万头,饲养量100头以上的户6户,50头以上的户10户。全县仁用杏发展到11万公顷,年产杏仁1000多吨,惠及1.5万农户,杏仁产品通过国家质监局鉴定。2007年全县第一产业增加值51040万元(可比价,下同),农业人口人均2046元,分别是1991年的5.8倍和6倍;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01468万元,是1991年的7.4倍;农村经济总收入249008万元,是1991年的13.3倍;农村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2432万元,是1991年的6倍。
工业经济快速发展。赤城县原有工业基础薄弱,结构单一,没有形成强势立县产业。2001年后铁矿产品提价,赤城县抢抓机遇,乘势而上,提出实施工业立县战略,依托资源优势,做大做强矿产开发业。按照“国退民进”的原则,完成了原有工业企业的产权制度改革,为企业注入了新的活力。通过扩大开放,招商引资,建设了龙关、炮梁、田家窑“铁三角”工业园区,园区内建起铁矿采选企业116家,培育了龙兴、鑫宇、龙宇、金渊、银达、生辉、非凡、明玉、茂源等一批年创利税千万元以上,对全县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铁精粉年生产能力由1991年的15万吨提高到2007年的520万吨,球团生产从无到有,年生产能力达到60万吨。在开发矿业的同时,从贵州引资复活了县制药厂;新建了贵州茅台镇世纪宝典酒业有限公司赤城分公司,填补了白酒生产空白;引进北京国华投资有限公司投资16亿元建设20万千瓦风力发电项目,完成测风等数据采集工作和风电场定位。2007年全县工业总产值181863万元(可比价),是1991年的14倍;工业企业上缴利税3.62亿元,占全部财政收入的85.2%。
“改革开创致富路,勤劳建设小康家。”——“福满人间”。这是山区一位农民春节自撰的一副对联,表达对党的感恩之情。党的改革开放政策给人民带来了实惠,带来了福祉。长期困扰山区人民的出行难、吃水难、用电难、看病难、儿童入学难的局面已不复存在。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991年的274元提高到2030元,人均住宅面积由1991年的13.7平方米提高到19.9平方米;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991年的1650元提高到8373元,人均住宅面积由1991年的9.36平方米提高到15.88平方米。各项存款余额由1991年的10932万元提高到289844万元,其中民间储蓄存款余额由1991年的5850万元提高到210663万元。如今农村新事多,庄稼人开上了小卧车。全县个人购买小卧车7500多辆,其中农民拥有小卧车3500多辆。
==绿色发展==
17年来,赤城县按照“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的工作思路,在国家的扶持下,致力于投资环境、人居环境和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
县城面貌焕然一新。2001年前,赤城县城街道狭窄,房屋低矮,门店破旧,路面坑坑洼洼,摊点乱摆,垃圾乱堆乱放;汤泉河穿城而过,河内杂草丛生,垃圾成堆,污水横流。2003年县委、县政府下决心改造县城。2005年完成了县城总体规划的修编工作。2006年6月,县委决定进一步提高城市品位,建设生态宜居城市,“打造张家口第一靓城”,“一年拉开序幕,二年形成雏形,三年展示靓容”。2001—2007年,投资56148万元用县城建设。拓宽改造了政府东西街等主街道,硬化面积359412平方米,是1991年的4.4倍。新建住宅楼和商住楼253幢,县城住宅总建筑面积达到63.5万平方米,人均15.88平方米,比1991年人均增加6.52平方米。县城中小学、医疗机构、党政机关、商贸服务设施,基本上实现了楼房化。建设了文化广场、迎宾大道,主要街道实现了硬化、绿化、美化、亮化,楼群安装了霓虹灯。铺设了地下管道,污水由明流变暗流。对汤泉河进行了综合治理,修建了橡胶坝,设置了观礼平台、中心广场、景区灯光、音乐喷泉和文化墙。汤泉河成为县城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城区面积由1991年的3.027平方公里扩展到8平方公里。一个充满朝气、活力与希望的碧水霞城在京北崛起。
基础设施日臻完善。17年间,投资16.9亿元用于路桥建设。112国道赤城至宣化段、省道宝平公路赤城段、滦赤公路赤城段、南赤公路完成二级改建工程。贯穿全县东西南北的主要干线全部贯通,县内公路总里程达到1573公里。实现了乡镇所在地通油路,村村通公路。制约赤城人出行和与外地交往的崇山峻岭由隧道贯通,拉近了南与北京、北至坝上和内蒙古、西到张家口的距离,为融入京津冀都市圈、加速与周边地区合作奠定了基础。投资3.3亿元用于发展邮政、电信和移动通信事业。通电话行政村404个,固定电话用户23555户,移动电话用户85641户,其中农村用户4.5万户,主要公路沿线、重点景区和乡镇所在地实现了移动信号无缝隙覆盖。县内电网坚强,结构布局合理,有110千伏变电站2座,35千伏变电站12座,总容量239250千伏安。完成了农网、城网改造,1996年实现村村通电,2007年户户通电,年售电量达到51467万千瓦时。
