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寿阳

增加 115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File:寿阳.jpg|350px|缩略图|右|<big></big>[http://img-md.veimg.cn/meadincms/img2/info/gengwenjuan/201106/20110601002.jpg 原图链接][http://www.sonhoo.com/baoxian/detail-1033678.html 来自 商虎中国 的图片]]]
''' 寿阳县 ''' ,隶属于山西省 [[ 晋中市 ]] ,位于山西省东部,枕恒岳,络太行,居潇河中上游,整个地形西北部、北部较高,向东南逐渐倾斜,呈阶梯状分布;全县总面积2115平方公里,辖7镇7乡2个城区管委会 ;2018年总人口214745人。 寿阳地处太原、 [[阳泉市| 阳泉 ]] [[ 榆次 市|榆次]] 三市之间,距石家庄、郑州、 [[ 天津 ]] [[ 北京 ]] 等大中城市较近;石太铁路、307国道和省道榆盂公路贯穿全县,太旧高速公路横贯县境47公里,把寿阳纳入了全国高速公路网络;寿阳历史悠久,人文旅游资源丰富。 春秋时期为马首邑,西晋太康年间建县,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境内有 [[ 方山国家森林公园 ]] 、“三代帝王师”祁隽藻故居、刘胡兰式的女英雄尹灵芝烈士纪念馆、文昌阁等建筑。  2019年3月,被列为第一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
==行政区划==
截至2018年,寿阳县辖7镇7乡2个城区管委会 :朝阳镇、宗艾镇、平头镇、南燕竹镇、西洛镇、松塔镇、尹灵芝镇、解愁乡、平舒乡、马首乡、上湖乡、羊头崖乡、景尚乡、温家庄乡。 县人民 [[ 政府 ]] 驻朝阳街51号。
==位置境域==
寿阳县位于山西省东部,枕恒岳,络太行,居潇河中上游。地理坐标为东经112°46′至113°28′,北纬37°32′至38°5′。县界北起高丘山,南至盘垴,南北最宽直线相距61.2公里;西起罕山,东至马芥川,东西最长直线相距63公里。县境周长265公里。东与阳泉、 [[ 平定 县|平定]] [[ 昔阳 ]] 山水相连,西邻太原、榆次,南接和顺,北与 [[ 盂县 ]] 、阳曲隔山相望。全县总面积2115平方公里。
==历史文化==
===寿阳大竹马===
寿阳大竹马是 [[ 武术 ]] 之乡平头镇郭家沟村的传统民间文艺形式,它起源于明清,集高跷、竹马、武打于一身。其内容最初表现的是关公和周仓的打斗场面,后来增加了《三英战吕布》《虎牢关》等多种 [[ 戏剧 ]] 中的武打人物。过去它和当地平头沟北村的《爱社》同属傩具艺术,“大竹马”“爱社”和李家山的“圪栏队”并称三大社,主要用于到附近与阳曲交界的阪泉山(亦称阪寺山)驱邪逐疫、祀神祭天、祈求丰年。解放后,多由当地人在 [[ 元宵节 ]] 进城街头表演。
===寿阳耍叉===
寿阳耍叉就是在武术活动中诞生的一种民间 [[ 杂技 ]] 表演形式。表演者十至五十人,赤背赤膊上下滚动着铁叉,时而铁叉离体翻腾空中,铁叉的铁环不时发出阵阵响声,围观者拍手叫好。还有一种小铁叉,长仅二尺,它较大铁叉易于掌握,它由两手持两根尺余短棍,上下翻动,甚是别致。据老艺人赵何林回忆,耍叉的表演套路古代有50多种,能够回忆起来的有30多种。套路有:插花盖顶、二郎担山、海底捞鱼、 [[ 凤凰 ]] 展翅、金钩钓鱼、金鸡劈马、单双膀花、金丝缠蔓、蛇心背剑、金鸡串瓣,还有歪大瓮、打把儿、掏 [[ 麻雀 ]] 、高飞叉等等。
===寿阳背棍===
寿阳背棍产生于明代,传入寿阳在明末清初,主要在平头、太安驿一带盛行,尤以太安驿背棍表演精湛,所以在当地也叫太安驿背棍。吸取欧美 [[ 芭蕾舞 ]] “托举”、 [[ 东北秧歌 ]] “群舞”、民间高跷“凌空”之优点,形成了独特的 [[ 民间艺术 ]] 。背棍要挑选俊秀男女孩童,精心化妆打扮后,绑在铁棍上端,下端绑在强壮男子背上的。背棍者在行走中,根据背上的孩童扮演的戏剧故事及人物,配合锣鼓点,迈出各种舞蹈步伐,使孩童摇摆表演。
===寿阳评说===
“寿阳评说”是流传于寿阳以及周边,近乎说书或道古一类民间街头的说书形式,是类似 [[ 快板 ]] 、民谣的民间口头文学,一般是韵白故事,真人真事,合辙押韵,以方言对人说着不同的故事,因此也是方言文化的一部分。“寿阳评说”是已故山西省民间 [[ 艺术家 ]] 、寿阳县文化馆副馆长王林元主创而后传承的 [[ 曲艺 ]] 形式。
245,822
次編輯