生态文明建设扎实推进。赤城县地处北京上游上风上水区,是蒙古高原向华北平原的过渡地带。17年来,被国家列为密云水库上游水资源保护治理重点县,国家生态环境建设综合治理重点县和首都周围绿化工程重点县。先后实施了密云水库上游水土资源保护工程、国家水土保持专项治理工程、国家生态综合治理工程、白河堡水库上游水资源保护工程、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21世纪“首水工程”、退耕还林工程、塞北林场工程、首都周围绿化工程,完成治理面积1836平方公里,其中巩固面积450平方公里。在巩固区内,树成林、草满坡,发挥了防风固沙作用。为加强生态文明建设还采取以措施:限制在三条河沿岸开矿;组建330多人的专业护林队,保护国家重点公益林;林木实行限额采伐,确保木材资源增加量远远大于消耗量;畜牧业实行舍饲圈养,禁止放牧,保护草坡植被;通过围栏封育、封山育草、人工种草、飞播种草,加强草场建设;对境内三条河流域和5座水库进行综合治理,保护水源;建设垃圾和污水处理厂,净化水源;禁止污染环境的化工企业进入赤城,取缔环保不达标的矿山企业。
2007年,全县有林面积达到17.8万公顷,草场达到32万公顷,其中人造林11万公顷。森林覆盖率由1991年的25.8%提高到33.7%。通过生态文明建设,在京北筑起一道道绿色屏障,有效地阻挡了来自蒙古高原的风暴沙尘,赤城县冬春季大风天数由90年代的32天下降到20天,扬沙日由9天下降到5天,风速下降了48%,同时降低了水土流失量,涵养了水源。2007年国家确定全国首批100个绿色小康县,赤城县名列其中。
==卫生教育==
各项社会事业协调发展。落实科教兴县、科技兴农战略,重点加强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建设,实施蔬菜标准化管理,推广舍饲圈养和营养杯造林等技术,全县建起农业科技示范园区13个,农业科技覆盖率和主要农作物良种率均达95%以上。赤城县连续5年被评为市科技工作先进县。教育工作不断加强,17年来用于教育的投资6亿元,“普九”、“普实”顺利通过国家验收,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96%。完成教育布局调整,中学由22所调整为10所,小学由527所调整为140所,组建九年一贯制学校6所,在校学生19429名,在岗教师2463名。幼儿园80所,入园幼儿6931名,幼儿教师212名。文化艺术事业形势喜人,老骥伏枥,新秀脱颖,书法、绘画、篆刻、根雕、文学创作等艺术领域百花竞放,有些作品跨出国门,远赴日本、美国和香港展出,并被展出国家和地区收藏。赤城的艺术家们还联手打造了汤泉河文化墙以及县城文化广场、汤泉河广场、赤城温泉的文化长廊,提升了城市品位,给市民以艺术的享受。文物普查、征集、保护工作取得进展,全县共有不可移动文物360处,其中“河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1处,大海陀平北抗日根据地纪念地、方振武将军题写的"驱寇安边"石碑、吉鸿昌将军奋笔疾书的“洗耻”摩崖石刻,成为省市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或教材。卫生事业不断进步,乡镇以上卫生医疗机构29个,村级卫生室425个,乡镇以上医疗机构有床位636张,卫生医疗专业技术人员465人。形成县、乡、村医疗服务网络,城镇居民参加医疗保险,农村居民参加“新农合”,基本上解决了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建立健全了社会保障体系,城乡低保居民做到应保尽保,特困职工、失业职工、农村特困户生活救助率100%。
==民主建设==
民主政治建设不断加强。一是实施依法治县。县委和县人大常委会分别于1990年和1991年作出了《关于依法治县的决定》和《关于依法治县的决议》,把各项工作纳入法制轨道。17年间,先后完成了“二五”、“三五”、“四五”普法,2006年开始“五五”普法,人们的法制意识明显增强。“二五”和“三五”普法通过市级验收,“四五”普法通过省级验收,赤城县被评为全省法制宣传教育先进县。二是发挥县乡人大和人民政协的作用。坚持县委领导与依法行政的统一、党管干部与依法任免的统一,凡应由人大常委会讨论决定的事项、任免的干部,均由人大常委会讨论决定和依法任免;县委出台重大决策,事先征求人大、政协及各界人士的意见。“一府两院”自觉接受人大的法律监督,人民政协的民主监督,人民群众的舆论监督;支持人大和政协组织的视察、考察、调研和参观活动;建立“四套班子”联席会制度,每季召开一次联席会,协调工作。三是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1996年在全县农村推行村务公开制度,1997年在乡镇和县直单位推行政务公开制度,增加工作的透明度,保证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到2002年,村务、政务、校务、厂务等公开率达到100%。各村普遍建立了以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和民主议政日为主要形式的民主管理制度,完善了村民自治章程和村规民约。17年间,全县进行五次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村民通过直选行使民主选举权利,选出自己满意的村官。四是干部选拔任用公开透明。实行干部招聘制,2003—2007年通过考试,公开招聘副乡镇级领导干部45名。从2000年起,提拔干部实行任前公示制。对领导干部实行民主评议制,下级评上级,群众评领导,同级互评,把评议结果作为干部升降的重要依据。
精神文明建设步步深入。赤城县把精神文明建设纳入全县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作为一项经常性的工作来抓。17年来,先后开展了文明县城、文明行业、文明单位、文明小城镇、文明社区、文明生态村、星级文明家庭等创建活动,县交通局、人民银行、供电公司、龙关镇三街村被评为省级文明单位。在城乡开展了除陋习树新风活动;制订了赤城县公民行为规范,包括公民文明守则、社会公德规范、家庭美德规范、公务员道德规范、中学生文明守则。通过各类创建活动,社风、民风大为好转,公民的道德风尚、公益观念普遍增强。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0年,面对宏观形势复杂多变、不利因素相互交织、产业转型势在必行的严峻考验,县委、县政府紧紧围绕既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又在转变发展方式上取得突破这个核心,认真落实中央扩大内需的一系列政策措施,解放思想、深化改革、攻坚克难、开拓进取,国民经济总体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取得全面进步,“十一五”规划各项目标如期实现,为实施“十二五”规划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综合
全县经济运行稳中有升。2010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56620万元(快报反馈数),按可比价计算,同比增长15.3%。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121169万元,可比增长14.4%;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213817万元,可比增长17.9%;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121635万元,可比增长12.5%,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27.9:43.0:29.1,优化为26.5:46.8:26.7。
民营经济平稳快速发展。全县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334568万元,占GDP比重73.3%,实缴税金57620万元,占全部财政收入比重91.9%,成为推动全县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
2010年城镇新增就业人员1375人,完成市任务105%,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451人,完成市任务113%,就业困难对象再就业302人,完成市任务151%,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3%以内。
二、农业
2010年农业丰产丰收。全县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04968万元,同比增长20.1%。其中种植业产值、林业产值、畜牧业产值、渔业产值、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分别为86024万元、13494万元、92568万元、682万元、12200万元,同比增长26.6%、6.1%、16.2%、19.2%、24.8%。粮食总产量101415吨,同比增加58748吨,增长137.7%;油料产量1932吨,增加525吨,增长37.3%;蔬菜产量259400吨, 增加38582吨,增长17.5%,水产品产量682吨,与上年基本持平。肉、奶、蛋总产量分别达到27242吨、6720吨、4206吨,同比增长12.3%、7.6%、11.6%。牛、猪、羊、家禽出栏分别达到4.9万头、16.4万头、28.9万只、73.8万只,同比增长12.0%、15.5%、9.8%、70.9%。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县实现工业总产值491506万元,同比增长44.4%,实现增加值192299万元, 同比增长38.3%。其中:入统工业(年产品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企业45家,同比增加9家;实现产值329188万元,同比增长64.6%,实现增加值129904万元, 同比增长52.7%;实现利税总额50554万元,同比增长199.3%。规模以下工业企业95家,个体工业516家, 非入统工业(年产品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下工业企业和个体工业)实现产值162318万元,同比增长15.6%;实现增加值62395万元,同比增长15.6%,规模以上工业占工业总产值比重67.0%,规模以下工业占总产值为比重为33.0%。
建筑业稳步发展,全年完成建筑业增加值21518万元,同比增长25.8%。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不断扩大。2010年,全县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363919万元,同比增长32.4%。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20076万元,同比增长37.3%;农村非农户、农村农户分别完成19194万元和24649万元。建设项目和房地产投资分别完成276126万元和43950万元,同比分别增长39.3%和26.1%。全县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在建项目总数100个,同比增加40个,其中新开工项目71个,同比增加15个。在建的千万元项目61个,同比增加19个;当年累计投资额267612万元,同比增长40.3%。千万元项目完成投资占总投资的73.5%。
五、国内贸易
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12010万元,同比增长17%,扣除物价上涨因素,实际增长13.2%。城镇完成76157万元,同比增长19.3%,其中城区完成55315万元,同比增长21.2%;乡村完成35853万元,同比增长12.5%。批发业完成3445万元,同比增长17.6%;零售业完成92185万元,同比增长16%;住宿业完成1204万元,同比增长36.7%;餐饮业完成15177万元,同比增长22%。
2010年,全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全年累计上涨3.4%,其中,城市上涨3.3%,农村上涨3.4%,涉及调查的八大类商品及服务呈五升三降”的态势。其中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食品、居住、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衣着类价格分别上涨7.3%、7.1%、3.9%、0.5%和0.2%;烟酒及用品、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交通和通信价格累计下降0.3%、0.7%、2.7%、(市局调查数据)。
六、财政 金融
全部财政收入实现62689万元,增长35.7%,总量排在第4位,全部财政收入占全市比重由2009年的3.79%上升到4.33%。全部财政收入占GDP比重13.7%。县级一般预算收入完成23389万元,同比增长13.2%,财政支出88981万元,同比增长17.98%,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支出完成86158万元,同比增长23.2%。
2010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479817万元,同比增长25.7%。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为334175万元,同比增长18.7%。各项贷余额233976万元,比年初增加47147万元。
七、教育 卫生
2010年全县普通高中1所,年末在校学生2348人,专任教师 176人;职业高中1所,在校学生911人,专任教师58人;初中7所,在校学生10713人,专任教师861人;九年一贯制学校8所,小学34所,教学点53个,小学在校学生16213人,专任教师1197人;特教1所,在校学生30人,专任教师7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为100%;幼儿园(包括民办)82所,在园学生5697人,专任教师 109人。
卫生事业蓬勃发展,全县卫生机构(包括乡镇卫生室、卫生学校、诊所)73个,卫生技术人员413人,床位735张,总诊疗人次25.06万人。
八、交通 邮政
境内通汽车行政村数440个,年末公路总里程1573公里,其中公路晴雨通车里程1467公里。12月,全县开通6条公交线路,共有27辆公交车运营。
邮政通讯业发展迅速,邮政局、移动公司、网通公司共完成业务总量10294万元,增长7.6%。固定电话(含小灵通)20366户,同比减少571户。有440个行政村通电话。手机用户达144319户,同比增加8111户,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8385户,同比增加3429户。
九、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随着国民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全县城乡居民收入大幅增长,生活质量明显提高,社会保障体制不断完善,城乡居民逐步向消费需求多元化,消费结构合理化方向发展。全县户籍总人口293867人,其中城镇人口50521人。全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726元,同比增加1414元,增长12.5%;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8169元,同比增加519元,增长6.8%;农民人均纯收入3188元,同比增加543元,增长20.5%;农民人均消费支出3030元,同比增加623元,增长25.9%。社会保障事业发展迅速,全县企事单位参加养老保险的职工10863人,直发养老金5269.5万元,发放人数3235人;有9910人参加失业保险,发放失业保险金191万元,发放失业人数2960人;有2565户,3741人享受城镇低保,发放低保金761.58万元;农村低保27601户,31842人,发放低保金3040.43万元,农村五保供养人数2636人。有14318人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有24425人参加城镇医疗保险,有226014人参加了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参合率92%。年末有线电视用户达13662户,其中数字电视用户10987户,全县广播综合覆盖率95%,电视综合覆盖率90.07%。
十、资源、环境与安全生产
全年完成造林面积17万亩,其中人工造林完成5.5万亩,全民义务植树36万株,全县森林覆盖率达37.58%。
全年各类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为1人,亿元GDP死亡人数为0.02人。发生道路交通事故738起,造成42人死亡,298人受伤,同比下降11.4%;直接财产损失420万元,同比下降38.2%;万人道路交通死亡人数为1.43人,同比减少0.32人;全年未发生森林火灾。
全县单位GDP能耗1.538吨标准煤/万元,同比下降4.6% 。2006—2010全县单位GDP能耗累计下降20.2%,如期实现“十一五”节能降耗20%目标。
392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